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論語》心得體會
解讀《論語》心得體會
《百家講壇》是大家熟悉不過的電視欄目,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百家講壇》欄目中看到了于丹的《論語》心得的講座,一下子被她那睿智的語言和樸素和對經典樸素的詮釋打動了,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的情感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
我看到這個節目的時候已經是講座的尾聲了,為錯過這個講座而深感遺憾。只好在網上查詢相關的信息,這本《論語》心得已經是新書的榜首了,原來有那么多的人和我一樣被這本書觸及心靈,也正說明現代文明的今天人們心靈渴求的東西原來是歷經滄桑從2500年穿越千古塵埃的真理。
說實話在此之前我從未仔細的品讀過《論語》。但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淵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有些觀念就象生長于我的血液一樣根深蒂固地傳承下來。所以今天品讀《論語》心得這部用白話文詮釋的經典倍感親切。是因為它不表現為外在的灌輸,而是對心靈的呼喚。我們人生的每一步不正是沿著這個軌跡而前行的嗎?之所以我們沒有達到孔圣人的境界是因為我們是凡人不是圣人。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質文明中,誘惑太多,機遇太多,我們常常會失去人生的坐標。
每個生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經歷不同感悟也會不同。有的人可能在品讀經典的瞬間茅塞頓開,也有的人可能要通過漫長的人生歲月的歷練才會有所感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孔子對“恕”的解釋,“仁”即是愛人,“智”即是知人。
修身養性,做好自己就是起點。相信《論語》中借鑒的一個字或幾個字可以用來不斷的完善自我,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標,讓自己真正獲得快樂的同時能以快樂成為陽光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
【解讀《論語》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解讀中國夢優秀心得體會03-20
《論語》十則02-21
讀論語后的感想07-13
《論語》導讀教案(通用16篇)06-11
學《論語》知孔子的教案(通用10篇)07-04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標解讀01-24
觀看鏡鑒的心得體會07-24
新課標學習的心得體會04-19
關于好家風的心得體會07-24
民生心得體會(精選13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