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燒敵艦》的教學設計
《智燒敵艦》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重點理解"乘虛而入"、"驚惶失措"、"欣喜若狂"、“焦頭爛額”等成語,,學習先理解關鍵詞素再理解整個詞語意思的解詞方法。
2 學習寫人物語言時注意把說話人動作、神情作適當描寫的表達方法。展開想象,把第3節寫具體。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 通過學習,了解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是一個大智大勇的著名科學家,懂得只有掌握科學知識,具備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人才會有力量,才能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才能為國為民作貢獻。
二、教學重難點
1 聯系上下文理解"乘虛而入"、"驚惶失措"、"欣喜若狂"、“焦頭爛額”等成語。
2 學習阿基米德智燒敵艦的過程,認識到他是一個大智大勇、善于運用科學的人。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預習反饋
1 出示課題:齊讀
2 檢查預習:課文寫了什么情況下,誰用什么辦法智燒敵艦?結果怎樣?(交流、總結)
相機出示詞語:
乘虛而入 驚惶失措
焦頭爛額 欣喜若狂
說明:檢查預習,目的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并通過長期訓練讓學生懂得預習時的要做到的基本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初步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逐步形成能抓住文中關鍵詞語加以概括的能力。
二整體入手,認識人物
1 自由讀課文,劃出人們評價阿基米德的語句。
2 交流、出示
二千多年前,古希臘出了個很有名的科學家叫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希臘最聰明的人。
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3 出示關于阿基米德的資料,初步感受他的“智”。
說明:通過初讀課文,尋找有關對阿基米德評價的句子及相關資料的補充,認識阿基米德并初步感受他的“智”。這既是文眼,也是教學的切入口。
三學習故事,了解人物
(一)學習課文第2、3節,感受情況危急,感受人物智慧
1 讀文,理解“乘虛而入”:查字典理解“虛”意思;根據關鍵詞理解整個詞語意思;讀文理解課文中“虛”的意思。
指導讀句:希臘這個國家很小,許多年輕力壯的男人犧牲了,留下的盡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
2 羅馬人乘虛而入,發動一場侵略戰爭,希臘人陷入險境,他們(驚惶失措)
3 用剛才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驚惶失措;明白希臘人驚惶失措的原因
(找出相關語句,朗讀)
4 聯系上下文寫話:
大家急得驚惶失措:老人_______(動作),喃喃禱告:“___________________”;婦女____________(神情)說:“________________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明:本篇課文是本學期最后一篇課文,應該讓學生運用第三、四單元學會的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詞語:如先理解詞語中關鍵詞再理解詞語的意思及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從而進一步理解句子,文章內容。這兩節的學習非常重要,學生通過品詞讀句能夠了解戰爭背景,希臘人民驚惶失措。希臘人民的表現也從側面烘托了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設計語言文字訓練就深化了學生對此的理解。
(二)學習課文第4——8節,深入了解人物智慧
1 師述:當人們驚惶失措,希臘危在旦夕之時,阿基米德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找出相關語句
2 相機出示第4、6、7節
(1)多角度引讀第四節,體會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2)指導朗讀第六節,抓住詞語“一字兒排開、集中對準、布帆”感受阿基米德的觀察入微和指揮若定;抓住“焦頭爛額”一詞,通過它與“乘虛而入”一詞的對比,感受羅馬士兵落荒而逃的慘狀,加深對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認識。
(3)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語言說說阿基米德智燒敵艦的過程。
(4)朗讀第七節,整理板書,體會“欣喜若狂”的意思,再次深化對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認識。
3 學習第8節
(1)默讀,明白阿基米德智燒敵艦的科學原理。
(2)讀句子(阿基米德笑瞇瞇地說:“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陽幫了咱們的忙。”)討論:你同意阿基米德的說法嗎?說說你的觀點。
說明:通過多角度朗讀,復述課文讓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滋味,說出個性化體驗,體會到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四總結概括,深化認識
1 出示課文,引讀
2 學了阿基米德智燒敵艦的故事,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請你把對他的評價用幾句話寫下來:
3 交流,總結
說明:通過引讀,各抒己見,引導學生在課文里多走幾個回合。
板書設計
48: 智燒敵艦
阿基米德
(大智大勇)
(羅馬人) (希臘人)
乘虛而入 驚惶失措
(以弱勝強)
焦頭爛額 欣喜若狂
【《智燒敵艦》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培智數學教學反思06-08
孫雙金與情智語文教案設計02-1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