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天》精品教案
《下雪天》精品教案
一、課題:下雪天
二、單元:第22課
三、類別:綜合探索
四、美術元素:造型
五、理念
1、教材分析:
本課讓學生通過聽、看、做、思等活動,驚醒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使學生通過藝術體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對大自然的追尋中,了解、喜愛雪景,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劉素紅《下雪天》教案。本課在設置時緊密結合二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更加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性,教學活動力求符合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和美術學科能力發(fā)展需要,適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學情分析:
大部分的學生都看到過下雪,都感受過下雪的景象,能表現(xiàn)雪景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剪團花的技法掌握。由于學生還沒有“角”的概念,因此在折紙時會遇到困難,折完后,在畫的時候,要注意繪制的角度與大小,剪時也要細心,不要剪斷,否則前功盡棄。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觀察欣賞、交流體驗、探究學習、集體合作、游戲活動等形式完成學習任務,教案《劉素紅《下雪天》教案》。
六、教學準備
(1)師:課件、雪景場景
(2)生:剪刀、鉛筆、等
七、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雪花的基本剪法。
2,觀察雪花和下雪的樣子,學習用剪、折、貼的方法表現(xiàn)雪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對下雪天的觀察、回憶、思考、想象和討論,使學生感受雪景的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讓學生按剪紙的步驟剪出不同造型的雪花;認識對稱。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想象剪出各種不同的有創(chuàng)意的雪花。
八、教學流程
(一)導入教師提問:同學們,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哪幾個呢?你最喜歡哪個?
師:老師也喜歡冬天,因為可以看見雪花。點擊課件。請一名同學朗讀。點擊課題《下雪了》(設計理念: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
(二)看一看欣賞課件圖片——表現(xiàn)雪景的作品(油畫、國畫、版畫、攝影作品),學生仔細認真地觀看。
師:這些畫面漂不漂亮呀?看了這么多漂亮的圖片,老師要問同學們一個問題了:從這些畫面中都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舉手回答)(有雪花、雪人......)景色;(白色)顏色;(寒冷)感受。
師:大師們用他們的方法來表現(xiàn)雪景,那么我們今天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雪景好嗎?
(生:好)今天我們用剪紙的方法來表現(xiàn)。
師:首先我們來看看一些剪紙雪花,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雪花是什么形狀的?它們各有什么不同?
(點擊課件)(設計理念:通過欣賞課件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并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
(三)學一學師:同學生是不是很想自己動手來剪雪花啊?接下來,老師來教剪雪花的方法。
(點擊課件:剪紙方法)(設計理念:學習雪花的剪法)
(四)做一做學生開始剪雪花,教師巡視指導,然后合作完成冰天雪地的場景。
(設計理念:體驗剪紙的樂趣,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下雪天》教案】相關文章:
《下雪天,像過節(jié)》的教學反思01-09
六下數學教學反思03-19
人教版四下語文期末試題03-20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花是種給別人看的》優(yōu)秀教案7篇09-22
四年下數學教學反思03-19
七年級下《短文兩篇》教學設計02-28
一年級下《小樹謠》教學設計(通用6篇)11-29
七年級下冊語文《地毯下的塵土》課文全解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