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家鄉教案_范本
可愛的家鄉教案_范本
第一課時 我的家鄉我了解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利用各種展示匯報方式進行總結、交流,增進對家鄉的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分享、交流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生利用各種展示匯報方式進行總結、交流,增進對家鄉的了解。
難點:在活動中鍛煉、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分享、交流意識。
三、教學準備:師生前一階段搜集各種關于家鄉的資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從十月初開始進行了了解《我的家鄉》的主題活動,經過制定活動方案、小組調查、分析整理幾個階段后,今天同學們都以飽滿的狀態迎來了本次匯報交流。在活動期間,老師也搜集了一些資料,其中有一首歌頌我們滕州的歌曲《荷花別樣紅》,想欣賞一下嗎?那要注意聽,歌曲中都唱出了什么呢?
3、學習指導語:這首歌好聽嗎?你都聽出了什么?(生答)是啊,巍巍龍泉塔,清清微湖水,我們的家鄉多美啊!你們在前一階段都是通過什么方式調查的?
課堂預設:
1、實地調查
2、訪談自己的父母及身邊長輩
3、翻閱書籍
4、上網查找
5、4、學習指導語:你們可真有辦法!下面就把你們的收獲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可愛的家鄉吧!(師板書課題:我的家鄉我了解)
【設計意圖:通過與學生談話交流,并以歌曲引入課題,讓學生對家鄉多一些了解。】
(二)匯報活動
1、師:哪個小組愿意先來?
2、分小組匯報
史地小組匯報:
匯報內容:介紹德州的政區分布、人口、歷史
學習指導語:德州不僅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也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匯報內容:展示家鄉現代化建設和發展變化的手抄報。
【設計意圖:通過全班相互交流、聆聽別人的匯報,讓學生養成做事情一定要有準備,有計劃的習慣,從而更加完善自我,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活動小結: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回顧本次展示,你一定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讓我們進入反思長廊,分析自己、認識自己吧!
1、根據各小組和同學們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表現,同學們投票評選出綜合實踐活動“優勝小組”(3個)、“創新之星”(3名)。
2、“實話實說”: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你收獲了什么?(生說)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看到你們今天精彩的匯報,老師感到這次實踐活動是成功的,我發現:同學們很會合作,小組成員之間配合的很默契,效率很高。希望本次活動能激勵著我們走向更廣闊的實踐空間,去調查了解,去實踐體驗,去收獲屬于我們的快樂!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學生的鼓舞很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下節課深入了解家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四)板書設計:(課堂中將會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第二課時 我的家鄉我來夸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知道家鄉有哪些物產,了解家鄉的經濟特點和人們生產生活情況。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培養學生為家鄉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并使之能為家鄉經濟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知道家鄉有哪些物產,了解家鄉的經濟特點和人們生產生活情況。
難點: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初步培養學生為家鄉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并使之能為家鄉經濟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準備:
1、 學生查閱資料,了解自己的家鄉有哪些物產。
2、 每位學生至少準備一樣家鄉物產(實物或圖片)。
3、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非常遼闊,請說說你知道的祖國各地的物產(生說)(師相機補充出示部分相關圖片
(二)了解家鄉有哪些物產。
1、學習指導語:同學們,我們的家鄉也是聞名全國,眾所周知的,你知道我們的家鄉有哪些物產嗎?
【設計意圖:由祖國這個“大家”到家鄉這個“小家”的過渡,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感知。】
2、 學生回答,列舉家鄉特(物)產。
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地列舉:農產品、工業品、礦產資源等。(師相機出示圖片)
3、 編兒歌。學生根據提示“家鄉什么 多?家鄉水多,千條溝,萬條河。家鄉產什么?產土豆,產大蔥,產大蒜,產鳳梨”將列舉的物產編成兒歌:家鄉什么多?家鄉產什么?
4、 拍手游戲:將編成的兒歌配上擊掌的節奏念一念。教師先示范兒歌,然后學生自由分組練習自編的兒歌,玩一玩“拍手接龍”。
(三)家鄉物產博覽會。
1、學習指導語:剛才同學們列舉了很多家鄉的物產,下面我們來開個家鄉物產博覽會(出示課件,根據學生的介紹出示相關圖片,師也可加以補充),把家鄉物產展示出來,介紹給大家。
2、 教師向學生講明活動步驟,明確任務,并參與到某一組的活動當中去。
(1) 自由分組,布置展臺:每小組4人,擺好自帶的家鄉物產,盡量把展臺布置得漂亮、有特色。
(2) 準備解說詞,推薦解說員:展臺布置好后,大家根據展示的物產寫好解說詞,并推薦1——2名解說員。
(3) 參觀: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各小組展臺,聽解說員的講解。
(4) 評價:參觀了家鄉物產博覽會,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哪個展臺布置得好?哪位解說員解說得好?
