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模板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模板
一、教學內容:小學語文S版第十冊第五單元第 22 課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單元課文主題是“赤子情懷”,講述的是一系列愛國者的英雄事跡,《左公柳》這篇課文雖為第二篇課文,由于第一篇是《古詩三首》,以面目出現的,這卻是第一篇。這篇課文通過對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講解,向我們生動介紹了一位100多年前為祖國領土完整,不顧年老體衰,毅然主動請纓,千里抬棺赴敵的英雄形象,表現出英雄愛祖國,愛x疆,保衛邊疆,建設邊疆的壯志豪情。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文本中閱讀的基調偏于情感。
學情分析:
1、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學會了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閱讀中揣摩的表達方法的能力。
2、學生的自主意識正在增強,處在一個由依賴到獨立的過渡階段。這時他們強烈的要求自主、獨立、成功。所以,在教學中應當將整體感知,字詞的理解,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完成。給學生一個立足點,給他足夠的體驗。
3、文本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學生平時接觸較少,應該通過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和教師輔助介紹的方式將這些背景資料呈現給學生。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幫助學生會認“戈、慷、慨、湘、棺、屹、淌”,會寫“廊、纖、戈、俄、拱、慷、慨、憊、湘、棺、攜、謀、屹、淌;”理解“戈壁、纖巧、拱手、疲憊、攜帶、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動人、力排眾議、馬不停蹄、拱手相讓、視死如歸”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3、學習課文1——3自然段。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閱讀了解左宗棠以身報國的忠義之舉,體會他在收復x疆失地和建設西北邊疆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
過程與方法:
運用朗讀法、批注法等引導學生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體會內涵。
二、【教學重難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三、【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1、讀通課文,標注感受或疑問。
2、搜集有關左宗棠的資料。
(課內外結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前預習,為新課的學習打下鋪墊。)
(一)導入:
1、出示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生讀,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誰用來言志的對聯嗎?)
2、出示詩句: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3、他就是清朝一代名官,為收復x疆、建設x疆,發展民族工業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勛的人——左宗棠。
4、今天我們就學一篇有關他的,來了解他的赤子情懷。板書課題并齊讀。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這樣的導入不僅讓學生對左公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給左公賦予厚重的文化色彩,豐富了學生的積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情況:
出示:
慷慨激昂、湘、棺材、戈壁、屹立、流淌、走廊、纖巧、拱手相讓、謀劃、攜帶
① 自己讀、指名讀。
② 交流識字方法。
③ 同學交流:
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你不明白?(生生互動,質疑解疑)
“請纓”是什么意思?(纓就是帶子,請纓就是請求殺敵或請示給予任務。本課指的是左宗棠主動請求收復x疆。)
(2) 關注下列語句:
A標點符號:
眼看x疆將要被外國人侵占,時任陜甘總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收復x疆失地:這x疆是無數先輩歷經千心萬苦才開辟的疆域,建立基業,豈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拱手相讓!
“:”在本句中作用?這句話中冒號的作用是什么?(引出解釋或說明)
“豈能”換一個詞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為學生把握內容打下良好基礎。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質疑批注,寫下感受。
(1)讀課文,思考這篇講的是什么?從幾個方面介紹左宗棠的事跡?(兩方面:收復x疆、建設x疆)
(2)理出思路:
①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這兩方面內容?
(3)再次讀文,邊讀邊批注,質疑:
這是一篇寫人還是寫物的?(寫左宗棠為什么題目是左公柳?)
3.解疑:學習課文1——3段。
(1)要想解答同學們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樣,有什么特點?)
