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時間:2024-11-27 08:29:51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水鐘》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1

  有人說,課堂的評價基于三點:是否基于原有的認識基礎;是否達到了期望的認知水平;原有認知基礎與達成目標之間是否合理。5月3日,上了《我的水鐘》一課,用此來衡量了一下,感到自己在教學時還有一段差距。我要以此為基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時刻注意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現總結課堂以下幾點:

  一、抓住了重點,忽視了難點抓住了重點:設計制作手鐘,并能用自制的水鐘計時。忽視了難點:控制漏水的速度,特別是在用滴漏時調節閥是用來控制水流速度的,卻在實驗之前沒有要求,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后才及時調整,導致實驗多做了一次。

  二、注重了過程,忽視了細節本節課是前一課的延伸,通過對時間測量的學習來設計制作我們的水鐘。引導學生畫水鐘的設計圖并且制作水鐘,讓學生在實驗操作前有個思考的準備再動手操作。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忽視了一些細節方面:就如在畫完設計圖后制作水鐘這個環節,它是本課要解決的探究過程,因為我的預定目標是讓學生就自己的水鐘設計圖制作水鐘,并且用自己制作的水鐘來計時5分鐘,可我實施時,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制作的時候一些注意點的說明,只是讓水鐘中瓶蓋上孔的大小,而忽略了同學們注意水鐘的起始水位,以至于有幾個組的實驗結果有較大誤差,這是我值得注意的`地方,細節的關注與重視。在教學中,我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原因,然后鼓勵學生課后繼續研究,從而讓學生學會了科學設計實驗的方法,科學素養才能得到提高。

  三、注重了結果,忽視了要求在用我的水鐘計時的環節中,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制作的水鐘進行計時時,同學們顯然顯得很興奮,期待著自己的水鐘是最精確的那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觀察:用平視的方法觀察,大家都只重視了結果是否精確,做的是不是最好,而忽略了觀察這一重要環節。

  四、成功了一半,失敗了一半用最后一個環節,小組競賽《哪組的水鐘最準確》的結果:本節課:六個小組中,三個小組的結果比較精確,三個小組的結果不太準確,本節課成功了一半,失敗了一半。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2

  1、關于導入

  為了能讓學生在課堂四十分鐘,這樣一個相對比較短的時間里,制作出一個能計時的水鐘,教學中采用實物水鐘演示的方式導入,目的是讓學生能在觀察中思考,水鐘是怎么計時的?水鐘的刻度是怎么標注的?水鐘是怎樣制作的?

  學生思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設計的過程,因為學生由此定會想到,我接下去應該如何制作水鐘?我在制作水鐘時要考慮哪些因素?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對著制作水鐘材料憑空設計的缺點。也許有人說,那這樣做不就是依葫蘆畫瓢嗎?這會降低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呀!其實不但不會,而且思維的訓練更實。那種讓學生對著材料苦思冥想,初看像是在“創新”,其實是“假創新”,試想學生能在四十分鐘,甚至還不到的時間里創新出一個水鐘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是虛假的。

  2、關于刻度

  教學用書中建議學生先標出一分鐘的刻度,再標注出五分鐘的刻度,然后推算1~10分鐘的`時間刻度。不可否認,此種方法確實可行,初看既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又能相對的節約實驗的時間,好像還很不錯。但科學教師是否意識到,在標五分鐘的計時刻度其間,學生在做什么?等,等水位,為什么其間不讓學生一分鐘一分鐘地標注呢?不標注也是五分鐘,標注也是五分鐘呀!另外,讓學生用一分鐘的刻度,五分鐘的刻度去推算1~10分鐘的計時刻度,這只會讓原本存在誤著的自制水釧,誤差變得的更大,甚至出現學生懷疑制作出來的是不是水鐘?它能不能計時?另外,教材之所以要安排制作水鐘的活動,是因為想讓學生體驗水鐘的發明過程,對學生進行科學史的教育。既然如此,古人開始制作水鐘,定是一格一格標注,而非教學用書上的建議標注法。于以上認識,標注刻度應該一分鐘一分鐘標注,不必再用推算法。

  3、關于素養

  無論是在標注水鐘的刻度,還是在檢測水鐘準確性,都會給水鐘加水,并讓水沿小孔流溢,科學教師有沒有意識到,這實是一個體現科學素養的環節,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良機。這從何說來?首先表現在對水的態度,如果整個制作活動結束后,實驗桌上還是干燥如初,有一點可以肯定,學生的操作過程絕對認真、謹慎,做到了分工合作,諧調有效。那是否還可以作這樣的推測,學生對水可是“滴滴計較”,一股珍惜之情。科學教師只要看到實驗桌上流水成河之景像,那定會肯定此推測了。

  另外,給水鐘標注刻度的過程,事實上是一個需要分工合作,協調有序環節。沒有分工不行,沒有合作更不行。小組成員之間有了這樣的意識,他的素養也在此時此刻得到了提升。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 3

  我的水鐘是學生已經認識兩種水鐘的夠著,經歷了滴漏實驗的研究,學生對滴漏能作為計時工具有了新的了解,有了制作更加精確的水鐘的欲望和基礎,讓學生經歷設計方案—實驗制作—修正方案的科學活動過程。針對本節課反思:

  1.前期準備,有利實驗

  本節課學習之前,需要學生明白制作水鐘需要的材料,這也是接下來課堂上更好的.進行實驗的基礎,課前實驗材料的準備也需要學生思考:如何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如何用這些材料來制作,制作過程中需要做些什么?標出刻度是制作水鐘的需要,標出刻度在哪里標?只有明確才能更好的制作水鐘。

  2.預測時間,實驗驗證

  學生第一次測量1分鐘水流出的量,做上記號,以此類推,在2分鐘,3分鐘,4分鐘,5分鐘分別做上計劃,這里的做上計劃有2種,一種是在接水的瓶子上做記號,一種是在滴水的瓶子上做實驗,兩種實驗方法標出的刻度相反。引導學生分析,為何每一分鐘刻度不是等長?這個問題學生在前一節課已經有所經歷,這節課需要學生明了,孩子們很多都回答是由于水的重力的原因。

  3.實驗后驗證,適時修改方案

  學生制作出的水鐘是否能夠來測量時間,需要進行驗證,大部分小組在測量過程中,發現時間會存在誤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孩子們分析,可能是水盛的量不同;滴漏速度的控制上(滴孔的大小);盛水容器的形狀;刻度劃分時候存在誤差。發現原因這就需要解決,如何解決,孩子們根據這些方面課后對自己的水鐘進行再修改。

  4.激發矛盾,延續后續教學

  孩子們在修改方案增加準確上始終無法來準確計算時間,那么人類又是怎樣來準確計算時間呢?這為下節課引出機械鐘擺打下鋪墊。

【《我的水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水》教學反思07-08

《水》的教學反思08-19

水的浮力教學反思10-07

《神奇的水》教學反思07-17

《神奇的水》教學反思06-03

關于水的教學反思08-27

生命與水教學反思08-05

最新《水》教學反思10-19

關于《水》教學反思08-06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视频 |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久久偷拍免费2020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丝袜 | 亚洲人成网站十八禁止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无弹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