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

時間:2023-10-24 15:43:03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

  三年級的確是整個小學階段重要的黃金期。這期間,孩子身心發育太快,心理活動趨于復雜,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漸漸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歡迎收藏。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1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了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學習與生活,從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范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游戲性特征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范性、嚴謹性更強。學生的生活范圍進一步擴大,可以單獨行動(如可以不用大人陪護自己上學和下學),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如單獨出黑板報)。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聽從權威。

  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三年級孩子的一般年齡在9-10歲,在小學教育中正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顯變化,是培養學習能力、意志品質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同時,三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經過正確引導,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轉折,從此踏上成功之路。

  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個性差別大:

  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

  三年級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而且情緒變化極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

  從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

  三年級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

  相對于智力而言,學習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更直接。學習能力是后天形成的,隨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而不斷提高,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習能力不斷增強。三年級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強了,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更持久,由15-20分鐘提高到20-30分鐘。書面語言水平逐步增強。內在動機開始成為孩子們的學習動力,但是外在激勵仍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動力。

  比如:許多學生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學習勁頭高。受到老師或父母的鼓勵時學習勁頭明顯提高。哪怕只是一點言語上的小鼓勵,他都很興奮、重視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績。但如果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表揚和鼓勵,他的興趣和勁頭就會下降。適時的表揚有利于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培養他的自信心,是激發孩子向前奮進的一個有效方法,但這種學習動機是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上面,當別人給以鼓勵時就干勁十足,當得不到這種鼓勵時就可能會提不起勁來。現在已經到三年級的階段,應該逐步引導他正確認識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學習干勁,而不輕易為環境所左右。我們家長應該主動承擔讓孩子正確對待鼓勵的引導轉化工作的主要任務,因為家長與孩子有更多親密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我們應該多與孩子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來讓他明白鼓勵與批評都是為了他的進步和成長的道理。

  三年級是良好學習習慣定型和培養的關鍵期: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的“永動機”,是孩子學業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從習慣養成的特點來看,三年級是強化良好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的關鍵時期。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是如此。由于低年級孩子的習慣具有不確定性和易變性,孩子在中低年級以前形成的學習習慣比較容易改變,而四年級以后,除非進行特殊的訓練,養成的學習習慣很難改變。所以如果在中年級未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缺乏特別教育的情況下很難明顯改進原來的習慣,那種認為“樹大自然直”的觀點是不可取的。

  要養成的五種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定時專心學習的習慣。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成績。為使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父母必須認真地看待孩子學習這件事。小學生放學比較早,放了學可以讓孩子在外面玩一會兒,然后回家開始學習,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到了這個時間,全家人都要安靜下來,不要大聲談話、聊天或者閑扯,看電視時把聲音關得小一點,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在這段時間里也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如修理電器、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等等,免得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他的注意力。也不要一會兒問孩子學校的事,一會兒批評孩子書包弄得太臟、文具放得不整齊,一會給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來做些沒有聲響的工作。如果這時父母也能坐在孩子旁邊讀書、看報,那就更好了,這樣,除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愛學習的榜樣。按照上面所說的去做,孩子就會把學習當作生活中的必要程序來完成,每到學習時間,就會主動坐下來做功課,再也用不著提醒、叮囑和責罵了,他們會很自然地養成定時、專心的好習慣。

  2、教育孩子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家長若不加指導,孩子自己是很難做到的。由于精力充沛、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孩子們常常是想到哪就做到哪兒,一邊玩一邊做作業,許多孩子甚至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這樣肯定難以優質高效地完成作業。家長要從具體的時間安排抓起,不如要孩子早睡早起,早晨起來后做操、晨讀,下午放學后游戲、復習功課、做作業,晚飯后看電視、讀書等等,都應該給孩子規定一些具體任務,并使這些活動為孩子接受,逐漸成為習慣。

  3、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做作業是加深知識理解、鞏固教學所得的主要方式,做一個好學生必須有學習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是具有學習責任感的具體表現。一個好學生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但是,有些孩子不愿下工夫自己做作業,要么在校抄襲他人做的作業,要么在家里纏著家長替他解答、替他檢查,因為現在家長素質提高了,能幫助孩子解決作業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孩子即使每天交了作業也是很難掌握真知的。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4、養成復習和預習的好習慣。首先,復習是為了防止遺忘,使所學的知識得到鞏固。其次,通過復習可以加深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另外通過系統復習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把先后學得的知識連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指導孩子復習,就要把握住這三個方面,引導孩于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5、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孩子不讀科普讀物、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等各種書籍,不讀各種兒童讀物和報刊,就談不上對知識的興趣。如果孩子除了教科書什么書也沒讀過,那么他的學習會越來越槽,最后變成個落后生。有人說:“正課還學不好呢,去讀那些雜書豈不是耽誤功夫?”好像只有學有余力的孩子才能看課外書,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孩子越是感到學習困難,就越是應該多讀各類書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再閱讀。”學習需要一個廣泛的基礎,孩子讀的書越多,他的知識面就越廣,思維就越清晰,智慧就越活躍,學習新知識就會變得越容易。因此,做父母的要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引導孩子認真閱讀,養成他廣泛閱讀的習慣,這將是一輩子的財富。

