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問題的教學反思總結
打折問題的教學反思總結
打折問題,這是六年級的學生比較熟悉常見、并且和學生息息相關的,數學本身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所以我在課前布置學生到周圍的商場或超市中去撲捉關于打折等一些相關的信息。做好記錄,例如商品的原價是多少,現價是多少,打了怎樣的折扣,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詢問售貨員阿姨或自己的爸爸媽媽。在課上,讓學生將有關打折的圖片與同學們一起分享。有打折的、有買一送一的、有原價398元現價250元的、還有滿100元送50元的……。在各種各樣的促銷形式中,學生就明確其中打折也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將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數學知識的開放程度,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落實分層理念,扎實基礎,夯實訓練,加強各種題型練習力度,一定會使每個孩子愉悅著學習,輕松著收獲。
總體反思如下:
本節課有別傳統的教學,如果數學與生活嚴重脫節,數學就會以一種嚴肅、古板的面目出現,以致在學生的頭腦中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兩個互不相干的認知場,數學知識于生活,而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應用,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掘生活中的數學,收集數據材料,讓學生發現身邊的數學,感受數學應用的重要性和廣泛性。那么如何使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呢?
1.要讓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如銷售問題的應用題與生活聯系的就很密切,商場超市優惠活動中的打折問題,也是實際生活中常遇到的,可結合實際對學生講授,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消費者購買最合算。這樣會使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數學并不是神秘的難以理解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2.在數學課堂中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學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數學與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總是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現實性,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立體圖形時,可讓學生根據平常的生活知識去認識各種立體圖形,由身邊的具體實物很容易認識這些圖形。對正方體的展開圖,學生不易理解,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去操作,看看都有那些平面展開圖,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3.要培養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認真解決的能力。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認識周圍的事物,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掌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經常注意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顯然是優化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實際以及當地實際適當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進行學習,這樣一定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打折問題的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數學相遇問題教學反思01-29
《烙餅問題》教學反思參考02-22
關于《解決問題》的教學反思03-19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教學反思(通用20篇)03-28
暖流教學反思總結03-20
植樹問題的教學設計02-28
《租船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