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的感想
化學課的感想
第一次接觸化學這個詞是在很小的時候,當時,晚上停電了,爸爸便點燃了一支蠟燭,我就問爸爸,為什么蠟燭會燃燒呢?爸爸說,這就是化學,等你以后長大了就會明白了。
爸爸的這些話,使我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便在心中開始了對化學的聯想:全是瓶瓶罐罐等的化學儀器,還會通過化學實驗看到和現實中不一樣的情景。
后來,長大了,終于對化學有了初步的認識。而通過這一周的學習,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化學(有關物質變化的學問)。如何判斷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等許多問題。
其實,化學是離每個人都不遠的詞,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潛水艇在深水中長期航行,供給船員呼吸所需氧氣所用的最好物質是:過氧化鈉。
變色眼鏡用的玻璃片在日光下能變深色,是因為:在玻璃中加人了適量的鹵化銀晶體和氧化銅。
泥瓦匠用消石灰粉刷墻,常在石灰中加人少量的粗食鹽,這是利用粗食鹽中含有的易潮解的物質潮解,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這種易解潮的物質是:氯化鎂。
為什么古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過去的漁網是用麻纖維織的,麻纖維吸水易膨脹,潮濕時易腐爛,所以漁網用上兩三天后曬兩天,以延長漁網的壽命,F在用不著這樣做,這是因為現在織漁網的材料一般選用:尼龍纖維。
而且不止是現代有化學變化,就連古代都處處有化學。
我國古代書法家的真跡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使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使字跡久不褪色,這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穩定。
在字畫上常留下作者的印簽,其印簽鮮艷紅潤,這是因為紅色印泥含有不褪色化學性質穩定的紅色物質,它應是:朱砂(硫化汞)。
所以可以說,生活處處有化學,只要我們認真學好,就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奧秘。
【化學課的感想】相關文章:
植樹帶來的感想03-19
《岳飛傳》感想08-22
臺灣旅游感想03-19
環境調查感想03-19
感想怎么寫12-08
公司年會感想03-19
《草原》教學感想01-15
觀看愛國片感想03-19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
見習感想(精選7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