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測量》教學設計
《風的測量》教學設計
教學要點
了解測量風的儀器。
教學目標
1、體驗長期測量的意義及成功測量帶來的快樂。
2、知道有關風的基本概念,能用測量儀器測量風的風向和風力。
3、會制作測量儀器,并適當進行改進。
教學過程
1、交流記錄結果,上節課布置了一項課后活動,記錄一周的“風的預報”,小組間互相交流一周來的記錄,針對記錄提出問題。
2、進行假設性解釋的訓練,教師選擇一些適合做假設性解釋的問題,讓同學做出合理的解釋。再一次提醒學生,解釋是要有依據的。
3、閱讀第17頁“風力與風向”,看看室外的風,知道有關風的簡單知識,認識常用測量儀器及使用方法。驗證部分假設性解釋。
設計與制作,測量風的儀器是多種多樣的,復雜的自動化、電子化的專業儀器、簡單的如紙風車、紅領巾等,均可以用來測量風力和風向。
這個環節將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作為技術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實用、經濟、美觀、操作簡單、材料容易得到等。三年級的學生,在設計時能夠做到實用、材料易得這兩點就已經足夠了。
首先讓同學們思考儀器的作用和原理,再畫出草圖,小組內分工,準備好工具和材料,就可以開始制作了。
盡量讓同學們自己設計制作方案,搜集制作材料,學生的作品會是五花八門的,只要能說原理,并且實用,就值得肯定。
4、制作測風儀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敢于嘗試,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施。
儀器制作完成后,用它來實地測量,檢查設計與制作水平。之后與氣象臺公布的數據進行對比,依照差異,思考自制儀器的缺陷,并進行改進。
【《風的測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邶風·靜女》的教學設計(通用14篇)10-14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04-20
風娃娃 教學反思03-19
風娃娃 教學反思03-19
16風娃娃教學反思03-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圖形與測量的教學反思(通用8篇)06-12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