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的理念】
根據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揮“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本課,通過“欣賞──美讀──想象”,把“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色傳遞給學生,讓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鳥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賞中讀,在讀中感,在感中創。運用“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進行教學。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3課。是一篇精讀課文,在第一課時已完成字、詞、教學任務,本節課是第二課時,課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寫鳥的天堂是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了大榕樹的美麗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生分析:
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求知欲強的特點,靈活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新穎的輔助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讀思議畫相結合等形式,自主學文,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創新點、德育點、空白點:
⑴ 創新點:
① 課題還可以換哪些項目?
② 自由結合找自己最喜歡的小伙伴一起學習。
③ 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討論學習。
④ 切入點不同,激發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⑵ 德育點:
① 培養學生敢于自我表現,熱愛大自然熱愛美。
② 適當展開聯想,感受課文所描繪事物的靜態和動態,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點:
① 導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學習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展開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結語部分留空白。
【教學目標】
1、知識掌握目標:
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學習作者對靜態事物、動態事物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夠用讀寫議畫等形式學習作者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
3、創新素質、創新人格培養目標:
創造性聯想、創新思維、創新想象。
4、德育目標:
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士觀景象,受到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學習描寫事物動態和靜態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反復朗讀中感受兩次去“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選擇與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體課件。多媒體課件畫面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探究,合作性強,為重點、難點的突破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制作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查閱資料。
二、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說說天堂的意思。
2、“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書課題:
鳥的天堂
3、看了課題你想解決哪些問題?
三、學生研究體驗
1、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讀課文,然后指生讀文。
2、引出問題,學生討論:
⑴ 交流匯報自學提示中的問題。
⑵ 師引問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3、作者是怎樣具體講大榕樹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課件展示大榕樹的遠景和近景。)
⑴ 作者見到大榕樹產生了怎樣的印象?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⑵ 選擇最喜歡的伙伴探究學習。
四、學習作者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有關段落
1、自由讀,小組討論、動筆畫出重點詞語,展開大膽的想象。
(創新點、空白點。)
2、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師適時板書。)
3、質疑。
五、鞏固與創新型的應用
多媒體演示畫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鳥生活在“鳥的天堂”你會有什么感受呢?為畫面配音(合作表演,此處是創新點)不僅使學生更加了解“鳥的天堂”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維的遷移和創新能力。加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歸整體、歸納總結
七、體驗型作業
展開想象向喜歡的小伙伴說說“鳥的天堂”的熱鬧景象。
【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的課堂教學設計(通用15篇)06-17
小學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聽課筆記11-17
《少年閏土》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01
白鵝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9篇)03-15
《黃繼光》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1
五年級語文《梅花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2-22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