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語文原文以及文字賞析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頤和園》語文原文以及文字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在文學作品里面,數字是有情感的,能夠表達作者的獨特意圖的。幾千與兩幅相對比,哪兩幅是說任意的兩幅、任意找兩幅都不會相同。強調了畫作的豐富多樣。)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賞析:為什么不寫具體的花的品種,而是用這一種、哪一種?作者要表現的是花朵爭芳斗艷的情景,用了這一種,哪一種,寫的是花朵爭艷速度之快,甚至不能去辨別到底是哪些花開了。還沒、又表現了速度。將本來靜止的畫面寫的活了起來,有了動感。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賞析:寫景,要讓讀者讀了以后頭腦中能留下鮮活的畫面。作者在這里,寫了景物顏色的搭配,讓讀者感受到景物的顏色之美。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賞析:作者用鏡子來比湖面的靜,恰到好處。這里的滑 與鏡子聯系在一起,突出了湖面的靜與平同時,用了幾乎這個詞,讓人感到作者的描寫客觀。如果去掉幾乎,就會讓人感覺的作者的話脫離實際了。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賞析:數字的情感:上百根、都、沒有哪兩只,這些詞聯系在一起,強調了姿態的豐富多樣。文中這樣的寫法出現了兩次。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簡介
頤和園占地面積達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 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筑3000余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游覽三個部分。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蕓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蕓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梁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 “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后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頤和園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杰作。
歷史事件
頤和園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光緒十六年(1890),在頤和園東宮門外右側建一小型發電廠,稱“頤和園電燈公所”,供給頤和園電燈照明。該所與城內“西苑電燈公所”同為北京最早的發電設施。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西苑、頤和園電燈公所兩套發電機組及電燈設備均被毀壞。1902年,清政府籌銀12.49萬兩重修西苑與頤和園兩處電力設施。光緒三十年(1904年),西苑電燈公所恢復發電;同年五月,電燈重新在頤和園亮了起來。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仁壽殿召見康有為,命康在總署章京上行走,并許其專折奏事。自四月二十三日宣布變法后,光緒帝曾連赴頤和園12 次,召見維新派人士,籌劃變法事宜。八月初四日(9月19 日),慈禧太后自頤和園回宮。兩天后,她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殺害維新派人士,戊戌變法失敗。在變法期間(6月至9月間),慈禧一直住在頤和園。頤和園成為守舊派反對變法、準備政變的中樞。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八國聯軍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經頤和園出逃。七月二十五日(8月19日),俄國軍隊首先侵占頤和園。以后,日、英、意軍又相繼占據。頤和園在被占期間,所存珍寶被侵略者搶掠一空,不少建筑再遭焚毀。
1914年,頤和園曾作為溥儀私產對外開放。
1927年6月2日,中國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于頤和園昆明湖,終年50歲。
【《頤和園》語文原文以及文字賞析】相關文章:
《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記錄以及反思08-31
頤和園語文導學案08-27
頤和園語文教學總結05-07
小學語文《頤和園》教學設計10-06
《雨巷》戴望舒原文與賞析04-24
頤和園語文教案設計09-14
大自然的文字的語文教案09-01
小學語文《大自然的文字》教學設計05-18
語文《海燕》高爾基賞析09-30
初中語文走進文字品出美感教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