  三年級是培養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和意志品質的關鍵期:

  情感發展由易變性向穩定性過渡。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向內控、深刻、自覺發展。小學三年級是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如果教育和引導得當,可以使孩子的情感控制能力有較大提高。隨著孩子情感生活的不斷豐富,他們的道德感、理智感、責任感、集體榮譽感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孩子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漸轉移到學校,同伴關系和友誼成為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但是,孩子畢竟孩子,情緒控制能力還是很有限的,需要家長的悉心呵護和耐心指導。情緒上波動和不安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如果還不注,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惑干擾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但是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為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所以,三年級也是學業成績開始分化的時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

  三年級開始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如:養成勞動習慣。對三年級孩子來說,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在必要時為父母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在父母遇到困難時安慰父母,在父母生病時照顧父母都是孩子責任心的體現。如果孩子做的好,家長一定不要忘了贊揚孩子。

  如:學會與身邊的人和諧相處。教育孩子在與人交流時要學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在尋求社會服務時,一定要排隊等候,不要加塞插隊;對長輩要尊敬,對小朋友要友好,樂于幫助別人。教育孩子要講衛生,自己講衛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愛干凈的人也更容易交朋友。

  三年級開始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三年級的學生的擇友標準在發生著變化,往往把學習的好壞當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標志。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在外面見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講給大人聽,大人不聽還不高興,但是到了三年級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一部分學生不愿意把在外面發生的事講述給家長,有時自己經歷的事也不告訴家長,顯示出獨立的個性。父母對他們的照料和關注則比以前要減少許多,因此父子、母女之間的溝通通常被忽視,因此要多花謝時間陪孩子,多做一些溝通和交流。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2

  三年級家長面臨的問題

  以前一二年級的時候,門門功課都九十幾,有時還能滿分。可自從上三年級,成績下降得好厲害,都是七八十分了,作業做得很晚,很多作業不會要問家長。

  三年級孩子面臨的問題

  1、一二年級語文比較簡單,以字詞學習為主。三年級語文課文的篇幅明顯增長,閱讀理解難度加大,重要詞匯越來越多,情節內容也更為復雜。同時,對孩子課外閱讀的篇目要求增幅很大。三年級習作是學習重難點。作文——從一二年級的寫幾句話突然變成要寫完整的一篇文章,而字數要求也更為嚴格。

  2、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一些計算規則就搞掂了;到了小學三年級以后,光有記憶力就不行了,還要邏輯能力,這時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隊了。

  3、英語方面,單純的詞匯聽說上升到背默,確保充足的語言輸入是這一時期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簡單的句型上升到語法,簡單的小對話上升到篇章。除了口語測試,還加入筆試檢測,內容分為聽力和筆試兩部分。

  在三年級這個黃金期,父母是否能及時察覺孩子遇到的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后面的成績,下面我們來談談孩子遇到的學習問題和對策。

  問題1不愛學

  三年級的孩子,知識難度和廣度都增加了,作業明顯更難更多,孩子娛樂的時間也被壓縮了不少。長時間的學習使得孩子一提學習就說好累,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做作業時“偷工減料”或拖拖拉拉;做題目時粗心大意,字跡潦草,敷衍了事。

  對策:

  1.制定目標

  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明學習是每個學生應盡的職責,跟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總結學習情況,是否達成了目標。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賞罰分明

  孩子若能達成目標,父母應如承諾給孩子以獎勵,可以是口頭的獎勵,或者是自由時間的獎勵;當孩子拖拖拉拉,表現糟糕時,父母也要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不認真完成的作業拒不“收貨”,讓孩子以更認真更嚴肅的態度來對待。

  需要提醒的是: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基于孩子現有的學習水平,目標達成后可再制定新的目標,讓孩子在一個接一個的目標達成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為孩子找一個好老師

  很多家長跟我們交流的時候會說,孩子喜歡的老師說一句話,勝過家長說一百句話。師傅領進門,在學習關鍵期,為孩子找一個能激發他學習興趣的老師至關重要。

  問題2:不會學

  三年級的孩子,大多都還在延續一二年級的學習方法,比如:埋頭抄寫,死記硬背等。有的孩子已經開始出現偏科,對弱勢科目敷衍了事;有的孩子只會勤奮地刷題,不會總結規律;有的孩子上課時一字不漏做筆記,忽視了聽講……

  對策:

  1.錯題集

  錯題本上,要記錄錯誤原因、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積累到一定程度的量以后,可以對題型進行分類歸納,整理思路的同時,也可進一步鞏固知識點。

