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度上冊做中學教學計劃
學年度上冊做中學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通過兩年的學習,學生有了自己的科學思維方式 ,對科學探究過程有所了解,并能運用這一方法解決問題。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這個學期開始,我校與東大漢博教育培訓中心合作,開發電動小車的模塊,在五年級進行教學實踐活動。但是我校五年級的學生沒有制作小車的基礎,因此在五年級上學期我們上了漢博中心的制作小車的模塊,但制作小車的模塊是針對3——4年級階段的孩子,我們五年級的學生只上了其中的幾部分——小車的基本結構,設計小車,制作小車、測試小車,并改進小車。
二、制作小車內容介紹
本主題教學模塊讓學生從了解小車的構成開始,然后制作小車,測試小車,并改進自己的制作,最后完成整個制作過程。教學內容從了解小車的基本結構開始,了解車輪的發展歷史和作用,然后讓學生自行設計小車,選擇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實際動手制作小車,并添加動力,然后通過測試小車的運動提出改進方案,并改進自己的動力小車。通過整個過程,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關于搭建和運動的內容,并且可以發展學生設計、制作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通過整個學習過程,學生可以學習到很多關于搭建和運動的內容,并且可以發展學生設計、制作以及使用工具等能力,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會有許多的合作和交流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和語言發展能力。
概念:
小車結構需要穩定的地盤。
把材料連接起來有很多方法。
要根據目的設計小車。
要根據現有的材料設計小車。
材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加強比如折疊、繞圈、使用三角形。結構的設計取決于特定的目的和可用的材料。
探究能力:
畫一個小車設計圖的能力。
根據設計圖來制作小車的能力。
評估小車性能的能力。
科學態度:
能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思考和尋求答案。
對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放棄,主動思考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承認制作過程中的失敗,能主動改進制作方法,提高制作能力。
社會情緒能力:
同學展示自己的小車時,能注意傾聽。
對同伴的小車,不是一味否定,能夠客觀評價。
能與同伴合作
語言能力:
能較明確的解釋自己的設計。
能說清楚制作小車的目的。
【學年度上冊做中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計劃范文(精選10篇)04-12
學年度上學期人音版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學計劃(精選11篇)08-28
中學年度德育工作計劃(精選15篇)08-29
中學年度學校工會工作總結范文03-19
中學年度學校工會工作計劃范文03-20
江西版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計劃04-03
學年度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03-19
學年度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測試題03-19
學年度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卷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