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教案范文
《如廁》教案范文
《文明如廁》教案
“如廁文明,從我做起”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03班
現在有人說,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最好看看那個國家的廁所;要想證明一個國家是否注重環境清潔,也去看看廁所。一個人的素質如何也能通過上廁所體現出來。
一、班會內容:
1、 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體驗,揭示出不文明如廁所帶來的問題。例如在廁所里玩耍;人為破壞廁所門、水籠頭、拖把池;洗手后沒關緊水籠頭;把廁所當聊天室;便后手紙亂扔;便池周圍滿是污漬;將果皮垃圾扔進便池內;拖把亂甩等。
2、 通過同桌、全班之間熱烈地討論,從思想上充分認知文明如廁的重要性。
3、 制定班級文明如廁公約,采用學生間互相提醒,互相監督文明如廁,各班級每周評比一批文明如廁的好孩子。
二、文明如廁要求:
1、愛護公物,節約用水。愛護所有衛生設施,不將垃圾丟入洗手池、拖把池、便坑內,以防管道堵塞。
2、大小便入坑,手紙入簍。男生正確使用小便池,不要把小便撒在地面上、紙簍里、墻上,不能把大便解在小便池里,不能用腳踩小便池。
3、保持廁所潔凈。臟水倒入便坑里,不要潑灑、滴落在地面上,以免地面打滑、骯臟。拖把一定放在拖把池里清洗,洗好后擰干
,不能亂甩,以免濺污四周。洗手池洗抹布、毛筆等請把水關小,洗完后把池子四周的污漬擦一擦。
4、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在廁所里不打鬧、不喧嘩,不亂涂亂畫,保持墻面潔凈。
三、活動小結
“來也匆匆,去也沖沖”,“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這些文明提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公廁的墻上都醒目地貼著類似這樣的標語,提醒大家注意文明行為、愛護公共衛生。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善意提醒之下,仍有一些學生在公廁解決生理問題時表現出小便不入池、上完不沖水等不文明行為,給后來的使用者和清潔工帶來不便和尷尬。不知有如此行為的人們是否能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走進公廁內,卻發現里面一片狼藉、惡臭不堪,會做何感想?小便入池、便后沖水,這些事情只是舉手之勞,做與不做卻可反映一個人的日常行為習慣與文明素質。廁所里面也能體現文明,展現公德,請每一位同學都來做行動者和監督者,方便他人、提升自我。雖說上完廁所沖水只是小事,可是以小卻能見大。上完廁所不沖水,時間久了就更難沖下去了,而且也給打掃衛生的人帶來更多的工作量。希望所有同學上完廁所都能沖水,方便他人,更是方便自己。
同學們, 廁所衛生有你、我、他一起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文明的虎小人。
【《如廁》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
《沙田山居》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