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精益管理總結材料
設備精益管理總結材料
設備管理工作緊緊圍繞制造部設備管理工作要點,以精益管理思想為指導,以“六個100%,六個不動搖”為抓手,全面夯實對標機制、基礎管理、激勵考核、創新四大管理支撐,努力實現設備狀態可控、管理過程可控、經濟成本可控,追求卓越的設備保障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第一部分 設備效能指標完成情況
一、“三率”情況:
1、設備有效作業率:截止10月31日,設備平均有效作業率101.13%。
2、設備完好率:1-10月份,設備完好率平均值為98.81%。
3、故障停機率:1-10月份,設備故障停機率為0。
二、維修費:
1-10月份,備件單箱消耗為36.86元/箱。備件庫存114萬元。均在可控范圍內。
第二部分 推行精益管理過程中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設備狀態評價指標體系,開展常態化評價工作前期,設備科已完成了2014年度設備狀態自評工作,對我廠設備的具體狀態有了一定把握。
自20xx年開始,按照狀態評價指標體系要求,開展常態化工作,具體情況如下:設備運行狀態指標方面,卷接設備運行效率每班進行統計,每天進行通報評價。制絲設備萬箱斷流率,每天統計,每月通報評價。動力設備故障停機率,每天統計,每月通報評價。設備故障頻度,每班統計,每天通報評價。故障停止時間和故障強度因我廠MES系統還沒上,暫時沒統計。單位產量設備日常維持費用,月統計,月通報評價。質量指標均能做到班統計,月通報評價。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廠企管科正積極與中煙溝通協調,爭取盡快建立MES系統,完善設備狀態評價工作,保證數據及時、全面、準確。
二、進一步完善設備績效對標指標,發揮指標導向作用
設備科組織牽頭,引導制絲車間開展以斷流指標為主的建標、對標工作,卷包車間開展以設備有效作業率為主的建標、對標工作。2015年,按照制造部要求,完善了原有考核指標的具體目標值,使其更加具有先進性和可行性。擴大了績效考核指標范圍,新增費用、質量得分、消耗等指標。并開展常態化對標工作。主要措施是分班組、機臺,每天統計、發布設備有效作業率、斷流率、質量得分、消耗得分,按指標數據給班組排名次,在班組內給機臺排名次,維修人員按點檢責任機臺與排名掛鉤,個人排名情況與個人月度績效工資及月度個人、班組評優掛鉤,班組排名情況在月度生產列會上通報。通過對標,增強員工,班組管理人員責任心,營造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引導部門更加重視精細化管理。
三、抓規范,趕進度,開展精品工程工作
20xx年新年剛過,設備科就積極行動起來,開展設備自主維修工作,對于因為老化嚴重或者技術嚴重落后的設備有序安排設備大修理和改造的工作,全面提升設備性能。在實施過程中,通過制定“以我為主”技術協議、實行階段性質量評審、嚴格設備交驗、加強后期跟蹤管理,確保設備大修改造質量全程受控,提高了設備基礎保障能力,同時也鍛煉了維修隊伍。為設備有效作業率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1-11月份,我廠已開展了五組卷接設備,一組包裝設備,共計六組卷接包生產設備大修工作,其中的兩組設備,每組設備平均大修時間僅用40天,驗收時效率分別達到了100%,99%。同時完成設備改造10項,涉及質量、效率、消耗、安全等諸多方面,對設備和生產的各項管理指標提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四、分級管控,全程跟蹤,提升費用使用合理性
備件管理上,設備科抓住計劃申報及領用兩個重點環節,分級管控,把好審核關。開展備件一機一檔專項驗證工作,全程跟蹤驗證,推動備件規范管理。加強對價值較高、頻次異常及易損零備件的使用管理。通過以上措施,有效管理備件費用的科學、合理使用,1-10月份,我廠備件單箱費用考核指標,公司排名第一。
五、優化機制,強化驗證,提高在線監測儀器管理效果
設備科優化管理流程,重新梳理車間、質量技術科、設備科三個部門管理職責,使管理清晰流暢。完善驗證指導書,優化檢查驗證頻次,推進科學管理。開展首班A覆蓋,首周B覆蓋工作,保證計量監測設備實時有效。完善檢查驗證樣品,建立健全驗證樣品的科學性,確保驗證有效性。加強服務及協調工作,對車間沒有能力整改的技術故障,設備科及時安排廠家技術服務支持到位,全程跟蹤、組織協調。
通過以上措施,保證了在線監測儀器“眼睛、耳朵”的監控作用,為我廠1-10月份產品無市場反饋做出了重要貢獻。
六、優化主體,拔高標準,建立設備深度保養新模式
20xx年以來,在設備常規月度保養的基礎上,調整保養主體,將保養第一責任主體由操作人員調整為維修人員。提高保養技術標準,要求設備解體的部件數量更多、更加徹底,保養后檢查驗證的關鍵點更多、手段更加先進。開展由專業人員主導參與,技術要求更全面,更徹底,高標準的設備深度保養工作,建立了融設備保養、點檢、維修、潤滑于一體的綜合保養新模式。按照這一新模式,連續實施了8期設備深度保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從而充分發揮設備保養在設備基礎管理中的核心作用,保持設備工藝性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
七、堅持“日檢查、周通報、月考核”設備檢查模式
20xx年開始,設備科每天由一名中層管理人員帶領三位設備管理人員,佩帶袖章,從設備保養、點檢、潤滑、定置、安全、完好率等方面,對全廠設備進行巡查,檢查結果當日反饋、每周通報、按月考核。這種檢查模式發揮了團隊作用,突出了過程管控,有效提高了維修、操作人員對設備維保的重視程度,增強了生產車間各級管理人員對設備管理的重視程度,強化了設備科設備管理的執行力。有力地保證了設備精益管理各項工作的落地生根。
第三部分 精益管理工作體會
一、繼續提高認識。
雖然精益管理工作在我廠已經開展了近一年,但仍有部分員工,甚至領導,由于自身的認識不足,以及潛意識里的抵觸,工作只是象征性的做做,并沒有真正的貫徹,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失職。如今隨著中煙公司精益管理的浪潮不斷推進,要抓精益管理,首當其沖的還是員工的觀念、思想。通過更有效的學習、培訓,要從思想認識上讓員工接受精益管理、了解精益管理的內涵,深刻領會精益管理的理念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輸出”,是一項價值非常可觀的活動,使他們漸漸地、慢慢地參與到精益管理的浪潮中來,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主動地為精益管理添磚加瓦,盡一份綿薄之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精益管理工作。
二、持續推進改善。
精益的主要方法就是改善,改善一天不是難事,改善兩天也不是難事,天天改善、夜夜改善,這份堅持就是難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精益管理不是階段性的工作,也不是某些人的義務,而是一段沒有終點的經常性、持續性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工作,所以我們要堅持改善,持續推進,才能踐行精益理念。為促進精益管理工作的可持續化,需要將精益管理工作納入日常工作的標準化體系,同時將精益管理工作的常態化、習慣化,爭取為本部門員工在日后精益管理工作方面起指導性作用。
【設備精益管理總結材料】相關文章:
精益生產方式中的零缺陷品質管理方法總結03-28
常用的壓電材料分類總結10-30
先進聯戶單位事跡材料總結03-20
材料結構分析復習總結(通用10篇)05-16
設備驗收的報告范文03-19
安全生產管理總結范文03-19
院系學生管理總結(精選13篇)03-02
設備動力科年度工作總結報告范文02-27
物業管理的實習總結及體會三篇01-15
物業管理的實習總結及體會三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