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的藝術教案
紅與黑的藝術教案
一、教學目標:
情感與審美:領略祖國傳統書法藝術之魅力,從欣賞中認識一些“書法文化”。
體驗與發現:欣賞與創作相結合,激發學習書法的興趣,感受書法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實踐與創作:自選練習四個字,創作“揮春”這一簡單的書法作品。初步掌握書法創作的基本步驟與技法。
欣賞與評議:能對作品發表簡單見解,初具書法作品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欣賞優秀書法藝術作品,使學生認識書法文化的博大精深。
2、“揮春”的書法文化現象,以及“揮春”創作的基本步驟及技法。
難點:“揮春”時如何把握書法創作的基本要點。
三、教學準備:
名家書法集字揮春作品數幅;狼毫大楷、中華墨汁、灑金宣紙、毛邊紙、羊毛氈。
四、教學設計
一、欣賞引入
組織教學:檢查學具、引導學生認真聽課。
書法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歷代教案頻道 /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書法家。(展示部分書法家圖片,提問相關知識)
這些書法家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優秀的書法作品,琳瑯滿目,數不勝數。這些書法作品能流傳到今天,就說明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欣賞部分經典書法作品,分別讓學生說出書體、個人感受。)
書法是我們中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繼續演示課件),其實不僅我們中國人喜愛書法書法,在新加坡、日本、法國都有很多人喜歡這門藝術,到底如何欣賞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如果我們有興趣,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些書法發展史,到那里去認識這門藝術。(展示網站)
二、講授新課
揮春的產生和發展:“揮春”到底指的是什么?怎么來的?先從“春聯”說起,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給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春聯,俗稱門對子。
春聯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寫上“神荼”,“郁壘”二神名,以驅鬼避邪。
春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文化。
一些人家也常會用墨或金粉在紅紙上書寫一些吉利的詞語貼在家里或者送給親朋好友,以增添春節的喜慶氣氛、討個吉利,久而久之,在我們廣東以及東南亞華人社區逐漸就形成了一種新的春聯形式——“揮春”。“揮春”不局限于書寫對聯,一個字也是揮春,如“福”。
三、書寫練習
今天我們就嘗試書寫一條“揮春”,同學們從這些“揮春”選擇一個揮春,然后教案頻道 /在毛邊紙上練習臨寫。簡單提示書寫要點,巡回輔導。
四、示范輔導
示范書寫一件“揮春”。步驟:構思à折紙à書寫à完成
巡回輔導,及時糾正學生中的不良做法,當場演示,以便學生更清楚地看到。發現好的作品及時進行表揚,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的辦法。
五、評議結束
對作品發表簡單評議。本課時安排內容較多,主要通過“揮春”這個知識點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書法文化。根據學生積極性,適當多給學生一些創作時間。
【紅與黑的藝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藝術活動之嘗葡萄教案(精選11篇)05-11
中班藝術蝴蝶飛飛教案(通用12篇)05-17
學校藝術特色教育總結01-17
藝術專業學生實習報告(精選7篇)04-29
幼兒園中班藝術類教學活動設計03-07
中國戲曲藝術賞析課后感想(精選8篇)06-27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