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1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我利用低年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學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發現問題,主動探究來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教學時,我從外國小朋友學做中國結的話題引入,指導學生有序的觀察情景圖,尋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我鼓勵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引導學生運用郭志剛老師的自主閱讀法自己讀課本上小朋友的對話,從而導入填表格的教學中,根據表格中的'數寫出乘法算式,進而讓學生自己編出8的乘法口訣。
同時,我還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并通過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達到逐步鞏固應用乘法口訣的目的。最后,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8的乘法口訣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深化。
為幫助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應用和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和態度,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課根據乘法口訣的生成規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思考,進一步體會乘法含義。通過讓學生找表中的規律、找記憶口訣的規律,讓學生交流想法、師生對口令、師生游戲、生生游戲等多種活動,從多層面上記憶、應用8的乘法口訣,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活動空間,激發了學生主體學習的熱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增強了合作學習的意識。整節課,情境設計注重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習活動注重豐富有趣,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良好學習情感和應用意識。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所發現條件內容簡單板書,避免其他學生在進行分析時,記不清數據和題意。總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時刻注意觀察學生,從為學生服務這個觀念入手。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2
《8的乘法口訣》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學生在學習了2到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對“乘法口訣的'結構”和“口訣與口訣之間的關系”已經有過系統的認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自學指導的形式。
首先通過主題圖的展示,讓學生完成表格,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分析表格上,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交流時我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能靈活地在總結、評價中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且評價語言豐富,富有啟發性,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使課堂鮮活起來。在學生分析完表格之后,我將口訣編寫的部分交給學生完成,學生能很快的將口訣編寫出來,并嘗試著背誦。
本節課,我將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通過交流得到結論,并能很好地闡述出來,同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整堂課,教學的氣氛很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的調動。
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課后在作業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寫乘法口訣時經常會把兩位數中的“十”字寫掉,在課堂上我沒有讓學生反復的多讀幾遍口訣,導致他們記憶不深刻,出現漏寫現象,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3
8的乘法口訣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經歷推導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8的乘法口訣和用相應的口訣計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通過師生共同的探討、講解,得出1個8是8,2個8是16,3個8是24??的結論。再根據這個結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應用我們以前掌握的編口訣的能力,編8的乘法口訣,讓學生經歷乘法口訣的形成過程,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增長了智慧,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過這節課給我帶來了更深的啟示:教師應該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理念,讓學生充分從事數學探究活動,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選擇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地發展!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4
學生在學習8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7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了解,但8的乘法口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這節課上我嘗試讓學生自主參與編乘法口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學生看圖提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我應將學生所發現的條件簡單板書,避免其他學生在分析時記不清數據和題意。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5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2——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于這堂課,我有以下的幾點感觸:
(一)引入:復習引入,尋找規律。本堂課,馬老師讓學生看算式報答案,復習2和4的口訣。接著根據2和4的口訣尋找因數、積之間的規律。這樣的引入非常明確,學生能夠把握課堂節奏,知道每一步要干什么,這一點非常好。讓學生尋找規律,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的新課標理念,通過自己探究來結規律。
(二)根據規律,推算8的口訣:在學生探究了2的口訣和4的口訣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第一個因數不變,第二個因數是前一個因數的`加倍,積也是前一個的加倍。然后讓學生根據4的口訣,推算8的口訣。通過規律的推廣學生能快、準地推出8的口訣,教學效果顯著。
(三)教具準備非常充足,標題、口訣利用做好的教具,節約了上課的時間,同時形式更符合公開課要求。
(四)建議:
1、引入中加入生活化元素,讓引入變得更貼近生活更有趣味,比如,之后有一道題目:一只螃蟹幾條腿,問6只螃蟹有幾條腿,可以將這題放入在引入中,根據螃蟹的腿來推算8的口訣,讓學生探究會更貼近學生更有樂趣。
2、增加用口訣。為幫助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應用和實踐的機會,“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8的乘法口訣嗎?”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解決數學問題。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情感和態度,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6
《8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反思整節課的過程,特點如下:
一、注重結合教材。
我利用教材書上的情景圖,通過觀察小青蛙一次接一次的跳遠,學生說出了小青蛙從0點開始,每次都是跳8格,利用這個數學信息,我提出了“一次跳8格,也就是一個8,列出算式?”學生列出了關于8的乘法算式,接著我又提出了“怎樣把這些算式計算得又對又快呢?”從而引出課題,這一環節中,既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二、注重了學生的合作交流
在課堂中,我注重了學生的合作交流,在學生試編8的乘法口訣前和后都安排了學生小組、同桌的交流,又鼓勵學生上講臺交流,讓學生在不斷交流中掌握8的乘法口訣。通過讓學生交流想法、對口令、游戲等多種活動,從多層面上記憶、應用8的乘法口訣,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活動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本節課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啟示:使我感覺到在素質教育下,我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化為教學行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長期形成的舊的教學方式,才會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理念。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7
學生在學習8的乘法口訣之前,已經學習了1-7的口訣,對口訣的結構及意義都有所了解,但8的乘法口句數較多,記憶不太容易。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在這節課上,嘗試讓學生自主參與編乘法口訣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習用數學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白雪公主帶著七個小矮人一起來到游樂場。每張門票8元,一共要付多少錢呢?白雪公主在取錢時,卻遇到了困難,請同學們幫幫她,行嗎?
