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條》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信條》語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本思想內容。
2、領悟文本的哲理美,并能夠提出自己的見解。
3、了解文章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受到作者對生命、對人生的感悟的感染,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教學重點
1、理解作者所開列的“信條“之深刻內涵,并能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獲得感悟。
2、自擬人生信條,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洞察能力,并在精神上受到教育和啟示。
教學難點
從哲學層面理解“愛”與“死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擁抱生活,熱愛生命。
學情分析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之上,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發展,有比較強的表現欲。
一、導入:
你自己來吧
海桑
再沒有人了,再沒有人了,你自己來吧
時間的路上你孤獨嗎,盡頭是如水的寂寞
你的原初是誰,你的未來何在
你住著良心的身體都老了
你的青春你的夢想這兩片花翅膀呀
已經沒有春天了,頭發都白了
去找個鑲著云影的澤畔,你坐下來
梳理你清水中的一生吧
再問問那樹梢的月亮到底是誰家的女兒
漂漂亮亮,選定在哪個日子出嫁
你呀你別再關心靈魂了,那是神明的大事
你所能做的,是些小事情
諸如熱愛時間,思念母親
靜悄悄地做人,像早晨一樣清白
提問能說一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嗎?
教師提示那么我們的人生當中還有多少我們本可以做好,卻又被我們忽略了的小事呢?今天我們就跟著美國作者、哲學家富爾格姆一起走進他的《信條》來一窺究竟。
二、閱讀文本,整體感知:
1、請一位同學來配樂誦讀文本,請大家用原文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①這些信條、準則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②信條產生于哪些地方?
③這些信條都是關于人生哪些方面的?
2、作者說這些人生信條是你在幼兒園時期,也就是你六歲前就該知曉的。現在請同學就你感受最深的一個信條并結合你十六歲的人生感受與大家交流一下感悟。
3、我們提到這些信條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師重新歸納了一下,整理為以下五個部分:
(一)起碼的衛生
個人的健康生活習慣
(二)健康的人生狀態
對生活保持熱情和興趣
(三)生態學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四)金規矩、平等觀念
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系
(五)政治學
國家與國家、人與人的關系
可見這些信條不僅是每個人可以普遍相信的人生準則,它還適用于家庭、社會、乃至國家。它猶如“一劑對付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年代里折磨著我們的那些恐懼的良藥。”可見,信條的重要性和它帶給我們的力量。
三見微知著,拓展延伸:
1、作者要論述的話題是關于“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其實它的容量是相當大的,但作者卻舉重若輕地以開列信條的方式來大題小做,見微知著。這正體現了歐美當代人文主義傳統——普世價值。
投影展示公平
正義
自由
人道
人本
尊重
法治
多元
2、這些普世價值應該成為一種常識,融入我們的生活。下面請你撰寫一條自己的人生信條,最好能體現一些普世價值。
四、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1請你結合這篇文本的閱讀感受,將這句話補充完整:
宇宙的真理是xx。(一個字、一個詞、一個短語)
學生展示答案
教師補充自己的理解我覺得宇宙的真理是愛。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理由。首先,在所有的愛的對象里,人首先要學會愛誰呢?對,就是愛自己。相傳阿波羅神廟刻有這樣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人要學會了解自己、重視自己、悅納自己、發現自我的價值。就像富爾格姆所說,你要有健康的身體,永遠記住哪些生活習慣于你有益,譬如熱甜餅和冷牛奶;你還要明白精神的健康、內心的豐盈同等重要,所以你要努力去過平衡的生活。其次,人還要學會愛他人。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是人類的一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愛他人也是愛自己。所以富爾格姆說不打人,惹了別人你就說聲對不起。最后,我覺得愛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蘇軾曾經在《赤壁賦》里這樣寫道:“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所以,自然萬物是我們所共同擁有的財富,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愛自然其實也是愛自己。就像富爾格姆說,自然的力量是一種奇跡,即便是一粒種子的生命也同樣充滿神力。
2、比較閱讀:紀伯倫《論愛》,這與我們平時理解的“愛”有沒有什么不同之處。
投影展示:弗羅姆《愛的藝術》
3、在《短文三篇》這三篇文章中共同涉及到的一個字或一個詞是什么?談談你對他的理解。
學生談自己理解
教師補充自己的理解“死亡”
五以文會友記錄感受:
我們閱讀別人的文章,最好還能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老師試著將閱讀《信條》這篇文本的感受寫成了一首詩——《聆聽》,希望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也愿大家能嘗試用詩歌、散文等方式,記錄自己獨一無二的閱讀體驗。
《聆聽》
一株三葉草、一只蜜蜂外加一個幻想
培育了一片草原
一只小狗能在最深的黑夜里吠出黎明
一個善良的人,便會持續年輕
一個正在睡覺的孩子,必定有母親躬身守護
無論母親身在何方
你是真理先生嗎?