(2)畫出全文描寫左公柳的語句,認真思考。
①突然,我們發現前方不遠處的地方,傲然挺立著一棵柳樹。這柳樹高大茁壯,身姿挺拔,枝條剛勁有力,樹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樹哇!兩人合抱都抱不過來。
A引導學生體會出左公柳高大、健壯、直的特點。
B聯系上文“沙漠沒有春風,沒有綠色。映入眼簾的除了黃沙還是黃沙”再體會:
你的眼前出現怎樣一幅畫面?體會出左公柳生命力頑強。感受到作者的驚訝與對它的贊美。
C朗讀。
②聽完導游的講述,我們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的這棵柳樹——它依然屹立在黃沙之中,那茂密的樹葉,那鐵筋般的枝條,那挺拔的身軀,那在同沙漠進行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
A“——”在本文中的作用?(解釋說明)
B這句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C體會排比句的作用:抓重點詞語“屹立”、“茂密”、“鋼筋般”、“挺拔”、“生死較量中流淌著的頑強的生命力”體會左公柳的剛強、生命力頑強。
③……這里的柳樹枝干是挺拔的,枝條堅定地向上生長著。這屹立在戈壁灘上的剛強之樹,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引導學生體會出作者在贊美這棵樹:“這棵塞外的柳樹”與內地柔柳的不同,贊美它具有堅定、剛強、生命力頑強的品質,大有大有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的氣勢。
④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精神之樹!
A這句話什么意思?
B用什么修辭方法?(設問加反問)
C初步體會這種修辭方法的作用。強調它不是普通的柳樹,它是剛強之樹,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樹。這精神就是像愛國將士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的品質。
D朗讀。
引導深入學習;把寫柳樹的幾個句子連起來看一看,你有什么發現?(先寫樹的外形、再贊美樹的品質、再贊美具有不屈不撓、堅韌頑強品質的人)
教師講解:這幾個句子,隨文逐步出現,讓我們對柳樹的認識得以加深、升華。既是寫物,更是頌人,這就是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板書:借物抒情
(三)、再次質疑,引發思考
(1)再次質疑
學貴在生疑,對比這幾句話,你有什么疑問?(作者為什么借左公柳抒發自己的感情?左公柳與左宗棠和愛國將士們之間有什么相同之處?為什么以左公柳為題?)
(2)弄清重點段層次、內容
要想弄懂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什么?
引導學生認識到先了解課文講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跡?(收復x疆失地、建設西北邊疆)一共寫了他幾件事?你能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來嗎?動筆寫一寫。
第一件事: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收復x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復x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x疆建設x疆
弄清大致些什么了,請同學們帶著疑問,自學課文,思考,下節課解決。
【設計意圖】此環節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整體把握內容,為學生更深層地感悟內涵打下基礎。
一、作業:多次閱讀全文,看看有什么新感受。
板書設計:
左公柳
第一件事: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收復x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復x疆
第三件事:植樹造林 建設x疆建設x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動,在“讀——品——寫“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從左宗棠感人的愛國事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體會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品——寫“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領悟情感。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抬棺出征的影片、x疆日新月異變化的圖片等)
學生:查找有關左宗棠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2課《左公柳》。回憶一共寫了左宗棠幾件事?(教師板書)
(復習導入,該環節意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板書來自于學生的發言,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上的自信心,教師還可以通過板書的內容梳理學生思路。)
(二)、走進文本,體悟情感:
1、研讀“力排眾議”:
(1)“力排眾議”是什么意思?(一個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見,堅持自己的主張)
(2)左宗棠是怎樣力排眾議,讓我們感受到他剛強、堅韌、不屈不撓?請你們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畫出來。
(3)創設情境,角色換位,故事再現:
師:我就是光緒,你們就是大臣,我們來演演當時的情景。
“大臣”們闡述不同意見,左宗棠據理反駁。
師:我是光緒,你們都是左宗棠,再來說說收復x疆的理由。
(4)指導朗讀。
師總結:以一家之言駁倒眾議,這就叫做“力排眾議”。
2、過渡:69歲高齡的左宗棠身體非常虛弱,經常咳血。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不但發出了力排眾議的豪言,還作出了怎樣的壯舉?(齊讀第七自然段。)(板書:抬棺出征)
(通過創設情境,角色換位,激發了學生興趣,與文本進行對話,使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悟內容。)
3、研讀“抬棺出征”:
(1)自讀有關段落 ,找出令你感動的句子,抓住重點字詞圈點評劃,并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
(2)學生匯報:
A、“那是一個令人神傷的夜晚、、、、、、仍信心百倍。”(左宗棠面對重重困難,仍信心百倍,足見他的剛毅堅韌。)
B、“左宗棠的隊伍一路西行,浩浩蕩蕩、、、、、、、、、”
播放“抬棺出征”的影片。
(教師借助影片可以使課文相關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運用得當,能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配以音樂,可以激蕩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了情境,創造出氛圍。)
師語言傾情:同學們,你們的臉上寫著敬佩,能把這種敬佩之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a 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左大人,此時,率領著抬棺隊伍前行的你正想些什么呢?
