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下冊數學倍數和因數的教學反思
四年下冊數學倍數和因數的教學反思
《倍數和因數》是四下第九單元的內容。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到直觀感知,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倍數與因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根據算式直接說明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學生很容易接受,再通過學生自己舉例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倍數和因數意義的理解。從學生的反應和課堂氣氛來看,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
能不重復、不遺漏、有序地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3的倍數,匯報交流后通過對比(一種是沒有順序,一種是有序的)得出如何有序地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對于倍數,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接觸,所以學生很容易學,用的時間也比較少。
對于找一個數的因數,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漏找,即找不全。所以在學生交流匯報時,我結合學生所敘思維過程,相機引導并形成有條理的板書,如:36÷1=36,36÷2=18,36÷3=12,36÷4=9,36÷6=6。這樣的板書幫助學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題思路。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當找到的兩個自然數非常接近時,就不需要再找下去了。書寫格式這一細節的教學,既避免了教師羅嗦的講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年下冊數學倍數和因數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03-19
《倍數和因數》聽課教學反思(通用14篇)07-31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四年數學下冊《圖形的旋轉》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06-08
《2、5、3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反思(精選10篇)02-22
四年下數學教學反思03-19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