樸素到沒有眼鏡和西裝
親愛的孩子
不要用眼睛觀察我
如果可以
請你用心聆聽
教學反思:
《信條》一文寓復雜于簡單,思想深刻睿智,語言表達機智幽默,充滿溫情。雖然他要論述的是關于“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這樣龐大的哲學命題,但是他卻以開列“信條”的方式行文。這些見微知著的信條對于學生而言,貼近他們的生活,一定能激發他們各自獨特的生活感悟。所以我將教學重點設計為:1理解作者所開列的“信條“之深刻內涵,并能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獲得感悟。2自擬人生信條,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對生活的洞察能力,并在精神上受到教育和啟示。在活動環節,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彩,課堂氣氛活躍,這也印證了教師對學生學情的把握。同時,西方隨筆邏輯性強,充滿理性和哲學思考。如果只停留在文字表層的理解未免“暴殄天物”。所以我將教學難點設定為——從哲學層面理解“愛”與“死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擁抱生活,熱愛生命。這堂課結束后,學生不僅僅是閱讀了一片文本而已,更明白了該如何生活,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他人、社會和自然。最后,語文教學相對于其他學科更有“潤物無聲”的特點,在教師自己創作的詩歌《聆聽》的感召下,同學們紛紛躍躍欲試,用各種形式的文字來記錄自己的閱讀體驗。我認為這是非常有益的嘗試——把對文字的審美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把閱讀、寫作與生活相融合。我相信對學生而言一定會受益終身。
《信條》語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熟讀課文內容。
2、摘抄、記憶名言警句,并學會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把握論著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學習作者從生活細處著手的寫作手法。
2、要在閱讀過程注重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并積極和同學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信條,指導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學重難點
領會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都上過幼兒園,大家還記得在幼兒園都學到了什么嗎?
生:打架、交朋友、學會1—10、不記得了……
師:我記得我上幼兒園時學會了自己洗臉、洗手絹,學會交朋友,學會寫自己的名字。那么,今天我們來看看羅伯特、富爾格姆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現在把課本打開,我們來學系《信條》。
二、檢查預習,自學:
1、作者相關知識:
羅伯特、富爾格姆,美國當代作家、哲學家。在他的經歷中,他當過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銷員、專業畫家、教區牧師、酒吧調酒師、繪畫教師和父親。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圖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關于《信條》(教師補充)
文章開宗明義:“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為人,我都在幼兒園就學過。”接著,文章列出了十七條。作者認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東西都在上邊那些條條里”。這些條條是人們過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則,包括個人的健康習慣,正確處理與他人關系,對生活保持熱情和興趣,承認死亡以及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等。作者進一步闡釋,十七條中的任何一條,都可以應用到成年,實踐于家庭、社會,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為中。最后,作者強調十七條中的一條:“當你們出門,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還是手拉手,緊挨一起。”這是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團結,要互相關愛,要有集體精神。
3、自學并思考
(1)【提問】作者列出這些最基本的信條有什么意義?
【明確】人們常說,真理是樸素的。又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用最簡明的語言表達最復雜的道理。對于應該怎樣生活、怎樣做事和怎樣做人,在當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沒有固定的衡量標準,使一般人難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卻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而且講得機智、幽默,充滿溫情,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說,這些信條“貼近真實,清晰明了并且堅實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實踐,并獲得成功。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就說過,他之所以能得獎,原因就在于他實踐了幼兒園中學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條。
(2)、《信條》一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突出特點?
