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進修學校年工作計劃
教師進修學校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每一位教師的發展帶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堅持部室團隊建設,以每一個部室的精益管理,推動學校工作效能的整體提升;堅持學校主流文化建設,以“持續學習、精細研究、有效指導、滿意服務”為宗旨,以“學高德馨”校訓為引領,進一步優化“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推動高效優質教學”之職能,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1.推進有效教學研究與實踐,鑄就區域有效教學特色品牌,促進區域教學走上減負增效的健康軌道。
2.優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信息采集與反饋功能,更好地發揮其促進學校發展、學科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作用。
3.提高區本研修的效果與質量,促進學科團隊共同發展,促進學科質量整體提升。
4.優化各類培訓,提高培訓效果,推動全體校長、教師分層發展,共同進步,提高隊伍整體素質。
5.調動廣大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教師自主發展。
6.做好各級各項“十一五”課題的結題驗收、推廣應用工作。
7.加強信息設備、信息資源建設,拓寬信息技術應用領域,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8.全方位提高教研隊伍素養,全面塑造“教師之師”形象。
三、主要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有效教學,減負增效
1.制定“有效教學年”活動方案,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蓬勃開展有效教學課例研究活動,以課例為載體,深化、細化有效教學主題研修,推選出一批有效教學精品課例和優秀研究團隊。
2.下發“三有效”操作策略體系及不同課型有效教學模式,全面、有序、深入推進有效教學實踐,推動全區教學走上減負增效的健康軌道。
3.認真組織“新課程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研究”結題驗收會,促進課題研究成果的應用與轉化,促進有效教學的常規化。
4.積極實施有效提高農村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策略,促進全區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高。
5.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提高區域教育現代化水平,以信息化帶動課堂教學效果與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兩級研修,系統實效
1.系統思考學科團隊當前普遍存在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中的薄弱環節,系統設計學科教師全員培訓、分層培訓方案,借助外力、挖掘內力,切實解決制約學科團隊專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
2.以確定內容——自我訓練——展示匯報為流程,扎實開展學科教學基本功提升工程。年末組織跨學科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動。
3.融課例研究、行動研究、敘事研究于區本研修中,通過專題講座、參與研究、親自體驗等途徑,培養學科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往復中,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4.校本研修要配合“有效教學年”活動,掀起學習有效教學理論,研究有效教學策略,改進完善有效教學為主線的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新熱潮,深化有效教學的學習、研究與實踐。培訓部、教研部、科研部要深入校本研修現場,加強指導和服務。
(三)優化評價,擴展信息
1.指導學校建立和運行教學質量監測體系,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管理的主體意識。引導學校和教師關注學生、關注課堂、關注質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以評價為導向,關注學校培養目標及達成效果。
2.完善教學質量分析、反饋、指導系統。引進教學質量評價軟件平臺,擴大信息采集項目,提高信息反饋效率,實現對學校、學科、教師、學生各層次的跟蹤評價,及時發現和彌補薄弱環節,提高評價的效能,促進學校、教研組、每一位教師和學生都能成為自身發展的主體,根據反饋信息調整學校教學工作,調整學生的學習方法。
3.結合學校特色項目評價,引導學校抓實學校體藝教學及活動,推動學校藝術活動開展和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培養學生掌握受用終身的一至兩項體育技能、一件以上的樂器,能探究幾項科技問題或現象。
(四)分類培訓,提高實效
1.區本全員培訓,以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和師德教育為重點,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切實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師德境界。
2.不斷反思調整、務實開展骨干校長高級研修班、名師工作室的研修活動,通過主題論壇、專題研討、外出考察學習等一系列有效培訓活動,促進名優校長團隊和專家型教師團隊形成,注意積累顯性成果,出專集予以推廣宣傳。
3.舉辦第一期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集理論學習、實地考察、實踐體驗、反思論壇于一體,努力提高骨干隊伍整體素質。
4.繼續辦好農村學科核心教師培訓班,縮小城鄉差距。
5.繼續辦好新大學生入職培訓班,幫助新教師縮短適應期,邁好第一步。
6.繼續辦好青年干部培訓班,有針對性地開展分類培訓和拓展培訓。
7.按計劃開展班主任全員培訓和骨干班主任研修活動,有效發揮班主任工作室作用,提高班主任隊伍整體素質。
8.校長全員培訓要以教學研究力、指導力提升為重點,優化課程內容,改進培訓形式,提高培訓效果。
(五)激活動力,自主發展
1.以《不同階段教師專業發展目標與基本標準》為指導,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三型教師”自評與互評活動,引領教師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制訂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三年規劃和年度計劃,激活專業發展意識,促進教師專業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
2.以有效教學展示交流活動和“我最精彩的教育瞬間”敘事交流活動為載體,放大教師教育教學精彩瞬間的美好心理體驗,提高教師自我效能感,提升職業幸福感。
3.開展優秀教師教學思想、教學風格推介系列活動,以身邊優秀教師的成長經歷激勵廣大教師,做自我專業發展的主人,不斷完善專業素質結構,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六)加強指導,提升成果
1.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抓好國家、省、市、區“十一五”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結題、成果提升與推廣工作。
2.加大教師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訓和指導,提升教師教育科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高標準完成我區核心課題“新課程高效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研究”結題任務。
(七)優化信息設備、資源,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1.引進雙向視頻互動系統,增加覆蓋面,提高全員培訓、學科培訓、區本研修的效率,促進均衡發展。
2.繼續豐富學科站,加強資源更新及資源應用方法指導,發揮促進新課程教學改革健康穩步發展,區域教學質量整體提升的重要作用。
3.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對引進資源應用技巧的培訓,使優質資源走進課堂,發揮作用。
4.建章立制加強三級網站管理,保障網站內容及時更新,發揮宣傳全區及各中小學教育成果與風貌的職能。
5.繼續加強專項培訓,提高電教人員業務素質。
6.加強對農遠工程的應用指導,發揮農遠示范校作用,引領全區農村學校有效利用豐富的網上資源,開展教師培訓、教學研討活動,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
7.有效發揮演播教室功能,與雙向視頻系統配合,促進教研、培訓走向信息化,提升活動效果。
(八)優化管理,提升素質,提高工作成效
1.以“學高德馨”為目標,加強全校教職員工自身建設,樹立教師之師形象。提高教研員在學科團隊中的精神影響力,業務指導力,樹立學術威信。
2.加強部室精細管理及學習文化建設,加強專題研討,形成共享、共進的學習團隊、研究團隊。加強部室網絡平臺管理,暢通對外信息交流渠道。
3.創建學校社團,豐富教職員工業余文化生活,愉悅身心,再謀發展。
4.建立進修學校團隊博客,及時發布研究成果、學習心得、工作感悟,培養閱讀、思考、寫作習慣,促進教研員快速成長為學科教學專家。
5.制作教師進修學校宣傳片,提高對外宣傳效果。
【教師進修學校年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教師進修學校工作總結03-19
2019年教師七五普法工作計劃2篇范文03-20
2019年教師個人德育工作計劃3篇03-19
2019年教師七五普法工作計劃2篇范文03-20
初中教師工作計劃02-28
初中教師個人工作計劃02-28
教師個人周工作計劃(精選10篇)01-30
幼兒園骨干教師工作計劃03-19
幼兒園骨干教師的工作計劃03-20
幼兒園骨干教師工作計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