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我有一雙小巧手》教學設計
品德與生活《我有一雙小巧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通過制作、展示學生自制的作品,體驗成功的樂趣。
[智育目標]:嘗試一物多用、廢物利用,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素質發展目標]:知道簡單工具的用途,學會正確使用簡單工具。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嘗試一物多用、廢物利用,學會正確使用簡單工具。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投影儀、小制作的工具等。
學生活動設計
1.準備一些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膠水、裁紙刀、裁紙、彩帶等,以及一個兒童自己制作的紙花。
2.讓學生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廢舊物品,如牙膏盒、飲料瓶、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放音頻“巧巧手”,讓同學們聽。)
老師:同學們,剛才這首兒歌是說什么的呢?
學生:(略)
老師:兒歌歌唱的是巧巧手,大家的手是不是也很巧呢?
學生:(略)
老師:好,下面讓我們來展示一下我們的小巧手吧!一起來做紙花吧!(同時展示準備的兒童制作的紙花。)(過渡)
二、講授新課
[一、制作紙花(板書)]
老師:同學們,打開課本第四十八頁,我們看一看都需要哪些工具?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做紙花需要剪刀、膠水、裁紙刀、裁紙、彩帶、毛線、針線等,下面大家自由結組,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紙花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學生制作紙花;老師要巡視學生制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幫助。)
老師:同學們制作的紙花真漂亮!下面大家說一說,你在制作紙花時,都用到了哪些工具呢?
學生:(略)
老師:這些工具你們是怎樣使用的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在使用像剪刀、裁紙刀等時,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自己的割破了。大家在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工具呢?怎樣使用它們呢?大家討論一下,說一說。
學生:(略)
(可讓大家欣賞視頻“多功能鉗子”、“梅花扳手”;欣賞圖片“扳手”、“尖嘴鉗”、“大扳手”、“雙面錘”等家庭工具,讓學生認識了解,并給同學們簡單講一講,它們的使用方法。)
老師:接下來,我們來開展一個“我的小手很靈巧”的活動,讓我們看看誰的手最靈巧?(過渡)
[二、我的小手很靈巧(板書)]
老師:課前讓大家搜集一些家中便于制作的廢舊物品,大家都搜集到了什么呢?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帶來的東西還不少,我們該怎樣利用這些廢物呢?使它變成美麗的手工藝品呢?
(讓同學們欣賞圖片“變廢為寶:話筒”、“變廢為寶:小房子”、“學生手工”、“學生手工藝品”等。)
老師:這些作品都是同學們自己開發想象力,自己動手,變廢為寶,我們大家能不能呢?
學生:(略)
老師:下面讓我們大家動手制作吧!
學生:(略)
(最后,將同學們制作的作品進行展覽。)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了解了一些簡單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嘗試了一物多用、廢物利用,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通過制作、展示自制的作品,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
愛玩、好動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本活動就是針對學生在該年齡段的心理發展特征,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初步的制作技能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廢舊物品來設計、制作一些小工藝品,從而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并認識到廢舊物品也是可以美化生活的。
課前我布置學生帶一些必備的物品。我一進教室,學生早就把物品擺在了課桌上,并顯得非常的興奮,看的出來他們很期待這一節課。我讓他們自由結組,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制作紙花。在學生的小制作完成后,我又讓他們互相說說在制作過程中自己是怎樣使用工具的。這樣,學生具有實踐的基礎,就能較容易地概述出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教師在活動中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和合作者,要用欣賞的目光來評價每個學生的小制作,使學生樹立起成功的自信。
【品德與生活《我有一雙小巧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設計02-22
品德與社會《我為家庭添歡樂》教學設計范文10-09
《小烏龜找家》教學設計03-20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優秀教學設計包括的內容有哪些02-27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語文《小露珠》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29
兒歌《別說我小》的教學反思09-20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設計(通用7篇)10-26
體驗殘疾人的生活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