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靜悄悄的教案分析
山谷靜悄悄的教案分析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和欣賞山谷圖片及歌曲,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歌曲的意境想象。
過程與方法:本課我主要運用的是體驗、模仿、合作、藝術實踐的方法完成學習。
技能目標:認識力度記號“pp、p、p、f”,并能準確地運用。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聲音,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記號,在音樂實踐中認識和掌握音樂知識力度記號“漸強、漸弱”,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
準確演唱附點、切分音符、頓音記號和八分休止符及力度記號的識記和運用。
教學難點:
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音樂教學必須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把力度記號從識記到運用,最后去表現音樂所塑造的美好形象。
教學切入點:
先復習《友誼的回聲》,學生知道了山谷有回聲,提出一些學生熟悉的問題,使他們產生親切感,通過師生間的親切交談,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還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新課的題材和意境中。
教學準備:
手風琴、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復習《友誼的回聲》
二、學習《山谷靜悄悄》
1、導入:
師:剛復習的《友誼的回聲》,表達了對友誼的贊美、珍惜和追求,表明了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會產生回聲的效果。
師:從這首歌曲我們知道了,在山谷中喊一聲就會產生回聲,那山谷中沒有聲音又有什么樣的景色呢?)
今天老師為大家又帶來了一首有關山谷的歌曲----《山谷靜悄悄》板書并齊讀課題。
2、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3、復聽歌曲,認真看歌詞
思考:(1)什么在飄飄?
(2)什么在閃耀?
(3)什么在蹦跑?
生自由回答
4、再聽
間奏與結尾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解決難點:0 3 1 1 5 0 | 0 5 3 3 1 0 | 0 6 5 | 5 05 1 0‖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叮 咚, 叮咚
5. 分兩部分學習:
A、學習歌曲第一部分:
(1)老師范唱第一部分,思考 “這時的山谷是怎樣的呢?”(靜悄悄)。
(1)跟琴唱第一部分歌譜。注意:休止符、切分節奏、附點四分節奏。
(2)按節奏朗誦第一部分歌詞。
師:這首歌旋律美,歌詞也寫得很美,請小朗誦家們做好準備,我們一起把前三段歌詞念一念(師生合作念)
(3)學唱第一段歌詞,師糾正錯誤。
(4)生自學第二、三段歌詞。
(5)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6)分組演唱第一部分的3段歌詞。
B、學習歌曲第二部分:
(1)老師范唱第二部分,思考:再聽聽有什么聲音?
“叮咚叮咚”是什么聲音?(錘子敲石頭發出的聲音)
(2)學生自學前兩個樂句,師糾正錯誤。
(3)注意:八分休止符、頓音記號、漸弱、很弱
(4)手風琴伴奏中完整地演唱第二部分
6、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曲。注意:前奏跟間奏的銜接,要準確、整齊。
7、處理歌曲。
(1)復習強、弱記號,再講解pp、p、p記號.漸強、漸弱記號;
(2)你覺得這首歌最關鍵的是哪個字?“靜”!(從內容中,引生想象歌中的(3)分析:歌曲第一部分“靜悄悄”;地質隊叔叔來了之后“叮咚”聲響起,變得熱鬧起來,后來地質隊叔叔走后山谷又恢復了靜悄悄。(復聽范唱)
8、師:你覺得應該用什么聲音來表現歌曲呢?你能邊唱邊想象歌中描繪的美麗山谷嗎?用你們的聲音告訴老師,好嗎?
9、請你帶著想象的歌曲描繪的意境,有感情地齊唱《山谷靜悄悄》
四、課堂小結
【山谷靜悄悄的教案分析】相關文章:
女媧造人的教案分析01-28
《陳奐生上城》教案分析03-19
《慢慢走,欣賞啊》教案分析12-16
爺爺的壓歲錢教案分析03-20
讀《靜悄悄的革命》的心得體會03-04
《再見了,親人》重難點分析教案03-20
在電子表格里如何打勾教案分析03-19
《邶風·靜女》的教學設計(通用14篇)10-14
關于《靜悄悄的革命》讀書心得體會03-03
校園網貸的分析總結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