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病人標準護理計劃參考式樣
血友病病人標準護理計劃參考式樣
血友病是最常見的一組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兩者均通過性染色體隱性遺傳,男性發病,女性傳遞,女性傳遞者一般無出血表現。主要表現為出血,以軟組織、肌肉、負重關出血為特征。臨床上依據因子活性將血友病分為重型、中型、輕型及亞臨床型。出血部位以四肢最易多見。可出現深部組織水腫。對血友病的治療原則是補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預防出血和局部處理(止血)第三個方面。常見的護理問題有:①潛在并發癥--出血;②疼痛;③軀體移動受限;④清理呼吸道無效;⑤恐懼。
潛在并發癥--出血
【相關因素】
血液循環中缺乏凝血因子,如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和?因子。
外傷誘發。
【主要表現】
若并發出血,則表現為:
皮膚、粘膜出血:常見鼻、口腔、牙齦、舌和唇損傷后出血。
肌肉出血:以小腿肌、大腿肌、臀肌、前臂肌、腰大肌等處多見。
關節出血:各關節均可發生出血,最多見為膝、踝、肘,其次髖、腕、肩部關節。
內臟出血及其他:胃腸道、泌尿道、神經系統出血。還可以有骨膜下及骨內出血、臍部出血。
【護理目標】
組織損害情況有改善。
病人受傷出血的危險性降低。
【護理措施】
盡量避免做手術,必段做時,術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輸注缺乏的凝血因子ⅷ因子等,術后在傷口上用無菌紗布覆蓋,如有活動性出血,可在出血部位加壓,嚴密觀察敷料,了解出血程度,直至傷口愈合。
一切藥物均應口服,避免肌內注射。向病人介紹一般防治措施以在緊急出血情況下可作急救處理。
若關節腔出血,可抬高患肢,減少活動,給予冰袋冷敷止血,對反復出血者應注意功能位置,出血停止后,腫痛消失,可適當活動,防止畸形。
按常規輸注血制品、ⅷ因子,并作記錄。嚴格無菌操作,認真核對所輸注的血制品。
輸注凍干的血制品時,應嚴格掌握解凍后立即輸入的原則。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尤其是血壓的變化,有紫癜者要觀察紫癜出現的時間、部位、數量和形態的變化,有無局部肢體腫脹。
告誡病人及家屬在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外傷,有出血傾向時要限制活動。
出血常誘因為輕度外傷、拔牙、扁桃體摘除、局部注射等,故預防損傷是防止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
若并發出血,在進行全身療法的同時,積極采取局部措施。如對創面及鼻、口腔出血,可選用外科縫合、壓迫止血、局部冷敷。可用新鮮血漿貼敷,亦可用凝血酶、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局部貼敷等。
教育病人禁服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前列腺素e等)、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解熱鎮痛藥、某些抗生素、消炎藥)以及引起血管擴張的藥物等。
【重點評價】
全身有無出血及出血部位。
有無血腫形成及血腫的出血部位、血腫范圍。
病人帶血敷料范圍、程度以估計出血量。
有無頭痛、顱內出血。
二、疼痛
【相關因素】
關節腔出血形成血腫,關節出血致急性關節炎。
肌肉創傷性損傷。
【主要表現】
表現驚恐、愁眉苦臉,呻吟嘆氣。
活動受限,強迫體位。
【護理目標】
疼痛減輕。
表現出放松和舒適感。
會應用減輕疼痛的技術。
【護理措施】
表示關心、體貼、同情病人,疼痛時報告醫生給予相止痛藥或其他止痛措施。
臥床休息,減少活動,以防出血部位增大、血腫擴大,并冷敷血腫部位。
指導病人使用非藥物止痛的方法:
放松療法,如肌肉放松、放慢呼吸節律、深呼吸、咳嗽時按壓傷口局部、變換體位等。
分散注意力。
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并觀察止痛效果。
【重點評價】
評價病人疼痛的部位和特征。
評價病人損傷肢體的活動能力。
三、軀體移動受限
關節腔反復出血致積血。
骨膜炎。
【主要表現】
關節反復出血致關節僵硬、畸形,骨質疏松、關節活動受限、部分肌肉萎縮。
【護理目標】
保持最佳的軀體活動,能維持日常生活。
【護理措施】
關節出血應完全休息,病人應臥床,患肢放于舒適的位置,對反復出血者應注意功能位置。
臥床期間協助病人洗漱口、進食、大小便及個人衛生。
注意皮膚護理,防止皮膚受損,預防并發癥發生。
當病情穩定后,提供適當的鍛煉,且在能耐受的范圍內循序漸進進行鍛煉,需要時給予協助活動器械。
【重點評價】
病人目前受限的程度。
關節攣縮、受限的程度及骨骼的變化。
四、清理呼吸道無效
【相關因素】
在氣道、鼻咽部和食管等部位或周圍出血。
由于組織腫脹而阻塞呼吸道。
【主要表現】
口腔、鼻腔、咽、喉部有活動性出血。
分泌物過多致呼吸異常,嚴重可有紫紺、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甚至并發窒息。
【護理目標】
1、保持呼吸道通暢。
2、能夠有效地咳出分泌物。
【護理措施】
鼻前庭出血,可用腎上腺素棉球、明膠海綿壓迫止血;后鼻孔出血,可用凡士林紗條或氣囊壓迫止血,同時做好填塞紗條后的護理,予0.1%鏈霉素滴鼻液滴鼻,一般24-48h方可取出。
咽喉部損傷出血,就保持呼吸道通暢,可用吸引器將血吸出,必要時做氣管插管或切開,并備好所需物品。
咽喉部損傷出血時,病人應采取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誤吸。
鼓勵病人咳嗽。
遵醫囑給予止血藥物或凝血因子。
【重點評價】
血塊是否阻塞呼吸道。
有無呼吸困難的表現。
五、恐懼
【相關因素】
潛在外傷致出血。
恐怕傳染獲得性名疫綜合征。
懼怕死亡。
【主要表現】
病人有驚恐,憂慮感,提頭號增多,肌肉緊張度增高,容易疲乏,逃避,出汗呼吸加快,面色蒼白。
【護理目標】
能夠確認恐懼的來源。
主訴心理和生理上舒適感增加。
【護理措施】
關心、安慰、同情病者,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允許病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并表示理解,對其正確評估意見予以支持。
與病人討訟現存的恐懼及其來源,潛在的誘發因素、預防措施,進行心理咨詢。
當病人做出可以減輕或消除恐懼感行為時,給予積極的鼓勵。
與病人家屬共同制定護理計劃,以便給病人提供連續性護理。
提供有關血友病醫療信息。
【重點評價】
恐懼程度有無改善。
【血友病病人標準護理計劃參考式樣】相關文章:
帶狀皰疹病人標準護理計劃范文11-03
支氣管炎病人標準的護理計劃(通用10篇)03-19
泌尿外科標準護理計劃10-16
心律失常病人的治療護理計劃(精選5篇)07-26
師徒帶教計劃參考(精選14篇)03-29
文明單位創建計劃參考范文05-12
優質護理服務計劃范文03-19
體育特長生訓練計劃參考范文02-13
泌尿外科護理工作的計劃12-04
護理醫院感染工作計劃范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