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通分》的教學反思
數學《通分》的教學反思
《通分》這節課是在最小公倍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設計上我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動腦思考,動手驗證,突出學生主體性。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發現,目的在于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通分知識的全過程。
充分的知識基礎是作為探究性學習的基礎,因此,新課開始引導學生復習求最小公倍數和復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填空練習,都是為通分打基礎。有了扎實的知識基礎,探究的成功才會成為可能。而且我還精心設計了三組比較分數大小的練習題,一組是分母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一組是分子相同的分數比較大小,第三組的兩個分數分母不相同,分子也不相同了,學生不能運用舊知直接比較,引出了一個新問題:怎樣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使學生不知不覺地觸及到本課的核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自己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激發學生認識知識的主動性和思維的創造性。
但在本節課中也存在著很多不足:
1、我在教學時關注了各個層次的學生,可教學任務的完成卻受到了影響。
2、沒能使學生在充分的練習中使新知得到“消化”,自己沒有準確把握本節課的時間分配。
3、缺少教學機智,沒能抓住課堂中的生成資源。
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完善自己。
【數學《通分》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通分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28
數學教學反思03-19
職高數學教學反思03-19
時間與數學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的教學反思大全03-19
數列數學教學反思03-20
蘇教版數學教學反思03-20
我與數學教學反思03-20
職教數學教學反思03-19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