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絕唱說課教案

絕唱說課教案

時間:2024-10-20 10:50:00

絕唱說課教案

絕唱說課教案

絕唱說課教案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威海七中的梁春霞,今天我代表城里學區幾位初三級部的老師來完成《絕唱》這篇課文的說課。我將從學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學情分析

  初三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愿意接受新事物,但仍是喜看表象,難識本質;他們有學習的愿望,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理解知識點和記憶積累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他們對記敘文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理性認識不足,邏輯思辨能力不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絕唱》是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六篇講讀課文。本單元課文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豐富生動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的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要讓學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無窮樂趣,并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產生的藝術效果。本文聯想想象豐富,語言華麗絢爛;大量使用通感,成功運用映襯,把王小玉說書的魅力傳遞得淋漓盡致,是幫助學生拓展思維、提高鑒賞能力的良好素材。

  2、學習目標

  基于對學情和教材的理解、分析,我們這樣定位本文的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賦聲以形,賦聲以色的寫法;了解通感。

  2)復習烘托的寫作方法及其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1)進一步培養運用品味和揣摩的方法閱讀文學作品的能力。

  2)訓練聯想和想象能力。

  3)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文學和音樂藝術的熱愛之情。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文章是如何傳遞音樂魅力的。

  教學難點:

  把握并學習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

  三、說教法和學法

  從學生發展出發,依據“課課有得、因文制宜”的教學原則,依照“歸真、求美、移情”的心理過程,我們設計采用情景探究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采用誦讀法、對比閱讀法、討論法、欣賞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主體意識,讓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貫穿教學始終,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四、說教學過程

  本文雖然選自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老殘游記》,但更主要的是從美文的角度節選的,所以我們在設計中把字詞、文學常識等基礎知識放在課前,課堂全部讓給誦讀、品讀、感悟和訓練。整個教學過程,我們設計為五個大部分:(一)情景導入;(二)整體感知,鏈接重點;(三)品讀賞析,研習重難點;(四)拓展訓練,情景描摹;(五)課外延伸,作業鞏固。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好的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所以我們設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我們不常聽到的京韻大鼓,然后提問學生聽后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話描述所聽內容。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當鼓勵,這樣引導入課文:聲音無形無色,轉瞬即逝,如何才能把它貼切、傳神的表達出來呢?就讓我們來學學晚清時期的劉鶚是怎樣用文字為我們留下一段音樂的美麗傳奇。

  (二) 整體感知,鏈接重點

  首先請學生結合預習,迅速通讀全文,抓出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判斷重點寫誰,正面描寫她在文章的哪幾個段落。學生速讀后基本上可以準確的整理出來:本文涉及的人物有觀眾、琴師、黑妞和白妞,重點寫了白妞,正面描寫在5-7段。這對本文來說,基本上已經理清了結構,學生對王小玉說書的魅力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樣還可以訓練學生快速收集、判斷、處理信息的能力。另外,這樣迅速簡潔的處理讓學生有了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波蘭的羅曼·英伽登認為學生必須具有積極主動的閱讀經驗和期待視野,才能產生審美創造動力的接受動機。因此,我順勢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王小玉說書吸引了所有的人,她的魅力何在?直接進入課堂的重頭戲:品讀賞析,研習重難點部分。

  (三)品讀賞析,研習重難點

  這一環節要充分品讀重點文段,賞析語言文字與音樂的美,并落實知識目標1、2,能力目標1。

  1、自由朗讀5-7段,感知王小玉說書的魅力主要體現在那幾方面。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可見誦讀既是對文章內容的熟悉,也是審美的一種有效的形式。設計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不拘形式,有人喜歡出聲讀,讓文字的沖擊力刺激思維,有人喜歡邊默讀邊思考,讓思考更慎重。通過誦讀,學生很快會發現王小玉說書的兩方面魅力:外形和聲音。外形部分相對次要,所以只要學生抓出描寫最出色的一點——“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中養著兩丸黑水銀”就可以了。

  對于聲音的美,學生的感覺比較籠統,不好敘述。于是我們設計請學生分組用曲線畫出王小玉說書時聲音的變化,并盡可能用文中的原話概括說書的各個階段,確定一個中心發言人進行交流。這一環節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收集、判斷、處理信息的能力。接著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更加精妙的曲線圖解,當抽象的文字變為直觀的圖象時,學生不難體會到王小玉說書的另一個魅力:聲音的多變與美妙,初步感受到感官相通的妙處。

  接著老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用什么方法把她聲音的美傳遞給我們的呢?把學生引導到對文本的探究、感悟上來。

