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課標五上桂花雨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五上桂花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感悟后讀出桂花的香、搖花的樂。
3. 品讀文字,想象情景,感受作者童年“搖桂花”的快樂,體會對童年和家鄉的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搖花樂”,從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
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思鄉情懷。
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你們見過桂花嗎?
出示桂花圖片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筆下的《桂花雨》。板書課題,齊讀。
3. 讀了課題,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再讀課題
圍繞課題展開想象,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4.師結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檢查字詞:課件出示
。1)含有多音字——長、和【句子】,指導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正確區分多音字】;吩咐——輕聲
。2)口占一絕——解釋意思
。3)選字填空:揀、撿——揀 字義、字形
2.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感悟“搖花樂”
1. 瀏覽課文,找出“搖花樂”段落。
2. 指讀。
3. 理清層次,感知事情發展的順序:
。1)搖花前
指讀搖花前的句子——引導抓“纏”字理解搖花前的急切
指導朗讀。
(2)搖花時
指讀搖桂花的句子,用一個字形容心情——樂
那作者是抓住了什么寫出了搖桂花的“樂”?
抓連串動作和語言的細節描寫指導。
創設情境:課件出示圖片,配樂解說,指導感情朗讀。
。3)搖花后:
教師引讀,母親——,父親——
課件出示父親詩,配樂朗讀。
教師小結:父親是用詩來表達搖桂花的喜悅。
四、品讀“桂花香“
1.瀏覽課文,找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
2.課件出示:2個句子【2、4自然段第一句、最后一句】
4.引導抓住關鍵字、詞談體會,進行批注。
。1)——浸
為什么這個字讓人感覺桂花特別的香?
美讀——
(2)對比讀第二句,理解全年。
這兩句話中,第二句是不是有點奇怪?明明是秋天,怎么是香了全年呢?
指導朗讀。
五、體驗思鄉情
1.課件出示母親的話。
學生讀
2.母親為什么這樣認為?難道外地的桂花就真的香不過家鄉的桂花嗎?
3.介紹作者
生齊讀。
4. 出示第六自然段 齊讀
四、整合回顧,拓展遷移
1..師:回歸課題,理解深化。
2.小結。
3.作業超市:
讀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學習本文的寫法寫一件事。
【人教新課標五上桂花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新課標《歡慶》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09
教學設計:《雨說》02-12
《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10-15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
教科版《宿新市徐公店》優秀教學設計10-24
體驗殘疾人的生活教學設計03-20
語文樂園五優秀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