【明確】《信條》看似淺顯或絕對,實際上并非如此。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過,他之所以能獲獎,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記并實踐了在幼兒園就學過的那些信條。本文篇幅短小,所闡述的主題集中,見解新穎而不難理解。這篇課文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作者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而且講得機智、幽默、充滿溫情,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并高高興興地去實踐。
三、學生領悟:
請同學們閱讀文中所羅列的瑣事,看看其中蘊含了哪些人生準則。(學生自由發言)
重點分析:要承認奇跡。別忘了聚苯乙烯培養皿里的那粒小不點的種子:它的根往下生,莖葉往上長,沒有人真正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或是為什么,而我們大家也都差不多是這么回事。
明確:小不點的種子的表現為“生”和“長”,生長的東西自然就是指一條生命,那么我們要承認的奇跡就是指要承認生命,而把生命看作是奇跡,這里自然包含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我們大家也差不多是這么回事”就是說“我們大家”甚至可能也包括更高級的生命也不過和“小不點的種子”是一回事,所以我們要尊重生命,特別是對那些比我們更弱小的生命。
信條:仁愛公平文明責任誠信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生活情趣團結友愛敬畏生命承任死亡善于觀察生活等。
四、課堂練習:(PPT展示)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石縫間的生命(節選)林希
①石縫間那倔強的生命,常使我感動得潸然淚下。
②是那不定的風把那無人采擷的種子撒落到海角天涯。當它們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杷最后一線生的希望寄托在這一線石縫里。盡管它們也能從陽光里分享到溫暖,從雨水里得到濕潤,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土壤卻要自己去尋找。它們面對著的現實該是多么嚴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現了驚人的奇跡,不毛的石縫間叢生出倔強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無名的野草,春綠秋黃。歲歲枯榮。它們只有三兩片長長的細瘦的薄葉,那細微的葉脈,告知你生存該是多么艱難;更有的。它們就在一簇一簇瘦葉下自己生長出根須,只為了少向母體吮吸一點乳汁,便自去尋找那不易被覺察到的石縫。這就是生命,如果這是一種本能,那么它正說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團一團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們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長得那樣茁壯,它們的莖顯得堅韌而蒼老。它們的葉因枯萎而失卻光澤。它們已經不能再去為人們作佐餐的鮮嫩的野菜,卻默默地為攀登山路的人準備了一個可靠的抓手。生命就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又被環境改變著,適者生存的規律盡管無情。但一切適者就是戰勝環境的強者。生命現象告訴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縫間只有這些小花小草。也許還只能引起人們的哀憐,而最為令人贊嘆的。就在那石巖的縫隙里,還生長著參天的松柏,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們聳立在懸崖斷壁上,聳立在高山峻嶺的峰巔,只有那盤結在石崖上的樹根無聲地向你訴說,它們的生長是一次多么艱難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縫間尋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會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為永遠的死寂。
⑧愿一切生命不因飄落在石縫間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錘煉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⑨石縫間頑強的生命,既是生物學的又是哲學的更是美學的,它向你揭示出笑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⑩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1、“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貴,生命有權自認為輝煌壯麗,生機竟是這樣地不可扼制。”對這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生命的尊貴、輝煌壯麗。在于野草青青、綠遍山山嶺嶺,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顯得輝煌壯麗。
B、在于環境無論怎樣艱難,都頑強不屈地生長。
C、是相對于無生命的巖石而言。生命是有機體。巖石扼制不了生命,生命卻征服了巖石。
D、在于落在石縫間也能生長,倘在肥沃的大地上,就更加旺盛繁茂,輝煌壯麗。
2、“生命就是這樣地被環境規定著……生命就是拼搏”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3、松柏的形象包含著什么樣的情和理?
4、“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飄落在石縫間而凄凄艾艾”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5、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尋求最艱苦的環境”應如何理解?
6、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樣一個美的、壯麗的心靈世界?
7、從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結構安排有什么好處?
參考答案:
1、B
2、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對適者強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為不知拼搏就會被淘汰。
3、山石間的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榜樣。在任何困厄的境遇中,只要頑強不屈地拼搏,足可以創造出神奇輝煌的業績的,作者刻畫松柏的形象抒發了崇敬、贊嘆之情。
4、如果命運把你安排在非常艱苦的環境里,也不必悲觀消沉,而要樂觀頑強,奮力拼搏。
5、最艱苦的環境最能錘煉人,它能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
6、無論環境怎樣困厄也無所畏懼。要永遠蓬勃向上,面對人生。
7、層層深入地把石縫間生命的奇跡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題。
五、作業:
以本課的任何一個觀點寫一篇300以上的短文。
六、課后反思:
本課的信念都是生活中最瑣碎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事情。對于本課,學生自學要比老師講解的效果好,因為貼近生活細節,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實際,自己補充、完善。
【《信條》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回聲》語文教案03-19
語文寫字復習教案03-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憶讀書》語文教案03-20
語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語文《積累 運用一》教案03-19
語文《春酒》教案(精選11篇)09-23
語文搭石教案大全03-20
《采山》的語文教案02-20
趣味語文活動課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