  2、再讀重點文段6、7段,鑒賞語言之美。學生朗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談出為什么喜歡,引導學生關注聯想和想象的運用,賦聲以形,賦聲以色的寫法,明確“通感”的修辭。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為幫助學生準確地體會本文描摹聲音的特點,可以用示范引導學生欣賞其中的一處比喻,如“像吃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這句,可以先問學生在什么情況下吃什么會有“無一個毛孔不暢快”的感覺,學生一般會回答“熱天吃冷飲,吃西瓜”等等;再接著問吃時的感覺怎樣,學生立馬就會發出“舒服”“甜”“爽”“暢快”這樣的感嘆,那么什么樣的音樂會給你這樣的感受呢?學生自然聯想到甜潤、舒暢、輕靈等等特點,在一步步的引導啟發下學生逐漸認同聽覺與味覺的共振,第一次突破重、難點。由扶到放,再指導學生集體鑒賞其他的比喻、通感,在合作學習中再次突破重、難點。

  認知學的代表人物布魯納認為:學習者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對學習材料的親自體驗與發現過程,才是學習者最有價值的東西。在學生初嘗突破的喜悅時,我們把賞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請學生在有所感悟時積極交流,在達成共識時有感情的朗讀被點評的文字,進一步感知通感這一特殊比喻的表達效果。這樣,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交流中完成了品讀,“舉一而反三”,再一次突破重難點,進而把品味和揣摩內化為習慣。之后進行2分鐘妙句積累的比賽,各人找自己喜歡的句子背誦,多者勝出。

  3、老師范讀6、7段,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王小玉演唱技藝高超的認識。并解讀題目“絕唱”。值此之際,又一次借助聲音的感染力,體現文學與音樂的魅力。讓學生對文學藝術、音樂藝術的喜愛油然而生。

  4、完成感性的鑒賞之后,需要幫助學生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于是我們設計引導學生聯系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讓學生比較兩者的共同之處。學生通過比較,會發現他們都是通過聯想和想象,把聲音這樣一個無形無色的對象轉化為一個個具體可感的形象,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化無形為有形”、“賦聲以形,賦聲以色”的寫作方法。

  5、 解讀烘托的運用

  到這里,文章的重點部分已經完成,“寫其他人物有什么作用”這個問題自然浮出水面。可以給學生自由探討的空間,讓學生來解讀,老師只要適當的引導一點就可以得出烘托的寫法及其效果。

  (四)、拓展訓練,情景描摹

  葉圣陶先生認為訓練“就是要使學生學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這個“變”不是知識的簡單記憶,而是知識的再建構。是一種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所以課堂上要有寫的訓練,可以再次播放課前的那段京韻大鼓,讓學生閉目傾聽,而后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手法,運用聯想和想象,盡量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寫下自己對音樂的印象,不論長短。課文提供了借鑒的藍本,寬松的要求激發了學生的實踐欲望,交流、評價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并內化了聯想和想象, 保證了學習目標真正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

  給學生三分鐘的交流時間,老師簡單點評。然后可以這樣小結來激發學生對文字的熱情:王小玉說書是絕妙的,更妙的是劉鶚的生花妙筆,它通過聯想和想像,賦聲以形,賦聲以色,將無盡的風韻留至今日,感染了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通過實踐,我們能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只筆,那么,你能用這只筆去繼續書寫生活么?

  (五)課外延伸,作業支持

  課后作業越來越要求它的創新性和創造力,我們的學生也需要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能力,所以我們設置這樣一份作業:

  文中絕妙的說唱藝術是我們優秀的民間文化,像這樣的民間文化遺產在威海在我們身邊也存在,有待于大家去發掘、了解,進而喜愛它們。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對身邊的一種民間文化形式進行搜集整理,細致描述,然后小組間充分交流,探討。

  這個作業是對這單元主題的支持,也是 繼續培養他們對文學藝術以至對生活的熱愛。

  五、結束語

  這節課的教學,我們力求打造一個全面互動、和諧流暢的課堂,視角要高,起點放低,坡度放緩,關注每個學生的參與和發展,讓課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真正用心感悟,體會了文字的魅力,也領略了民間文化的光華。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絕唱說課教案】相關文章:

打擊樂說課教案02-27

小學寫作課教案03-25

《說“木葉”》教案設計(精選10篇)04-21

趣味語文活動課教案01-30

一年級語文上冊拼音《aieiui》說課設計02-21

高中作文講評課教案(精選11篇)03-16

《馬說》優秀教案與板書設計(通用10篇)05-10

數學三年級上冊《認識幾分之幾》的說課設計02-12

最新《捕蛇者說》教案設計(通用10篇)06-09

化肥第十一單元復習課教案03-19

用戶協議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 |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做 | 日久精品不卡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A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