在新課的導入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從小學生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忙”是低段學生最樂意做的事,因為幫忙最能體現學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老師請學生幫幫白雪公主的忙,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迅速融入課堂。
多種形式練習,促進對口訣的理解與掌握。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師生、生生之間對口令,說一說螃蟹兒歌。給單調的乘法口訣溶入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給枯燥的數學內容賦予鮮活的生命,讓數學課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而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練習,也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時,我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編寫口訣、記憶口訣的探索。由于在學習了1到7的乘法口訣后,學生完全有能力編寫口訣的。而且低年級的學生喜歡這樣的挑戰,從扶到放,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一八得八和二八十六以后,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8的乘法口訣的編寫。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口訣的編寫。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學習中,自主探索無疑滿足了兒童的這種需要,為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提供了賴以植根的土壤。從一開始,就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自己的發現,把學數學變成了“找數學”,增強自主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8
《8的乘法口訣》是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學生在學習了2到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此時對“乘法口訣的結構”和“口訣與口訣之間的關系”已經有過系統的認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自學指導的形式。
首先通過主題圖的展示,讓學生完成,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分析表格上,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時我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能靈活地在總結、評價中給學生以學習方法的指導,并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且評價語言豐富,富有啟發性,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使課堂鮮活起來。在學生分析完表格之后,我將口訣編寫的部分交給學生完成,學生能很快的將口訣編寫出來,并嘗試著背誦。
本節課,我將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通過交流得到結論,并能很好地闡述出來,同桌相互討論的`過程中,理解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整堂課,教學的氣氛很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的調動。
在教學中我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課后在作業中發現很多學生在寫乘法口訣時經常會把兩位數中的“十”字寫掉,在課堂上我沒有讓學生反復的多讀幾遍口訣,導致他們不深刻,出現漏寫現象,這也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9
課堂上,我從學生已有知識入手,讓他們說說你都知道那些8的乘法口訣(教師板書)。找出那些是已經學過的。對沒學過的,學生會的給予肯定。因為通過前面的1~7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學生對口訣所表示的意義已經很明確了,所以在這沒有做很多文章,而是讓學生直接說出學過的“七八五十六”這句口決的意義。把重點放在,你能編一道題,用到這句乘法口訣嗎?然后根據學生所編題出示一幅圖。結合這幅圖教學這節課的新口訣“八八六十四”。
在教學“八八六十四”時。我先找一名學生讀這句口決,再提出,如果還是用這幅圖表示,該怎么修改。同學們迅速作出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圖補充完整,并讓他們完整的說出圖意,并提出問題,進行分析、解答。從而鞏固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最后一句是“八八六十四”。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老師的.教學思路,所以教師不必再帶著他做。于是,我提出,請同學們自己讀讀口訣,編一道能用上這句口決的題,同桌間互相說說。學生編的題有的是用乘法計算,有的是用除法計算。不僅熟悉了口訣的含義,還了解了他的來源。
我覺的這節課能吸引學生的另外一點就是練習題中課件的展示。在練習題的安排上,我采用不同的題形來開拓學生的思路,不同的出示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學生做將口訣與正確的算式連線這道題時,我為每個正確答案輸入一句鼓勵的話,當學生答對后,以此來激勵他們。接下來是出示一盆沒有顏色的花。問學生好看嗎?如果你能找出那兩個數相乘的積是花心,花就能開出美麗的顏色。通過實踐,我覺得這樣的練習方式很有效。
當然,在這節課中也存在著不足,例如在學生編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所編內容簡單板書,避免其他學生在進行分析時,記不清數據和題意。總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時刻注意觀察學生,從為學生服務這個觀念入手。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 10
9的乘法口訣有其獨特的特點和規律,編出后該怎樣記住呢?我并沒有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發現隱藏的規律,尋找記憶口訣的途徑。讓學生找一找乘法算式積的規律時,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規律后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用新課程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變重知識傳授為主動探索,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死記硬背為靈活記憶。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使課堂成為煥發生命的場所,很好的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
本堂課值得一提的是課堂中的游戲的設計。手指游戲操和拍手游戲。在學習了1—8的乘法口訣后,學生雖然積累了學習的經驗,但相同的學習程序,相似的口訣同時也有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疲勞。設置適當的游戲,既可以吸引低年級學生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8的乘法口訣課程教學反思08-12
《8的乘法口訣求商》教學反思07-15
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9-19
教學反思《用8的乘法口訣求商》08-10
《5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10-15
《4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反思09-15
《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8-17
人教版《6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07-07
《5的乘法口訣》課程教學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