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科室學期工作計劃大綱
小學教科室學期工作計劃大綱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XX市教育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和XX市教育局中心工作,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堅持“三服務、三結合”的工作方針,深化教育科研“兩項工程”,加強教育科研的規范化和普及化建設,倡導“教學”即“研究”、“問題”即“課題”科研理念,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破解教育改革與發展難題,引領學校特色品牌建設和教師專業成長,打造服務型教育科研體系,提升教育科研品質。
二、工作要點和措施:
1.深化科研隊伍建設,發揮教育科研興教作用。以《XX市學校教育科研評估細則》和《XX市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為導向,深化教育科研“達標工程”,從組織規范、制度規范、工作規范、活動規范等方面加強學校教育科研的規范化建設,做好《教科室工作手冊》記載制度,加強科研隊伍建設,經常組織教師業務學習交流,做好隔周學習例會,介紹典型經驗,學習科研理論。
以現有立項的8項各級各類課題為突破口,深化教育科研“普及意識”,讓更多教師對教學的困惑問題有更深入的思考與研究,鼓勵個人小課題、教研組課題的申報,為營造學習型、研究型教師隊伍搭建平臺。
2.聚焦熱點問題,提升課題研究品質。關注學校剪紙、書法、兒童閱讀等特色課程建設,積極引導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進行2014年度各級各類課題的申報,并倡導“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支持幫助教師聯系教學實際開展針對性小課題研究。
3.重視研究過程,加強課題全程管理。根據《XX市教育研究課題管理辦法》,實行“三類五級”課題管理辦法,完善課題管理網絡,建立課題研究網絡檔案,實施課題研究的全程管理。加強課題立項、開題、實施、結題等關鍵環節的指導和管理,支持學校和教師參與哲學社會科學類規劃課題,構建多層次課題研究結構,全面推進各類教育研究,避免低層次重復研究,鼓勵深層次長期研究,分期分階段組織召開課題協作研討會議,切實破解教育現實問題,培育課題特色,提升課題品質。
4.搭載多層平臺,支持教師成長
協助校長室、教導處認真做好教師90學時培訓和校本培訓工作。進一步推進名師工程建設,壯大骨干教師隊伍。發揮市級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把校級教學骨干評比系列化、常規化。建立外出學習匯報制度。搭建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支持教師參加各類崗位培訓。采用“走出去,引進來”,創造條件開展對外展示交流活動,為青年教學骨干脫穎而出搭建平臺。切實發揮老教師、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師德、教育、教學等各方面幫助青年教師把關定向。在日常教學中,師徒以多種形式交流探討教學工作中的問題,每月至少進行2次的常態課交流活動。積極參加市、街道教學技能競賽,發揮團隊作戰精神,做好賽前的輔導和準備工作。
5. 做實過程研究,促進專業發展
確立“以科研為先導,以科研促發展”的觀念,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評價,通過實實在在的科研,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水平。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抓好學校各級立項課題的過程研究,通過課題的開展,扎實有效地提高經驗型教師的專業水平,使課題研究立足與學校文化發展與教師專業素質提升。
重視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確保能做到每兩周開展一次教研活動。積極參加各級規范、示范、先進教研組的評比。繼續推進教師專業成長評價方案,實施制訂經驗型教師分層評選制度,大力促進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6.充分利用教研組,強化集體備課,優化教學預設。
各教研組在自行備課——集體研討——組織教學這樣模式下,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創新學科教研常態工作。學科教研要進一步聚焦常態課堂,聚焦教師的疑難問題,聚焦學生學習,變關注教為關注學,變理論建構為實證研究,變務虛討論為解決問題,進一步發揮教研活動在推進教育改革中的專業指導作用,力求“常規有創新,常態有突破”。進一步探索以“課堂觀察”為手段的有效務實的教研組織形式。
7.繼續做好各項不定期工作。
一如既往地做好通訊報道、校報編輯、學校大事記整理、余姚教育志資料整理等各項工作,協助校長室、教導處開展好英語節、讀書節、剪紙節等各項活動。
【小學教科室學期工作計劃大綱】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春季學期少先隊工作計劃03-19
小學春季學期學校工作計劃范文03-20
小學少先隊工作計劃第一學期范文07-31
小學第二學期教導處的工作計劃04-21
2019年小學秋季學期少先隊工作計劃模板03-19
春季學期小學學校教學工作計劃01-25
小學第二學期學校校務工作計劃范文03-20
最新小學第二學期學校校務工作計劃范文03-20
小學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范文4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