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

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

時間:2024-09-05 19:15:06

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

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

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

  一、充分認識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重大意義

  實施質量興市戰略是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戰略選擇;從源頭抓質量,提高企業素質,增強我市產品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建設“兩型”社會,提高生活質量、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市通過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產品質量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爭創了一批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極大地提升了對外形象。但同時,市質量總體水平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名牌產品的數量偏少,品牌知名度不高,尤其是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還沒有實現“零”突破,產品市場競爭力和一些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中小企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產品技術標準水平和企業采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的比例不夠高;制假售假行為時有發生,質量安全隱患仍然存在質量檢驗檢測手段明顯滯后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等。對此,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立足以質取勝,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實現建設中部強市的宏偉目標。

  二、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實施質量興市戰略,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促進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全面實施精品名牌戰略,著力抓好標準體系建設、質量技術基礎建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和質量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推進“兩型”社會建設,樹立良好形象。

  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主導產品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支柱產業集群和企業集團。年,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全面貫徹實施ISO9000系列標準,并全部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屬于國家實施安全認證強制性監督管理的電工產品全部獲得安全認證;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農產品、食品、醫藥產品等達到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85%以上的主要工業產品按照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努力建立符合我市經濟發展需要和適應WTO/TBT要求的標準信息咨詢服務網絡;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重點產品抽查合格率達到98%,國家和省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企業出廠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100%,出口商品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排序居于全省縣市前列。

  完善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實施工程項目法人質量終身制,推行重大工程項目監理制,引導企業開展質量創優活動。年,竣工工程質量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一次性驗收合格率達到100%。

  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年,服務質量基本達到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商貿、電信、金融等社會公眾服務行業各創建12個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商貿、交通、電信、金融、旅游、美容美發、物流等主要服務行業顧客滿意率達90%以上。

  ――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推進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年,基本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的趨勢,全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到1.84噸標煤以下;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0.8萬噸和0.83萬噸以內。

  三、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工作重點

  (一)堅持以質取勝,扎實開展質量興市活動。圍繞建設五個產業集群,突出抓好油氣開采、化工醫藥、紡織服裝、冶金機械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集群質量管理工作,扎實推進質量興業活動,提升工業經濟增長質量和水平。以企業為主體,全面落實企業作為質量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積極引導企業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理念,扎實推進質量興企活動。引導、監督企業建立健全從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亮點,積極實施服務行業國家標準,建立完善服務質量體系,提高交通、商貿、物流、金融等服務業的服務質量。

  (二)發揮名牌戰略帶動作用,深入實施精品名牌戰略。結合我市實施“四個百億工程”以培育壯大一批高市場占有率、高關聯度、高附加值、高利稅的四高”名牌產品為目標,按照“爭創一個精品名牌,帶活一家企業;發展一個產業,培植一批精品名牌”思路,明確我市品牌發展方向和重點,科學制定培植中國名牌、免檢產品和名牌指導規劃,重點加強對江鉆股份、齊力華盛、油田鹽化工和嘗香思等創名牌企業的分類指導、跟蹤服務,全力做好名牌的培育、輔導、認定和申報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創牌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實現創牌目標。積極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名牌生產企業流動和積聚,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團和產業集群。進一步運用行政、法律、社會輿論等多種手段,強化企業科技進步和名牌產品創新能力,提高名牌產品的科技含量,擴大品牌知名度和經濟規模。加強對我市現有名牌產品的保護和宣傳,加大打假治劣工作力度,維護名優產品企業合法權益。

