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內除法(一)》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表內除法(一)》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表內除法(一)主要是講清楚除法的含義,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兩種分法:一種是把一個數按照幾個作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另一種是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學生對這兩種分法容易發生混淆。在教材中先講第一種分法,因為這種分法比較容易理解。
本節課就是除法初步認識的第一節課,所以除法的認識我就從“分一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一層次的“分”是在新授的一開始;提出分的要求:要全部分完,你們小組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結果有的小組分成每份的個數相同(如每4個一份,有3份;每2個一份,有6份等等;)還有的小組分成每份的個數都不相同。在這里我就肯定他們的每種分發都是正確的。再讓他們仔細看看黑板上的三種分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學生們立刻發現其中兩種分發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每份的朵數相等。此刻我就順勢往下,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分發。
第二層次的“分”是在學生已了解了一個數可以按照幾個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的基礎進行的。我設計的花朵個數是12個,就可以讓學生充分去分一分,最后得出共有六種分法。
整節課我感到還可以讓每個學生們動一動,但由于時間、學具等因素的制約,所以有個別學生其實一直在一邊觀望,不知所以然。今后在教學中將調動每個學生的主動能動性。
【《表內除法(一)》教學反思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03-19
《分數和除法的關系》教學反思05-07
數學《表內乘法二》教學反思02-02
教學反思電流和電流表02-02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