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的加工與處理復習教案
圖像的加工與處理復習教案
教材分析:
1.本課是PS的會考復習課,因此在設計任務時需考慮到會考所要求的各個知識點,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新的知識,使其自然融入到課堂中,我的設計思路是:結合所教知識在課堂上提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主題),營造一種積極地氛圍,創設一個恰當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ps復習課教案。
2.我對本課的處理方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任務,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針對本課內容,我設計了情境式任務:制作“個性課程表”,試圖將信息技術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讓學生應用所學技術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創作中品味快樂、感受成功;在創作中去學習使用技術、積累技術,去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我為本次課設計了兩個供學生學習的示例作品。
由于學生的信息素養個體差異較大。
如果講的內容少,能力強的學生會“吃不飽”;講課內容過多,基礎差的同學又跟不上。
為解決這一矛盾,我設計了兩個示例作品,示例作品一的操作技能是比較基本的,學生必需掌握的。
示例作品二是在示例作品一的基礎之上,在知識上有一定拓展、技能上有一定提高,是為滿足能力強的學生的求知需要。
兩個示例作品在知識與能力方面的梯度性設計有效緩解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分層次教學,讓所有學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共同進步。
學生分析:
1.學生知識能力分析:這是一節photoshop的綜合復習課,經過前幾次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用photoshop處理圖像的基本方法,如選擇工具的使用,濾鏡效果的設置、圖層的相關知識、圖像的裁切、圖像的旋轉和變形等,有了這些基礎,學生就有能力用photoshop做一些綜合性的工作。
2.學生興趣分析:設計制作以學生自己為主體形象的“個性課程表”的教學任務,將信息技術與社會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們將所學的技術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技術的必要性及價值性,同時學生們在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在興趣的引導下去主動獲取知識,完善自己,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教案《ps復習課教案》。
三、教學重點主題呈現、技術運用
四、教學難點 表達創意
五、教學過程
1)分析作品,完成任務:為完成作品,應該對任務有充分的認識,如果能將大的任務拆分成若干個小任務,會大大降低解決問題的難度。
在此,我結合會考知識點,分析在作品中我們所涉及到的知識運用,借此起到復習的作用。
個性課程表課程表的背景圖片文字特效羽化的人物照片片課程表背景中的文字在邊緣在中間你能想到的辦法裁切仿制印章吸管工具和畫圖工具完成
2)小任務工作流程圖①課程表的背景圖片:對課程表背景圖片的處理,主要是去掉背景中的文字,如果背景中的文字是在邊緣還容易一些,如果在中間,則處理起來相對復雜一些,真的能將背景中的文字處理掉又不影響圖片的質量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流程圖中我提供了三種方法,同學們還可以開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辦法。
背景中的文字在邊緣在中間你能想到的辦法裁切仿制印章吸管工具和畫圖工具完成②文字特效加工流程圖文字“課程表”投影斜面和浮雕漸變疊加完成我的照片反選選區對照片進行羽化操作刪除選區內容取消選區用相應選擇工具選取選取加圖層樣式:描邊加圖層樣式:投影加圖層樣式:斜面和浮雕完成③羽化的人物照片加工流程圖:我的照片用矩形選框工具選擇選區反選選區對照片進行羽化操作刪除選區內容取消選區完成可選部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不同的效果。
這里只作一個提示④課程表:課程表的編輯工作實際上是一件非常麻煩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文字輸入,由于重復工作量巨大,學生也可在老師提供的半成品課程表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成本課任務。
3)作品評價及總結:制作課程表沒有定法,本課僅以兩個作品提供給學生一種制作課程表的思路,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術,創意出有自己特色的課程表作品。
【圖像的加工與處理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物態變化復習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關于認識自我復習教案03-20
整式的乘法小結與復習教案03-20
高三數學的復習教案03-19
鹵族元素復習教案設計10-26
關于科技作品閱讀復習教案03-19
復習必修三課本的教案03-20
化肥第十一單元復習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