  (三)加快標準體系建設,全面推進標準化生產。圍繞推廣蝦稻輪作等高效種養模式和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建設稻田養蝦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和江漢大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大力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認證工作,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控制,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提高我市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圍繞糧油、水產、畜牧等優勢產業,有重點地培植華山、巨源、萊克、同光等一批現代化經營的農業龍頭企業和出口農產品企業,推動企業尤其是出口農產品企業采用國際標準組織生產,擴大農產品出口,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廣泛推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重點企業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農產品種養殖生產企業或主要基地推行HACCP和GAP技術,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推行標準化生產管理模式。對勞動防護用品、汽車配件、建筑扣件、電線電纜、食品、建設工程和環保項目,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標準,凡是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品,禁止生產和銷售。支持企業制定具有市場競爭力、高于現行國家標準的企業內控標準,鼓勵企業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提升我市產品、工程、服務、環境質量。完善標準信息服務系統,構建技術性貿易壁壘預警機制,搭建全市標準化技術服務平臺,指導企業應用好技術性貿易措施。

  (四)推動誠信體系建設,打造誠實守信經濟環境。按照國家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要求,建立企業質量誠信檔案,評定企業信用等級,實行分級分類監管。開展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工作,把企業產品質量狀況作為衡量誠信水平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質量信用制度,構建全市質量信用體系的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對守法經營、質量過硬企業,加強宣傳,提供優質服務和便利;對管理薄弱的企業,加大監管和巡查力度;對制假售假的企業,依法曝光并處理。以食品、農資和重要工業產品為重點,加快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和信息化建設。開展強制產品質量認證和質量管理、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推行卓越績效管理。發揮有關社會組織的作用,促進行業自律,推動誠信建設,打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經濟環境。

  (五)加大質量監管力度,加強質量平安建設。堅持從源頭抓質量,運用生產許可、認證認可、注冊備案等手段,嚴把涉及健康安全產品的市場準入關。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品和農產品、食品、藥品的全過程監管,擴大監督抽查的覆蓋面。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侵害知識產權等危害產品質量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嚴格實行質量追溯、產品召回和責任追究制度。按照“技術裝備精、檢測水平高、支撐能力強”要求,結合我市經濟發展實際,抓緊建設市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圍繞建設澤口化工產業集群,積極爭取省立項建設省鹽化工產品檢測中心精心打造公共檢測平臺,為企業和社會提供科學、準確、高效的檢測服務。加強工程建設、食品、藥品、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的質量安全監管,努力營造放心滿意的消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安全可靠的投資環境。全面構建預防質量安全事故、突發事件的預警應急指揮和救援體系,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經濟安全運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六)著力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充分發揮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加強對質量工作先進典型的宣傳,曝光制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加強質量文化建設,積極培育以“以人為本、誠實守信、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為核心的質量文化。及時主動地發布質量信息,暢通公眾質量投訴和維權渠道,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廣泛開展“質量月”等主題宣傳活動,實施不同層次的質量教育與培訓,普及質量知識,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努力形成人人重視質量、人人參與質量、人人監督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市質量興市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質量工作重大問題,統一部署有關重大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承擔日常工作。將質量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質量工作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各地、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結合實際制定本行業質量工作規劃,建立質量工作目標考核機制,認真組織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各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抓好職責范圍內的質量監管工作。

  (二)制定落實質量工作獎勵政策。設立專項資金,對獲得國家和省政府質量獎的企業,由市政府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和10萬元;對獲得中國名牌產品和名牌產品的企業,由市政府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和10萬元;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著名商標的企業或單位,參照相應標準給予獎勵。設立市政府質量獎,由市政府對獲獎企業給予1萬元獎勵。

  (三)加大對質量工作的投入。加大對我市質檢機構建設、標準體系建設、組織重點質量問題攻關和質量改進等所必需的經費的投入,提高我市質量檢驗水平,保證產品合格率和檢驗準確率。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質量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推動質量興市工作深入開展。

【質量興市的戰略計劃】相關文章:

市臺辦的工作計劃03-20

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活動實施計劃(通用7篇)11-08

周春興《扁鵲治病》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27

市農委一二季度的工作計劃范文03-19

公司戰略規劃報告優秀范文07-01

四時田園雜興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0篇)02-29

山市教學設計參考模板03-20

區域性發展戰略中的教育要素總結09-14

市移民辦半年的工作總結03-20

醫院臨床科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制定的工作計劃03-1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 青青草原国产在线大伊人 | 亚洲va中文字幕欧美va丝袜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