  孩子可像報紙一樣為每頁內容標出題目。方便快速查找和歸類復習;盡量把用不同顏色的'筆分清所記錄內容的主次,養成判斷主次難易的學習習慣。

  2.重視預習與復習

  預習時,可以先大致瀏覽明日將學的內容,對知識的編排順序有個基本了解。然后,邊讀邊思,不懂的地方做好標注,第二天聽講時也會有所側重。

  課后復習主要涉及復習課堂所學及完成家庭作業。作業時不要著急動筆做題,耐心對照課堂筆記復習后再做題。作業時間要合理控制好,為提高應試能力做訓練。

  3.為孩子找一個好老師

  在學習關鍵期,為孩子找一個能教會他正確學習方法的老師至關重要。

  問題3不閱讀

  很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制定親子閱讀計劃了。當孩子進入三年級后,由于作業很多,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沒時間讀書。就算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閱讀,很多孩子也都是被逼讀夠時間,根本起不到真正的閱讀效果;有些孩子讀了很多書,讀完就忘,也記不住什么詞句,不理解書中內容。

  對策:

  1.書籍種類要豐富,家長可跟孩子共讀

  父母可以跟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指導孩子做好讀書筆記。對于書中的好詞好句一定要及時地摘抄,不定時地復習鞏固。

  2.留出固定時間閱讀

  按時陪同孩子閱讀,并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類似一日三餐的生活模式。

  3.鼓勵孩子聲情并茂地朗讀并錄音

  據研究,大聲朗讀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記憶力。孩子認真讀書的過程一旦變成音頻或視頻資料,更容易保存,也將會成為他日后珍貴的回憶載體。

  4.為孩子找一個好老師

  在學習關鍵期,為孩子找一個能為他推薦好的書籍,并且培養他閱讀習慣的老師至關重要。

  問題4怕困難

  很多孩子一二年級經常考高分甚至滿分,心里很自豪。沒想到,進入三年級后,一些孩子由于沒法適應三年級的節奏,成績日漸落后,考個兩三次低分,開始出現畏懼困難的情緒。

  對策:

  1.與孩子談心

  經常詢問孩子內心的想法,學習上有無困難,以及對學習現狀的看法。告訴孩子,考試糟糕沒什么,只要善于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進步。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不要忘記給予溫柔的鼓勵。 可以多給孩子講述一些名人勵志故事,讓孩子明白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考試糟糕也不是多丟人的事,放棄自己才是不明智的做法。

  2.與孩子共同面對困難

  成績不好總歸是有原因的。要耐著性子,跟孩子一起探討導致成績糟糕的原因有哪些,孩子可以從哪些方面改進,和孩子共同制定改進的計劃,并且督促他執行。

  我們就應該明白:三年級是孩子整個小學階段中非常關鍵的黃金期,學好了,可以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學不好,就越學越吃力!這一年里,孩子在學習方面面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我們大人也要跟他們一起勇敢地面對,成為他們堅強的后盾!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3

  小學三年級屬于從低年段向高年段的過渡期。這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意志品質的時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會主動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但是由于知識儲備有限,生活經驗有限,大家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在種種困難面前,學生可能會感到不安與恐慌,甚至懷疑自己。

  三年級又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很容易從別人的表揚贊許中找到成就感,自豪感,也會因此而增長自信。同時,他們又很難接受自己在班級同學面前出丑,或暴露自己某個能力的欠缺,這時候,往往會受到極大的挫敗感,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老師要及時關注學生動態,多幫助,指引,并鼓勵他們,讓大家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同時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

  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很難把控自己的情緒,他們在陌生環境,嚴肅,遭受指責或嘲笑的環境中很難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些不好的情緒他們更不愿意說給他人聽,很容易壓在心里,對其成長帶來很大的困擾。老師應該對關注學生的情緒,多和學生談心,避免大家心里上的負擔。

  這一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習能力不斷增強。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更持久,由15-20分鐘提高到20-30分鐘。大部分學生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學習勁頭高。受到老師或父母的`鼓勵時學習勁頭明顯提高。哪怕只是一點言語上的小鼓勵,他都很興奮、重視并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績。但如果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表揚和鼓勵,他的興趣和勁頭就會下降。適時的表揚有利于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是激發孩子向前奮進的一個有效方法,但這種學習動機是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上面,當別人給以鼓勵時就干勁十足,當得不到這種鼓勵時就可能會提不起勁來。現在已經到三年級的階段,老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學習干勁,而不輕易為環境所左右。課余時間老師該多與孩子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來讓學生明白鼓勵與批評都是為了他們的進步和成長的道理。

  三年級學生的獨立性增強。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說給老師、家長。但三年級的學生開始選擇性的隱藏自己的想法。這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應注意正確的引導,以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幫助學生正確度過這一成長中關鍵轉折期。

【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的分析】相關文章:

利用漢字特點學生字教案(精選13篇)01-10

三年級上冊數學期中質量檢測分析02-21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三年級英語下冊期末檢測卷分析總結(精選10篇)07-02

小學一年級體育學情分析范文03-14

三年級小學生的安全知識競賽題08-30

高三年級組月考質量分析范文(精選11篇)06-09

大學生網購調查報告分析例文(精選12篇)12-24

小學生三年級心理健康的教案(精選17篇)01-17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在线精品视频A免费不卡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亚洲日韩在线a视频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亞洲綜合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