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品》的教案設計
《絕品》的教案設計
一、導入由裝裱前后的字畫比較導入,激發學生對字畫裝裱的興趣。
二、作者介紹
談歌,原名譚同占,1954年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城市守望》、《家園筆記》、《黑風白日》、《認識你真好》;中篇小說集《大廠》、《城市熱風》、《我曾讓你傻半天》等。《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較好的一部,可以作為“大躍進”前后中國農村精神狀況的備忘錄。盡管小說的某些議論引起了一些批評家的質疑,但是作品的確受到相當一部分讀者,尤其是基層讀者的歡迎。
三、整體閱讀
(一)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復述小說故事情節。保定富戶劉三爺與裱畫鋪的常先生相識,互相佩服。三爺對常先生推薦的字畫全都買下,從不斬價。一天,常先生推薦了一幅古畫,說是無價之寶,要價三千大洋,之后常先生就消失了。后來三爺得知常先生是革命黨,在京城被殺。盡管有人懷疑此畫的真贗,但是三爺始終珍藏此畫,哪怕家境敗落也不變賣。最后三爺遇到畫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畫的真正價值,王商人“餓死不賣收藏”的承諾讓三爺倍感欣慰,將全部收藏無償贈送,為國寶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去處。
(二)說說文中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學生自由談。
(三)小說中哪些內容可以稱為“絕品”?學生自由討論,言之成理即可,教案《《絕品》教案一》。教師適時引導,最后歸納小結:畫“絕”、技“絕”、人亦“絕”。
(四)根據以上討論,說說小說以“絕品”為題有何深意?本文標題一語雙關,既點明畫品之絕,更點出人品之絕。
四、品味咀嚼
(一)一“絕”——畫(唐代珍品)
提問:從文中哪些語句可見此畫為“絕品”?明確:“我仔細看過,此畫實為無價之寶。唐代珍品。……三爺不可錯過機會。”“三爺若收下此畫,萬不可示人。若是有人開價,出多少也是不能賣的啊。”三爺屏去下人,又關門閉窗,常先生才打開布包,里邊又是布,如此四五層,最后取出一幅畫來。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畫卷好,重新包裹嚴密,雙手交與三爺,鄭重說一句:“三爺啊,善待此畫,我不再多說,此畫價值連城,悉心藏之啊。”“那幅畫為寶中之寶,實為揭裱后倒裝置了。”此畫裝裱實為絕技,天下一流。論其裝裱,更是絕品。古人云,畫賴裝池以傳。
(二)二“絕”——裝裱技藝
1.找出相關語句:“此畫裝裱實為絕技,天下一流。論其裝裱,更是絕品。古人云,畫賴裝池以傳。果然是了。”“若復原,怕是要有絕代高手才行。我家三代做收藏生意,父輩只說過有倒揭兩層者的絕技,不曾想還有倒揭三層者的。今日算是開了眼界。”
2.補充書畫裝裱知識:三分畫,七分裱!裝裱藝術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書畫墨寶必須經過裝裱才便于收藏、流傳和欣賞,因而裝裱技術的高低,綾絹色彩的選擇與裝裱形式的設計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藝術效果;歷代書畫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經精心裝裱,則猶如枯木逢春,一些珍貴畫作文物因此不致湮沒失傳。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霉、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進行裝裱。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于收藏和布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跡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絕品》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
斜拋運動教案設計04-19
《平面向量》教案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