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動物教案與反思
冬天的動物教案與反思
設計背景兒童
在《冬天到》的主題活動中,一節音樂游戲《小青蛙打呼嚕》引起幼兒極大興趣:冬眠是指什么?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呢?幼兒不太明白,于是我們設計了這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熊、烏龜、青蛙等小動物冬眠的現象。
2.教育幼兒要愛護動物
3.嘗試使用禮貌用語“請……”。
重點、難點
1、了解小熊、烏龜、青蛙等小動物冬眠的現象。
2、 嘗試使用禮貌用語“請……”。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小動物的家”掛圖。
3.若干冬眠的小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一、場景導入:下雪了。
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我們是怎樣過冬的?讓我們去森林里看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好嗎?
幼兒在《雪絨花》優美的音畫場景中,很深切地感受到了冬季的來臨!并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很自然地引出小動物的過冬方法。
二、拜訪小動物的家。
(1)小動物(小熊)家。
嘗試使用禮貌用語“X X 你好,請你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好嗎?”
觀察小熊睡覺,引出“小熊在睡覺,不吃不喝,一直睡到春天才出來玩兒,原來它在冬眠”。
(2)小動物(蛇)家。
運用禮貌用語“請……”
猜猜蛇為什么不理睬我們?它在做什么呢?引出“冬眠”。
(3)結合圖片,觀察還有誰在冬眠?為什么這些小動物要冬眠?
小結:到了冬天,天氣變得很冷,小動物們可吃的東西變少了。它們找不到吃的,怎樣度過又冷又餓的冬天呢?它們就想出了躲在家里睡覺,不吃也不喝,一直睡到春天再出來的好辦法!這個不吃不喝、躲起來睡覺過冬的辦法就叫——冬眠。
PPT 動畫場景帶給小朋友身臨其境的感受,自然而又簡單地將“冬眠”這個知識化解了。并貫穿社會教育:怎樣到客人家去做客、打招呼。
三、送小動物回家冬眠。
(1)根據特征找小動物的家。
(2)樂意說說自己送哪個小動物回家了。
幼兒在為小動物找家的操作活動中,再次加深對小動物冬眠的印象!
四、延伸活動
動物過冬的另外幾種方式:儲備食物過冬、遷徙、換毛
五、情感教育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教學反思
活動前,我先向孩子及家長們了解一些有關小動物冬眠的知識,孩子們了解的不是太多,只是從一些圖書止見過,真正認識、接觸過這類具有典型特性動物的孩子只有兩三個,設計活動中,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認識,并講述一些小動物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冬眠的含義。孩子們也非常喜歡這類型的故事活動,活動中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參與,發言也非常精彩。因為孩子已經將畫面的內容熟記于心,所以孩子在給動物們找家時,能快速找到,這就是一個內化的過程。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技能和能力的形成,都要經過一個從不會到會的訓練過程。孩子們在學習了知識外,自己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他們的表現真是不錯!
【冬天的動物教案與反思】相關文章:
《濟南的冬天》教案及反思(通用10篇)09-09
冬天來了教案反思范文(通用10篇)12-22
《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精選10篇)10-03
動物的本領教學反思03-19
《小熊的冬天商店》教學反思(通用10篇)10-25
濟南的冬天教案范文(精選10篇)04-28
《冬天是個魔術師》的教案03-20
《濟南的冬天》教案(通用10篇)06-09
《簫》音樂教案反思07-18
《凡卡》教案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