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語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語》。
一、分析本課教材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語言文字應用》是選修教材,在這之前學生已完成了五本必修教材的學習。《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語》位于本冊選修教材第四課《詞語萬花筒》下的第四節。《詞語萬花筒》較好地將本冊選修教材前后的內容銜接了起來,而《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語》則對本課內容起到很好的收束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明晰熟語的概念,了解熟語的類型及特點。
2、過程與方法:分析誤用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
3、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學習者和實踐者。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考慮到高二學生語文學習特點,確立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使學生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學習者和實踐者。
難點:分析精選的最新影視劇、報刊等熟語方面的誤用實例。
四、教法
熟語,不論是舊課標下的高考還是新課標下的高考都屬于必考的內容。但學生僅僅是高二,如果過早的將學生裹進高考,勢必會使學生錯誤的認為現在所學的熟語就等于高考題中的熟語,這樣就大大狹義化了熟語的范疇,也可能給學生高三的熟語學習埋下審美疲勞的禍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了這樣的理念:在教學實施中,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了積累整合、應用拓展的課程目標。得法于課內,收獲在課外。語文學習與生活是不應該脫離的。正是基于這樣的理解,我才下功夫從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影視劇、報刊中精選誤用實例并整合教材內容,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原來我們每天都在學習語文,減少學習了語文教材某一課某一節后仍然不知道學習了些什么,仿佛只有做題,只有像做數理化題一樣的做語文題才感到心里踏實的困惑。教法上強調教師的引導、示范。
五、學法
強調學生動手,強調學生增強積累意識,鼓勵學生敢于給名報、名劇等挑毛病,培養學生嚴謹的探究精神。
六、教具準備
幻燈片、學案。
七、教學過程:
1、由“山西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二定數平定”導入,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并巧妙地扣課題中的“智慧”,從而引入熟語的學習。
2、整合教材,給出教材中沒有給出的熟語的概念,讓學生通過概念歸納出熟語的三個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讓學生舉例子的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3、通過分析名劇、名報中的誤用實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才真正是語文學習的源頭,強調學生增強積累意識,培養學生嚴謹的探究精神。
4、通過教師的實例,鼓勵學生真正做一個能夠讓智慧自由飛翔的學習語文者和實踐者。
5、板書。熟語讓智慧飛翔。
6、布置作業。完成學案上繼續給名劇、名報等挑錯的任務。
我的說課結束,敬請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語】相關文章:
《花非花》教學設計06-08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設計10-09
數學活動教案之看看數數03-20
數學教案模版之數軸03-20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草蟲的村落之教案設計03-20
《醉花陰》李清照10-12
數學教案之確定位置03-20
經典語文教案之珍珠鳥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