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

《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3 05:21:07

《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范文

《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范文

《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變蛹前的蠶是蠶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幼蟲,蛹是蠶生長發育過程的另一個形態。蛹的外形和幼蟲區別很大。

  2、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

  3、蠶繭是由一根絲組成的,蠶絲可以織成絲綢或被加工成各種絲織品。

  過程與方法

  1、觀察、猜測和描述蠶蛹和蠶繭。

  2、估計蠶絲的長度和抽取蠶絲。

  3、用畫圖、語言文字記錄和交流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對動物研究的興趣。

  2、理解人類的生存依賴于自然環境,并可以通過技術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3、對我國古代勞動人們的創造發明及對世界作出的貢獻表示敬佩和自豪。

  [教學重點]觀察蠶蛹是本課的重點活動

  [教學難點] 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測量繭的長度的方法。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蠶繭,放大鏡,小剪刀,手電筒。

  教師演示器材:熱水,小碗,竹簽,絲綢制品。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同學們蠶吐絲了,絲把蠶嚴嚴地包裹了起來。蠶為什么要做個繭把自

  己包起來 ?繭里的蠶變成什么樣子了?下來我們就來進行觀察。

  二、學習新課

  1、觀察蠶蛹

  蠶吐絲把自己裹了起來,結繭后就看不見蠶了。蠶變成了什么樣呢?繭里面的蠶還活著嗎?這是學生們非常好奇的問題。希望學生們能作出猜測,同時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

  對蠶蛹的觀察要提出的五個問題進行。

  (1)蛹的外形和蠶有什么不同?

  (2)還能找到眼睛和足嗎?身上的環節還在嗎?

  (3)蛹會動嗎?它的身上長出了什么東西?

  (4)在剪開的繭里還發現了什么,它可能是什么?

  (5)其他發現。(指繭里還能發現蠶吐盡絲后化蛹之前蛻下的皮等情況。)

  最后的推測是蛹還會變化嗎?它會變成什么模樣?希望學生的推測能以一定的觀察事實作為依據。

  2、觀察蠶繭和蠶絲

  第一,對蠶繭的形狀、顏色、大小進行觀察,測量繭的長度,統計全班同學的蠶繭大小、顏色,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蠶繭,它們分別長多少,寬多少?(這個活動的日的意義在于對蠶繭有一定的認識。蠶繭的大小和重量是衡量其質量的重要標準,蠶繭的大小和重量與蠶的生長發育有關。)

  第二,指導學生進行拉蠶絲的活動。(“把蠶繭放在熱水中泡一下吧”“用竹簽把絲頭挑出來,繞在紙板上”等。這個活動使他們對我國勞動人民的發明有更多的認識。)

  第三,教師可通過多媒體介紹給學生。教學中還可以出示一些絲綢制品給學生欣賞。

  板書設計:

  3、蠶變了新模樣

  蠶繭的形狀

  大小

  顏色

  測量繭的長度

【《蠶變了新模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年級科學下冊《蠶的生長變化》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14

巖石會改變模樣嗎教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新的課程改革之教學反思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 日本一本之道之视频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