b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西行隊伍中的一員,你正在想什么呢?
c 將士們,在西行的途中,你剛剛收到了家書,你的母親重病在床,,可是面對凜然前行的左老將軍的背影,面對這口黑漆漆的棺材,你在想些什么?
d 是左老將軍的精神感染了你,帶著敬佩的感情讀——
是左老將軍的悲壯行為打動了你,帶著必勝的信心讀——
(3)你覺得左宗棠是個怎樣的人?(具有滿腔愛國熱忱)
(4)“就是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介紹左宗棠收復失地,再次激發學生情感。
(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非常有限,他們與許多課文內容存在明顯的心理差距,對課文涉及的背景環境也缺乏了解,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角色換位,使學生全方位地探究內涵,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4、品讀“植樹造林”。
(1)指名讀。
(2)這段內容哪里讓你感動了,小組合作交流。
(3)匯報“在征戰中,他深感茫茫戈壁、、、、、、”
(4)師總結:補充資料:他的朋友楊昌浚到西北為他籌備軍務時本以為會看到王之渙《涼州詞》中描繪的景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出,學生齊讀),沒想到看到的卻是片片樹林,寫出了:“新栽柳樹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的詩句。(出,學生齊讀)除了種樹,左宗棠在x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5、小結:學到這,我們從左宗棠力排眾議,主動請纓;抬棺出征,收復x疆;植樹造林,建設x疆的壯舉中,從幾萬將士與侵略者的戰斗中,強烈地感受到什么?(愛國情、赤子心)
(三)揭示寫法,升華情感:
1、出示圖片“左公柳”
師:看到這鋼筋般的枝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那挺拔的身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讀第十四自然段:聽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們再次凝望它。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樹?它分明就是——
(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學環節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2、再來看課題,這篇僅僅是在寫柳嗎?(寫人)引導學生認識到: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為保衛x疆和建設x疆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這種寫法叫“借物喻人”,課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種寫法?
(四)總結談話,布置作業:
(1)左公雖去,道柳尚在。這柳樹承載而且延續了左公及愛國將士們的精神氣節。作者借左公柳突出人的品質。
(2)布置作業: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深受感動的段落。
板書:
左公柳 力排眾議 主動請纓
抬棺出征 收復x疆 愛國熱忱
植樹造林 建設x疆
整體設計意圖:《左公柳》是一篇精讀課文,設計時我把教學的重點體現在動態生成的師生對話上,讓課堂在學生的多角度,多元化的角色轉換中,變得開放而具有活力。以讀促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得到獨特的閱讀體驗。
領導評析:
本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在教學中緊緊扣住“通過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這一重點進行,體現了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比如,在學習第一個愛國故事時,學生就抓住“力排眾議”體會左宗棠決心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豪情;第二個故事,引導學生抓住抬棺出征的場面描寫體會左宗棠誓死保衛x疆的決心;在體會左公柳的形美時,抓住了“高大茁壯、身姿挺拔、剛勁有力、宛如帷幄”這些詞語來感悟;體會左公柳的神美時,抓住了“剛強、英勇無畏、壓倒一切困苦”這些詞語來領悟;體會左公柳的精神之美,抓住了“普普通通、不屈不撓、堅韌頑強、精神之樹”這些詞語來體味。
2、朗讀方式靈活多樣,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是這一堂課的又一亮點。有目的地讀,有任務地讀就避免了讀的盲目性和流于形式。
3、在教學中我還做到了詳略得當,第二部分精講,第一、三部分略講。
4、的適當運用渲染了情境,創造出氛圍。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開國大典》教學設計03-19
五年級語文上冊《毛主席在花山》教學設計(精選12篇)04-24
五年級語文上冊《看黃果樹瀑布》教學設計10-17
五年級上冊《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設計08-29
語文《因小失大》教學設計09-15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語文園地七優秀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