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閱讀試題
逍遙游閱讀試題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2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摶:回旋而上。
B.我決起而飛,搶榆枋 搶:集,著落。
C.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適:剛才,剛剛。
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泠然:輕妙飄然的樣子。
【答案】B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
B.置杯焉則膠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D.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可怪也歟
【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所”“之”“為”“以”四個常見文言虛詞,結合具體用法和語境可知。“之”字的用法有:一、作助詞用。主要用法有四種類型:1.結構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作定語的標志。其格式為:定語+之+中心語。2.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3.用在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時間副詞后起協調音節、舒緩語氣作用。不必譯出。4.賓語前置標志。5.定語后置標志。二、作代詞用:1.人稱代詞,相當于現代漢語“我”、“他們”、“她們”、“它”、“它們”。2.指示代詞,相當于現代漢語“這”、“這樣”“這……事”、“那”。三、作動詞用!暗健薄扒巴。分析可知,A.之:到、往。
25.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A.安能以身之察察 B.《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C.洎牧以讒誅 D.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答案】D試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五類: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疑問句,其中較難理解的是倒裝句,F代漢語習慣的常規語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即主語在謂語前,謂語在賓語前,修飾語在中心語前;但有時因修辭、強調等的需要語序會發生變化。為了方便我們學習,就稱它為“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后顛倒的情況。分析可知,D.例句及選項D均為狀語后置。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26.下列對選文的分析理解有錯的一項是( )
A.文章一開篇,就以奇異的想像、夸張的筆法,描繪了鯤的變化和鵬的展翅翱翔的畫面。大鵬要向南飛行,須依靠海風的力量。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鵬其實并沒有達到真正的逍遙。
B.選文最后一段從自然界引申到人類社會,運用對比的手法否定了宋榮子,肯定了列子才真正達到了逍遙的境界,最后點明了全文的主旨。
C.“逍遙游”是莊子的理想境界,是人擺脫了現實生活中各種桎梏之后一種精神上達到絕對自由的狀態,但這種絕對自由狀態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可能真實地和完全地存在的。
D.莊子的文章不是詞意相接、邏輯嚴謹的論述性的語言,而是語意變化、跌宕跳躍的詩性的語言。在這些變化多端的文字背后,又蘊涵著深刻的含義。
【答案】B
27.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10分)
。1)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5分)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5分)
【答案】(1)背負青天,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現在這樣打算飛到南方去。(2)如果能順應自然的規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他還有什么要依賴呢?
【逍遙游閱讀試題】相關文章:
《逍遙游》莊子07-24
《逍遙游》教學反思10-04
逍遙游的教學設計07-03
逍遙游的語文教案08-31
逍遙游優秀教學反思08-11
語文逍遙游教學設計03-20
逍遙游語文教案05-29
逍遙游的教案設計步驟09-04
逍遙游的教學教案(精選6篇)10-05
《逍遙游》高中語文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