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四上冊《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
數學四上冊《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加法、減法的計算基礎上系統學習它們的意義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并認識到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成功之處。
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為了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課始首先安排了三組加減法的口算題,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悟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在講授新知時,充分利用例題的組題,把加減法的意義與解決問題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把數學知識融入生活實際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就興趣盎然,并根據算式回憶加法各部分的名稱,結合解決問題理解加法的意義;在教學減法的意義時,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概括出減法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知識的習得特別是學習方法的領會需要教師智慧的指導,在小組自學交流下,學生會積極地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去自主探索新知,新知的“根”就扎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學生對寫出算式的思考這片“沃土”上,最后通過對三組題目的反思比較,幫助學生理解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尤其通過對比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的網絡。在練習題的設計中,設計了一些內容盡量與生活貼近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編應用題,再互相提出問題,以鞏固加減法的意義及其關系。
不足之處。
個別學生對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混淆,導致出現減數減被減數等于差的一些錯誤。
再教設計。
1.為了避免學生出現類似的錯誤,可以訓練學生練習如下題目:450-20=430
( )-( )=( ) ( )+( )=( )
2.注意通過線段圖溝通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這樣效果會更好。
【數學四上冊《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的教學反思12-07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教案(通用6篇)01-24
《減法性質、除法性質》教學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