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一歷史下冊全套教案1
關于高一歷史下冊全套教案1
專題一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通史概要:
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介紹了一些基本史實,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把握下列重點:一是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發展、土地制度的演變和小農經濟的地位;二是中國古代冶金、制瓷、絲織業的發展概況和技術成果;三是中國古代歷朝商業發展的表現和特點;四是中國古代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緩慢發展的原因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地位。
一 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課標要求: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遠古時期,農業就占據了主導經濟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和徭役,進而明白古代中國的農民承受的沉重負擔。了解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問題。了解古代中國水利事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理解古代中國農業占據主導的經濟地位的原因,從而鍛煉歷史分析和歷史概括的能力。通過對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的了解,理解工具變革在生產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歷史史料和歷史圖片,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大膽想象、數理分析和創新性思維。并使學生學會用比較法、閱讀法、觀察法和歷史聯想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古代中國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認識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依附于土地的兩個不同階級的深層次關系;理解土地集中與農業經濟發展和民眾暴 動的關系;理解生產工具的革新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
教學建議:
。1)由十二生肖的圖片導入新課。鑒于本節內容較松散,可以先讓學生快速閱讀各目標題,歸納出本節主要內容。然后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明白本節主要講述了以下幾方面內容:農業的起源、農耕方式和農耕工具的改進、賦稅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問題、古代水利事業的發展。
。2)第一目“‘神農’的傳說”,主要從“神農”傳說和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遺存兩方面闡明遠古時代已經存在農耕。在講述中可利用幻燈片打出“神農氏”的畫像和半坡遺址中“粟和菜子”的圖片。
。3)第二目“從‘刀耕火種’到‘以牛田’”,主要闡述了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梢宰寣W生閱讀教材后,歸納出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的具體經過。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打出耒耜、石斧、鐵鐮,以及耦犁等圖片,增加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出設問:為什么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古代中國的農業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
(4)“泰半之賦”和“沉重的力役”兩目內容主要闡述古代中國農民承擔著賦稅和徭役,在講授中只需要使學生明白古代中國農民負擔沉重,處于社會的低層即可。
【高一歷史下冊全套教案1】相關文章:
數學1至5的教案設計03-20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題及答案全套03-20
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測試題全套03-20
九年級下冊變臉的教案03-20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看圖寫話練習題103-19
高一歷史教師期中考試工作總結范文03-04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作業題全套03-19
《1億有多大》四年級上冊教案(精選9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