3、 小結:家鄉物產博覽會讓我們感受到家鄉的物產真豐富,你想讓更多人了解家長的物產嗎?那就得為家鄉的物產作推銷,作宣傳。
(四)推銷家鄉物產。
1、 從下列方式中,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推銷家鄉的物產。(出示課件)
2、 教師分發學生設計需要的卡片或紙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設計。
3、 學生上臺展示。
【設計意圖: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讓學生自己去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讓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構建,才能真正達成“綜合實踐活動根本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這一目標。】
學習指導語:大家設計得都很認真,我們來展示自己的成果吧!學生將設計的廣告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的包裝放在講臺上,并作現場演示。
4、 小結:從剛才的設計可以看出大家確實用了心思,接下來,我們來評選最佳廣告語和最佳包裝設計吧!
5、 評選最佳廣告語、最佳包裝設計。
第三課時 我做家鄉小導游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模擬家鄉小導游的情境形式,整理家鄉的資料,學會整理資料的一般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開展推介家鄉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家鄉的了解,提高服務家鄉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整理,熟悉家鄉的旅游資源。
難點:模擬導游推介家鄉。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閱讀課文或通過網絡查找家鄉的歷史沿革、古建筑物、美食小吃和未來發展等資料,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
四、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確定專題
(一) 導入活動
學習指導語:綜合實踐活動根本的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了解滕州!要想當好一名導游,我們就要知道什么是導游,(出示導游概念:導游即引導游覽,讓游客感受山水之美,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給予游客食、宿、行等各方面幫助,并解決旅游途中可能出現問題的人。導游分為中文導游和外語導游。)那么,怎樣當一個小導游?讓我們看看小導游是怎么做的吧?(播放有關專業導游的視頻)
【設計意圖:以了解導游、并播放專業導游的視頻引出本課教學目標,學生的積極性也被極大調動起來。】
(二)確定專題
1、學習指導語:優秀的導游大多待人熱情、語言風趣、知識廣博,當好一名小導游,也有一個學習、磨練、積累的過程。成功地導游家鄉,首先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家鄉。你想成為一位人見人愛的小導游嗎?你最想向客人介紹哪一方面的內容呢?
2、將學生提出的專題進行歸類。
(一)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組成專題小組
(二)討論、撰寫專題介紹資料。
1、結合某一專題,教師在全班進行指導。
2、專題小組進行討論,并做好分工。{我可愛的家鄉手抄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
第三階段:根據方案,匯報結果
(一)小組匯報交流
1、小組匯報各自研究的專題介紹資料。
2、全班交流,試做小導游。
(1)歷史沿革組:展示有關家鄉歷史的照片、實物、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
(2)古建筑物組:介紹博物館、龍泉塔等古代建筑物。
學生代表發言
(3)美食小吃組:介紹有關家鄉美食的圖片、實物等。
學生代表發言
(4)未來發展組:展示近年來家鄉發展變化的圖片、文字等。
學生代表發言
3、教師予以點撥、引導。
4、總結本次活動的情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頒獎:(出示最佳創意獎、最佳合作獎、最佳上鏡獎、最佳口才獎)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實踐活動和對其表現進行頒獎活動,除了讓學生比較圓滿的匯報各自研究的專題介紹資料外,更讓學生體驗到交流的快樂和成功的自豪感,是符合綜合實踐課程特點的評價方式。】
(二)整理歸納
1、學生將自己所搜集的專題資料整理成冊,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制作成網頁。
2、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么收獲?
3、教師小結:以上的介紹,讓我們更加了解也更加熱愛我們美麗的家鄉
【可愛的家鄉教案_】相關文章:
《可愛的家鄉》優秀教學設計07-20
《可愛的家鄉》教學設計范文06-25
可愛的貓咪教案04-09
可愛的樹教案04-10
可愛的魚教案04-15
可愛的熊貓教案04-15
可愛的貓咪教案04-09
可愛的樹教案04-10
可愛的魚教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