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報告雷同原兇的探析
關于報告雷同原兇的探析
任職報告是機關負責人就任職一定時期內所做工作向任命機關或群眾進行匯報并接受審查和監督的陳述性文書。述職是考察干部履行職責情況以及是否稱職的一種手段。可是,媒體近日接到舒城縣讀者反映,該縣環保局最近兩任局長,在就職時向該縣人大常委會提交的任職報告“基本雷同”。記者采訪當事新任局長時,他稱該份任職報告系自己所寫。
現任領導與前任領導的任職報告雷同,人們懷疑其有抄襲之嫌。現任領導稱冤枉,并表示確是自己所寫。那么為什么不同的兩個人居然有“基本雷同”的任職報告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是文風不正導致雷同。兩份任職報告的四個小標題相同,分別是“一、強化學習,轉換角色。二、強化法治,依法行政。三、強化服務,促進發展。四、強化協作,建好隊伍”。結構相同,小標題也雷同,有如八股文,用這樣千篇一律的格式寫文章,兩篇報告焉得不雷同?寫任職報告貴在實話實說,妙在寫出獨立見解。如果將任職報告作為例行公事,所言非所思,所日非所行,這樣的報告又有何用呢?
二是庸庸碌碌導致雷同。任職報告是對日常工作的總結,只有工作有創新,業績有提升,才能文思如潮、筆下生輝。如果得過且過,工作無進展,業績難示人,那么只能老生常談,新瓶裝舊酒也屬自然。
領導做任職報告本是推動工作深入開展的一種手段,總結經驗有助于工作的開展,總結失誤則可避免重蹈覆轍。可惜的是,這樣一種推動工作的方法卻被一些人視為例行公事,于是話揀好聽的說,功勞往顯著的地方擺,至于缺點則略而不述。如果任職報告成了請功擺好的工具,出現雷同又何足為奇?
所謂“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文章也是如此。如今前后兩位局長的任職報告竟然如此雷同,這無疑反映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工作上了無新意。一些同志抱著“無過即是功”的想法,在工作上安于現狀而不思進取。常言道: “時變即事變。”雖然部門分管的工作不變,但工作思路豈可不變,措施豈可不變?過去的報告可作今日的報告,反映出的無非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工作作風。
二是作風不變文風難改。文風連著作風,作風決定文風。因此,報告雷同的背后其實是作風問題。如果干部能深入基層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勤加思考,那么報告絕不會落到雷同的地步。
可見,無需深究新局長的報告是否抄襲,僅這雷同的兩份報告就值得我們深思。筆者以為,雷同報告的出現反映的是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只有當作風得到徹底改進之后,我們的文風才能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報告雷同原兇的探析】相關文章:
大學生馬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4篇03-20
《賦得古原草送別》教案設計03-29
清稅報告和清算報告模板02-15
empb報告02-16
報告格式要求04-04
心理報告格式06-01
solidworks報告精選范文02-16
關于報告的格式02-24
支教的實踐報告03-19
實踐報告的開頭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