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_教案
井底之蛙_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懂得歇后語的特點和它的幾種構成方式,積累并能記住更多的歇后語。
2.培養學生運用歇后語進行說話的能力,體會運用歇后語的妙處。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歇后語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積累歇后語,培養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方法:
教法:引導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學法:誦讀法、體驗法、合作探究法、實踐法等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收集歇后語。 學生準備:
1、收集健康有益的歇后語,將常用的歇后語整理出來。
2、寫有半部分歇后語的紙條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趣談話,導入新課
1、師講故事。
2、你發現老師今天講的故事與往常的有什么不同?(生運用了好多歇后語)
3、出示故事中的歇后語集體朗讀。
二、學習歇后語。
歇后語是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
形式,一般由兩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謎面,后半截是解釋、說明,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人們通常只說出前半截,用前半截來表示意思,而“歇”去或“隱”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悟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稱它為“歇后語”。
過渡:我們學過的許多知識都可以說出歇后語。如:(課件出示)
井底之蛙——目光短淺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拔苗助長——急于求成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學生讀記這些歇后語。
(一)歇后語的三種構成形式:
一類是故事,一類是比喻,一類是諧音雙關。
1、故事類:
如: 楚霸王舉鼎——力大無窮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類歇后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
學生舉例說幾個歇后語
2、比喻類:
又分為 喻事類和喻物類兩種。
(1)喻事類:
直接用冷水發面——沒多大長勁
這類歇后語,是用實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
(2)喻物類如: 秋后的螞蟻——蹦達不了幾天棋盤里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
這類歇后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3、諧音雙關類如:
熬盡了燈油——燒心(芯)
打柴的下山--擔心(薪)
八仙過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一連三座廟——妙妙妙(廟)。
這類歇后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個意義。這類歇后語,往往要轉幾個彎,才能領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饒有興味。
(三)過渡:同學們,你們課下也收集了很多歇后語,讓我們一起走進歇后語樂園吧。
(1)試著寫含有十二生肖的歇后語。
(2)試著寫含有數字的歇后語。
三、找朋友。(拿出寫有歇后語前半句的紙條找下半句。)
四、互相出題。
五、運用你積累的歇后語說一句話。
六、課堂小結。
【井底之蛙_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