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設計
《小抄寫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強烈的父子之愛;
2、領悟作者通過心理活動表達人物(父子倆)思想感情的表達方法。
3、強化朗讀訓練,培養語感。
教學設計:
一、檢查自學情況。
(一)、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1、抽生根據記憶板書生字;
2、抽生補充音節;
3、抽生組詞,盡量組成語。
【教后補記:我抽了三個學生上講臺憑記憶板書,余下學生分三組對應支援一個學生——在不看書的前提下補充寫不出來的生字。這樣做,比預案設計效果好;另外在檢查組詞的環節中,我把一般組詞的檢查任務落實到小組,集體檢查只管成語積累。】
(二)、交流自學所得信息。
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交流:
1、作者信息;
2、原著《愛的教育》;
3、人物印象;
4、感受(愛的主題:《荔枝》、《地震中的父與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5、寫作順序;
6、選自……
二、抓住主要內容,理清思路。
1、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口述課文內容:兒子偷偷幫父親抄寫簽條。
【教后補記:這一環節在“檢查自學效果”環節已經解決】
2、引導學生理清思路:搞清事情發展過程中的環節。
(1)父親的態度:希望——責怪——動怒——絕望——懊悔
(2)兒子的心情:用功——委屈——傷心——痛心——欣慰
【教后補記:這是動作最大的一個環節,也是整堂課的一大亮點。我完全放棄了自己設計的上述思路,臨時改為學生分組研究思路,凡是認為有價值的板書都可以派人板書在黑板上,把板書的權利給了學生】
三、朗讀訓練,進一步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找出自己最喜歡讀或者最受感動的部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再多讀幾遍。
自由讀——同桌讀——自我展示
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含著的意思:課文中有些句子表達的意思沒有明確寫出來,用我們生活中的話說,就是“言外之意”、“話外之音”、“話里有話”。
【教后補記:在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兩節課很難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但是考慮是研究課,老師們不可能連續聽三屆課,為了完整展示課改精神指導下的閱讀教學課,我只完成了“自由讀”一個內容,后兩個內容與后面的辯論補上一課時】
四、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他寫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一些好的方法,你跟作者學到了什么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領會:
1、體會作者通過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課文中好幾個地方都寫了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找出來,標上序號,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結尾的作用:言已盡而意無窮。
【教后補記:學生大致表述了以下意思:1、父親的頭靠在兒子的胸口,以表示父親對兒子的愧疚和疼愛;2、父親表面上對兒子冷淡,實際一直為兒子擔心,幾個月來沒睡一個好覺,現在父親終于可以睡一個安穩覺了;3、兒子能為父親分擔家庭責任,父親可能從兒子的身上感受到一種依托。4、父子倆的心走到了一起,他們的愛融合在了一起(學生原話)。這一環節充分證明,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得到了較好的完成。】
3、父親醒來后,父子倆會說些什么?(可以在第三環節進行,根據課堂生成的條件而定)
五、辯論:父親還會讓敘利奧繼續抄簽條嗎?
【《小抄寫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烏龜找家》教學設計03-20
課文《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02-28
語文《小露珠》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29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學設計(通用7篇)10-26
語文《小英雄雨來》教學設計(通用16篇)04-15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