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油翁》教案設計
《賣油翁》教案設計
課前預習:對照注釋或查字典給下面的字注音并試讀課文三遍。
咨(zī)矜(jīn)圃(pǔ)睨(ní)
頷(hàn)忿({fèn}酌(zhuó)斫(zhu6)
一、導入新課。
我國有句俗話:“行行出狀元”。常用來稱贊各行各業中的能工巧匠。在過去的幾千年當中,這類能工巧匠多得無法統計,但由于他們處在社會的下層,為人所輕,不僅事跡湮沒無聞,連姓名也不可考。這篇課文所寫的賣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二、正音、學生試讀、教師范讀。
三、解詞。
①矜:驕傲。問:陳堯咨為什么驕傲?(善射,當世無雙。)
②嘗:曾經。問:這句話如果譯成“曾經在家里的場地練習射箭”,有什么不好?(跟上文不怎么銜接)按現代語習慣該怎么說呢?(把“曾經”改為“有一天”,意思完全相同。)提示:要注意古今的不同表達方式。
③圃:場地。問:字典上是怎么注釋的?(菜園、:果園)提示:這里說“場地”,是將原來的意義加以擴大。
④釋:放。成語“如釋重負”的“釋”,也是放下之義。
⑤睨:斜著眼看。問:口語怎么說?(斜眼看、瞟)
⑥發:即“發”,最早的意義是把箭射出去。
⑦頷:注意字典上有兩個義項:下巴頦;點頭。這里用第二義。
⑧“但(惟)……爾”;這種句式用來表示限制的口氣,相當于“只是……罷了。”
⑨酌:本來的意義是斟酒,這里擴大為倒(油)。
四、誦讀練習。
具體的步驟是:(1)齊讀兩遍,大致了解文章的理路,達到“口熟”;(2)分段練習背誦并做誦讀指導;(3)檢查背誦。
教師:古人寫敘事小品常要借機發表一點感想或評論,本文有這樣的評論嗎?(最后一句)別看只有這么一句話,道理卻不,我們暫且可以不管,首先把文中所述的故事背下來。
學生齊誦。
教師:故事中只有兩個人物,干脆把題目改成《陳堯咨和賣油翁》,行嗎?(不行)為什么?(事端是賣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釋擔而立”,不露出輕視的表情,陳堯咨就不會發問;又是由他解決的——以酌油技術平息了陳堯咨的憤怒情緒。)我們讀這篇文章必須緊緊把握這一點:賣油翁在事件發展的全過程中起了主導作用。
分段練習背誦,方式要靈活;下面只列出指導要點:
①問:這件事是不是發生在陳康肅公堯咨的青年時代?(目的是讓學生從敘事中看出他少年氣盛,也要順便說明“康肅公”是他死后朝廷給的謚號,古人敘事中書人名常用該人后來的爵位或謚號,以示尊敬。)
②要用客觀敘述的口氣讀,如講故事。應注意長句中的停頓,如:“陳康肅公/堯咨∥善射”“有∕賣油翁∥釋擔而∕立”。
③首句是鋪墊,要讀得平緩;“自矜”一語重讀,為下文問賣油翁張本。,
④次句寫情節開端,至“釋擔而立”可作一頓,表明賣油翁將有所為;再重讀“睨”“久”二字,使聽者疑團更重。
⑤末句再回到平緩語調,因為疑團已解——原來賣油翁有意觀射,而對陳堯咨的射技并不十分贊許。
【《賣油翁》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賣油翁經典教學設計03-20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