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家鄉》習作教學設計
《夸家鄉》習作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口語交際素養,不僅涵蓋了傾聽、表達、應對等交際能力的形成,還涵蓋了文明的交際態度和良好的語言習慣。而這一些能力、態度、習慣的培養,沒有誰可以離開生活的。從牙牙學語叫了第一聲“媽”,到長大后在社會中形成或大或小的交際網絡,這一些,都是人們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學會的。語言的源泉在生活,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生活。因此我們“要創設交際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宛如在生活之中,能自然而然地進行交際。”
《夸夸家鄉》這一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第四冊教科書的第三組的口語交際課。這是一組以“愛祖國、愛家鄉”為專題來編排的單元。通過這一組內容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祖國的遼闊、美麗,增強對祖國的認識和熱愛,并能激發他們渴望了解家鄉和贊美家鄉的感情。在此基礎上,我安排了“走近家鄉、了解家鄉、贊美家鄉”等幾個主題的跨課堂內外的口語教學預設。讓學生走進生活,并在課堂中創設交際情境,使學生進入情境,多向互動的,體驗情境交際的快樂。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了解家鄉。(課前準備)
要夸家鄉,不僅要對家鄉有感性的認識,還要對家鄉有更多深層的了解。我在上這一節前,布置了學生在家人的幫助下,搜集有關家鄉的歷史、名勝、風景、特產等方面資料。資料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圖片或照片。可以查閱資料、可以參觀游覽、可以調查訪問。我還在課前組織學生參觀學校附近家鄉紫菜加工廠、四季柚果園,使學生積累對家鄉更多的感性知識。
1、了解家鄉的美麗景色。
2、了解家鄉的特色產品。
3、了解家鄉的變化變遷。
[評議:搜集、處理信息能力,是新課標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紛繁復雜的信息環境下,而著重提出的。教育的本身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信息的傳輸、接受、處理等過程。教師這樣處理,有利于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而搜集到的材料,也為口語交際提供素材,使之有話可說。]
二、感知家鄉。
1、播放《誰不說咱家鄉好》的磁帶音樂,并出示歌詞,學生欣賞。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
一朵朵白云繞山間
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
一陣陣歌聲隨風傳
綠油油的果樹滿山崗
望不盡的麥浪閃金光
豐收的歌聲響四方
幸福的歌聲千年萬年長
2、教師提問:誰愿意來說一說,這首歌是怎樣夸家鄉的?
3、教師講述:是啊!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呀!熱愛家鄉的心情是一樣的,可大家熱愛的家鄉卻是各不相同的。課前,我們已經走進了美麗的家鄉,了解家鄉的風光、家鄉的變化、家鄉的物產。把你搜集到的資料展示出來吧!
[評議:音樂也是信息社會中信息呈現方式之一,這樣導入,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同時在內容上也切入主題。可謂一舉兩得。]
三、介紹家鄉。
(一)交流資料,介紹家鄉
1、學生間相互交流資料內容和獲取經過。
師:說說你找到的是家鄉的哪一方面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我找到了爸爸小時候站在房屋前照的照片,一張是黑白的,一張是彩色的……
師:你找到了以前和現在的照片,進行比較,真了不起。還有沒有小朋友,和他一樣也帶了一些家鄉的照片?
生:(紛紛舉起了自己帶來的照片。)
師:嗯,不錯。從你們的照片里我們可以看到家鄉的變化。你們說是嗎?
……
生:我到家鄉的海邊,覺得家鄉很美。
生:家鄉的山上長滿了果樹,我覺得很漂亮。
師:你們介紹了家鄉美麗的風光。還有讓你覺得美麗的地方嗎?
(學生踴躍的發言)
生:家鄉的碼頭上每天會有許多的魚。
師:這是家鄉的物產。
(很多生舉手)
生:家鄉的山上種滿了四季柚,吃起來很甜。
生:家鄉的海邊有許多池塘,是養魚、養蝦的。
……
基本分出了幾類不同的材料之后,我安排了同類材料的學生,離開座位,組合成了一個小組,有的是介紹家鄉的海,有的介紹家鄉的山,有的介紹家鄉的四季柚,有的介紹家鄉的變化……同一小組,互相交流,深化同一主題材料的認識。
[評議: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體現了現代社會信息共享的原則。在交流中學會傾聽,會聽、能聽。交流信息的查找途徑、方法,體現了信息能力的培養,以及生活處處是語文的特點。]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家鄉嗎?為什么?
生:因為,家鄉有美麗的風景,有大海,有高山,有稻田……
生:我喜歡家鄉,因為她在大海邊,有各種各樣的魚。
生:因為,家鄉田里有西瓜。
師:我們還可以說家鄉的變化。
生:家鄉的房子都是新蓋的……
教師板書: 風光 物產 變化
[評議:在一手資料的交流后,提出這一話題的討論,可謂順水推舟。之后,對講的內容系統化,使低年的口語教學零而不亂,細而不散。也體現說話訓練的層次性。]
(二)設制情境,介紹家鄉
在前面交流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下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練習交際,對話:
1、第一個交際情境:(出示小叮當的頭飾)瞧,來了外地的小朋友小叮當,請你為他當導游吧!(介紹風光)
生:歡迎你來到我們的家鄉。
小叮當:是的,我也很高興。你給我介紹一下你們家鄉的美麗風景吧!
(同桌練習——指名表演)
2、第二個交際情境:(出示小記者的頭飾)瞧,來了位廣播站的小記者,他要做一期“家鄉物產”的節目,采訪對象是在座的同學們。請大家幫忙策劃、準備接受采訪。(介紹物產)
記者(師扮):你們家鄉物產多嗎?都有什么?
生:(積極接受采訪)
3、第三個交際情境:(出示老爺爺的頭飾)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來一位臺灣歸來的老爺爺。大家該給他介紹介紹家鄉的變化?(介紹變化)
老爺爺(師扮):小朋友們,走了50年了,家鄉都變了。
生:(為老爺爺介紹家鄉的變化。)
4、選擇一個情境,小組表演。
(小組表演——班級反饋)
[評議:情境就像生活一樣,在這里,學生的表達自然、開放。]
四、贊美家鄉。
1、暢想家鄉的未來。
師:家鄉風光美無比,家鄉的物產多有多,家鄉的變化真是大!小朋友們,誰不愛家鄉呢?小朋友們,再過10年、20年、30年,家鄉又會變得怎樣呢?
生:家鄉會變得越來越美麗!
生:家鄉的人們會與來越有錢!(生笑)
生:家鄉的房子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高……
……
2、把家鄉最美的畫下來,并寫上夸家鄉的一段話。(或由之前收集的繪畫,圖片整理成以“夸家鄉”為主題的畫報)。
(在孩子的視野中,畫是最美的。用最美的畫畫出家鄉,用最美的語言贊美家鄉。學生趣味十足,而且耐心十足,細心萬分。并且又實現了從說到寫的跨越。)
【《夸家鄉》習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家鄉的橋的教學設計03-19
關于習作課的教學流程設計(通用11篇)12-20
關于家鄉美的音樂教學設計(通用5篇)04-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