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育科研調研報告范文
中小學教育科研調研報告范文
我區中小學教育科研,自“十五”期間開始起步,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無序到有序,逐步規范,得到了健康發展。教育科研改革不斷深化、科研隊伍日益壯大、科研質量明顯提升、科研成果逐步擴大,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困惑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校的發展。為了真實地了解我區中小學教育科研的現狀,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找準改進對策,進一步提升我區中小學教育科研質量和水平,使其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進行了全區中小學教育科研現狀調研。此次調研,采取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調研對象為全區直屬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管理區及管理區內中學,共計37個單位。
一、現狀描述
表1和實際立項課題的級別可以看出,從2001到2005年整個“十五”期間,全區中小幼單位共承擔省、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35項,區級課題沒有。而“十一五”的起始之年,在66項課題中,省、市級別的課題為30項,與“十五”立項課題基本相當,并且增加了區級課題。可以發現,我區學校在科研項目上已基本構建了省、市、區三級課題網絡,這反映了群體科研的開展并為之奠定了基礎。
在學校“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立項中,2006年度立項的66項課題中,直屬中小幼為54項,占81.8%;教育管理區及區內中學為12項,占18.2%。2008年度立項的42項課題中,直屬中小幼為34項,占81%,教育管理區及區內中學為8項,占19%。總體趨勢是直屬學校立項的課題多,管理區及管理區內中學立項的課題少,分布不均衡。
表2 2009年度學校教育科研個人課題立項情況表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2009年度學校教育科研個人課題立項的182項課題中,高中為53項,占29.1%;直屬中學為24項,占13.2%;直屬小學為26項,占14.3%;直屬幼兒園為1項,占0.5%;教育管理區為46項,占25.3%;管理區內中學為32項,占17.6%。
(二)學校教育科研組織機構情況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校已經獨立設置了教科處,設置年限多在4—6年之間,1—3年新起步的學校也占據了一定比例。
(三)學校教科處負責人情況
圖2:學校教育科研負責人職稱情況圖
調查顯示,學校教育科研負責人以中青年為主,大多在30—45歲之間。學校教育科研負責人的職稱情況,中級職稱占絕大多數,其次是高級職稱,初級職稱次之。
(四)學校教育科研制度建設情況
從表7中可以看出,學校教育科研制度建設有書面規章制度為36個單位,占97.3%;無書面規章制度的為1個單位,占2.7%。
(五)學校教育科研專項經費情況
在學校教育科研專項經費情況中,有專項經費的為20個單位,占50.1%;沒有的為17個單位,占45.9%。
(六)對學校教育科研開展環境氛圍評價情況
在對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環境氛圍的評價情況中,認為十分理想的占2.7%,良好的占64.9%;一般的占29.7%,不太理想的占2.7%;很糟糕的為0。
(七)對影響學校教育科研發展因素的認識情況
從總體情況看,影響學校教育科研發展的主要因素中依次為缺乏指導、缺乏動力、經費不足、升學壓力大、上級無要求(百分比為0)。這可以看出,一線教師雖然有做課題的熱情,但要真正想做好課題,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是不行的。在統計中,認為升學壓力大的在初中、高中占絕大比例。
二、結論與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隨著教育科研工作的不斷推進,近幾年峰峰礦區中小學教育科研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總體來看,對于我區中小學教育科研現狀,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學校參與教育科研的意識顯著增強,環境和氛圍較好,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調查結果顯示,64.9%的學校認為教育科研氛圍良好,大部分學校的領導都對科研工作高度重視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其中,春光中學、春暉中學、十三中學、十四中學等20多所學校的校長、書記或副校長都親自主持課題,他們把課題研究當作培訓教師、培養教師的平臺。多數中小學校都設立了獨立的科研組織機構,盡管一些學校此項工作掛靠在教務處,但也有專人負責。97.3%的學校建有書面的科研規章制度,涉及課題申報、課題管理、科研獎勵等方面。所有這些情況表明,我區中小學教育科研總體發展態勢良好。形成這種態勢的原因主要有:
1、領導重視。2004年成立了科研部專項負責全區的教科研工作。在課題有關的培訓會上,領導多次親臨會場對工作強調部署;專項檢查時,周校長經常隨著科研部深入一線進行課題指導。
2、科研部門的推動。進修學校科研部堅持宣傳、推動,通過專題培訓、專項檢查等過程性的管理督導,確保課題科學、規范性的實施,使課題達到真做,出真成果,真正解決實際問題。另外一系列規章制度、獎勵條例的頒行,使中小學教育科研得到了激勵與制度保障。例如每年根據學校課題的數量和質量評選區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極大的提高了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的的熱情。
3、學校和教師認識的提高。多數學校設立了教科處,加強了對本校教師科研意識、科研能力的培訓,組織了豐富多樣的科研講座、報告、交流及輔導活動。同時,教師參與教科研意識增強了,爭著做課題的欲望更加強烈了,這點從教師申報課題的數量上就可以明顯看出。
(二)課題管理更加規范科學,教育科研隊伍逐漸壯大
制訂并下發了《峰峰礦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建立了科研文本檔案庫和電子檔案,不斷豐富、充實其內容。對各項課題加大專題培訓、年度檢查力度。組織各校業務校長、教科主任、課題主持人及成員、骨干教師參加課題開題論證會、課題中期階段檢查交流等,并進行參與和互動式點評。這一系列工作不僅保證了課題的規范性實施,而且培養了學校課題管理型人才和科研骨干教師,使我區的課題做得更規范、更扎實。
2006年和2008年兩次立項省、市級規劃課題共62項,立項總數居全市各區縣首位。此外,我們還立項了一批區級規劃課題,共計46項。2009年,我區又率先推出教師個人課題,申報課題的教師為847名。通過學校課題立項數量的上升,我們可以看出,廣大教師正積極參與到科研活動中來。
(三)學校教育科研的實踐價值得到提升,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教育科研成果
【中小學教育科研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綜合改革調研報告02-26
脫貧攻堅調研報告精選03-19
關于調研報告的寫法03-19
調研報告寫作的格式09-18
調研報告的寫作格式08-01
特色小鎮調研報告范文03-19
教育教學科研學年工作計劃03-20
工程建設進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3
鄉鎮核桃產業調研報告范文02-27
關于培訓的調研報告三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