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環境衛生》教案
《保持環境衛生》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應當保護環境衛生。
2.比較環境是否衛生的不同感受,說明應當。
情感:
1.喜歡衛生環境。對破壞環境衛生的行為反感。
2.愿意,以做到保持環境為榮。
行為:
做到:(1)不隨地吐痰;(2)不亂仍果皮紙屑以及其他廢棄物;(3)不在墻上涂抹亂畫。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遵守公德”德目中的有關要求設置的。教育,對小學生來說很是必要。環境指周圍的地方,人們生活周圍的地方就是人生活的環境。人需要有一個干凈、整潔的環境,這是人們生活所必須的基本條件。人們共同生活的地方的環境衛生,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來保持,這是符合每個人的利益和要求的。因此教育,是社會公德教育內容之一,這種公德,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它關系到我們國家的社會風貌,反映我國人民道德水準。因此,必須對小學生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公德 ,為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當前對小學生進行教育,還應從人類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這一高度來看。保護環境是世界性的問題 ,保護環境的意識要從小學生抓起。小學思想品德課在六年級要專門講環境保護問題,這里雖然講得很淺,提出的行為要求又很簡單,但是,教育者要站在保護地球、保護人類家園的高度,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意識的啟蒙教育。
一年級小學生對學校的環境衛生和家居周圍的環境衛生已有直接感受,隨父母到公共場所,對這些地方的公共衛生已經直接接觸過。目前,我國有些地方環境衛生很好,有些地方環境衛生很差,有的人環境意識很差,隨便亂吐痰,隨手亂仍廢棄物,影響很壞。針對現實情況,教育小學生分清是非,從小培養的好習慣十分必要。
教法建議:
1.本課屬于遵守公德教育,教學中要緊緊抓住“為了大家的利益,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一中心,啟發學生做到的行為要求。是為了大家,大家都做了,每個人才能受益。啟發學生自覺為大家,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2.本課教學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熱愛清潔,愿意的情感。在明確為什么要的意義過程中,使學生從心里愿意做到的要求。
3.本課教學還要注意密切聯系迎接2008年奧運會的實際,結合學生所在地區的實際進行教育。如有的地區可以提出不隨地大小便,不亂倒垃圾等。還應結合學生實際,如倒土時不要讓簸箕里的土掉在地上,不亂扔廢紙,不亂扔鉛筆屑,不亂吐泡泡糖等。引導學生保持教室和校園以及周圍的環境衛生。
4.教師要采用一年級小學生喜歡的直觀教學法,如錄像、電腦制作的小動畫、放大圖片或投影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趣中自主地學習。
教學設計示例
第十一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應當保護環境衛生。
2.比較環境是否衛生的不同感受,說明應當。
情感:
1.喜歡衛生環境。對破壞環境衛生的行為反感。
2.愿意,以做到保持環境為榮。
行為:
做到:(1)不隨地吐痰;(2)不亂仍果皮紙屑以及其他廢棄物;(3)不在墻上涂抹亂畫。
教學重點:
為什么要以及怎樣。
教學難點:
的重要性。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
出投影片(“想一想”中2幅圖)
1.同學四一組互相說說:
你喜歡在哪種環境里生活?為什么?
2.小結:
整潔、優美的環境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好處,還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生活舒適;臟、亂、差的環境,有害健康,使人心情不愉快,生活不舒服。
過渡導語:那我們怎樣呢?
板書:
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小娟是怎么做的。
二、學一學:(對學生進行的教育。)
1.小組交流:
你去過街心公園嗎?你喜歡什么樣的街心公園?為什么?
奶奶和小娟在街心公園散步,奶奶給小娟買了一個雪糕,小娟把紙剝下來后,你們猜她是怎么做的?
小娟為什么要把紙扔到垃圾箱里呢?
2.小結:
街心公園是老人們鍛煉身體,孩子們愉快玩耍的地方,應該特別干凈、優美,千萬不能隨便丟垃圾、廢物,那樣會破壞環境的。
3.說說王奶奶和奶奶是怎么夸小娟的?(讓學生讀課文中王奶奶和奶奶說的話)
4.小結:
是大家的事,人人有責。環境衛生搞好了,對大家的身體健康有好處,還能使人精神愉快。
5.說說自己想向小娟學什么?
6.小結:向小娟學習,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
過渡導語:
咱們來看看下面這幾位同學做得怎么樣?應該怎樣幫助他們?
三、說一說:明確的三條行為要求。
出投影片(“說一說”中圖1)
1.提問:這位小同學哪做得不好?請你告訴他應該怎樣做?為什么?
2.小結:
不要隨地吐痰,痰中有細菌,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破壞環境,使人們感到惡心,不舒服。
出投影片(“說一說”中圖2、3)
1.同學四人一組互相說說。
這兩幅圖中的小朋友哪做得不好?
請你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為什么?
2.小結:
不要亂扔果皮紙屑,這樣會嚴重破壞環境衛生,散發出來的難聞氣味還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不要在墻上涂抹亂畫,這樣會使墻面不整齊,影響環境美。
3.老師帶同學填寫“說一說”中的內容。
不要隨地( )
不要亂扔( )
不要在墻上( )
同學讀2遍。
四、看一看
看書(“看一看”中圖)
讀兒歌
小小一口痰,
病菌千千萬,
傳播多種病,
害人真不淺,
影響環境美,
人人都討厭。
師:通過讀兒歌咱們再一次深刻認識到隨地吐痰的危害,咱們以后不僅自己不能隨地吐痰,還要告訴他人也不讓他們隨地吐痰。
五、聽一聽
老師講故事。
同學看書
1.討論:全家出去玩時,小元是怎樣處理垃圾的?這個辦法好在哪?你還有什么好辦法?
2.小結:我們不管到哪,不管是不是有人監督,都要自覺,家庭、學校、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要保護,大自然也是人類生活的環境,人們更要自覺保持那里的環境衛生,愛護大自然的山山水水。
六、全課總結:
1.說說自己以后打算怎樣。
2.總結:優美、舒適、干凈的生活環境要靠大家去創造,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在墻上涂抹亂畫,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保持環境衛生》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個人小結范文03-19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