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資源教案推薦
土地資源教案推薦
指導思想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被稱為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就是要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實現(xiàn)“書本世界和學生生活世界以及心靈世界的有機溝通”,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本節(jié)課就是以學生熟悉的被稱為“萬物之本”的土地為題,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問題、保護的措施等,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擴展知識,培養(yǎng)能力,形成正確的人地觀,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土地資源 的利用類型和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初步理解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差異的形成原因。
2.從生活、生產實例出發(fā),使學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3.使學生充分認識“土地是立國之本”,培養(yǎng)學生的資源保護意識,樹立合理用地、節(jié)約用地、保護耕地的資源觀。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了解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及基本特點。難點:通過分析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帶來的嚴重后果,對學生進行國土資源的國情國策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huán)境觀,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
●教學準備學生:分組搜集有關土地利用的資料圖片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人和土地的關系,就好像魚和水的關系一樣,土地撫育著人類,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美土地,歌頌土地。你能舉例來說明嗎?(或者直接利用課本中的小詩導入) 學生:小組交流,組長匯報(詩歌、故事、圖片等) 教師:同學們,我們對土地的贊美真是說不盡、道不完,那么你對土地知道多少呢?
課堂活動一:看用途──了解土地教師:多媒體出示山地林區(qū)、草原牧區(qū)、平原耕 作區(qū)、城市建筑區(qū)的景觀圖(無多媒體條件的學校也可直接利用課本插圖)
學生:討論四幅景觀圖中土地自然環(huán)境和條件的差異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區(qū)──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設用地。
教師:我們是根據(jù)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來劃分的,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yè)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yè)用地。
學生:爭做“土地專家”。聯(lián)系已學過的中國地形、氣候的有關知識,評價我國土地資源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有利和不利條件(小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也可加入到一個小組內參與討論)。教師:我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fā)展農、林、牧、副、漁業(yè)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我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少,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也不盡合理。教師:多媒體出示圖3.7“部分國家人均耕地的比較”和圖3 8“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 學生:讀圖討論,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有何特點?(注意比較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所占的百分比) 教師總結:我國土地資源的構成特點可概括為“兩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即: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學生:自學“閱讀材料”,進一步了解我國耕地的后備資源狀況,初步樹立土地資源的危機感。教師: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不僅構成比例不合理,而且還分布不均。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土地資源呢?
【土地資源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地理《土地資源》的教學設計10-14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