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支鉛筆教學設計
有幾支鉛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3.讓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加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啞劇
(一)教師談話:老師給你們演一個啞劇想看嗎?誰知道什么叫啞?對,老師不說話,你們看完后,你說一說我演了什么,好嗎?
(二)教師表演:左手拿2支筆,右手拿3支筆,做合起來的動作。
。ㄈ┙處熖釂枺
1.誰說一說我演了什么?最后問大家一個什么問題?
。ㄗ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把它們合起來一共有幾支筆?)
2.誰會列式計算?(板書:2 3=53 2=5)
3.誰再帶大家讀一遍算式?
4.2、3、5分別表示什么?
5.“ ”表示什么?(“ ”表示和起來的意思)
。ㄋ模┬〗Y:只要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加法。
。ò鍟杭臃ǖ某醪秸J識)
二、活動二:擺一擺
。ㄒ唬┙處熢诤诎迳献筮厰[1個桃子,右邊擺3個桃子。
教師提問:一共有幾個?說一說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1 3=4,一共有4個。(板書:1 3=4)
教師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3 1=4,一共有4個。(板書:3 1=4)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對,你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ǘ⿲W生動手擺
教師:請你也擺一擺,說說1、3、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ㄈ┏鍪緢D片:擺桃子
三、活動三:理解圖意
(一)教師:再看一個啞劇愿意嗎?想一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
1.出示圖片:汽車圖
2.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來編一道題?你會列式嗎?
(二)再來看看這幅小鳥圖,自己想一想圖的意思,在書上寫出算式。
1.出示圖片:小鳥圖
2.集體討論小鳥圖的圖意。為什么用加法?
四、活動四:自編啞劇
教師:剛才你看了好幾個啞劇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編一個啞劇呢?
1.出示圖片:計算
請你挑出一道你喜歡的算式,然后根據這個算式編一個啞劇。自己想好了再和同桌說說好嗎?
2.誰愿意說說你編的啞劇?其他同學認真聽發言同學編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一改。
五、活動五: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教師:剛才大家編的啞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說明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不信,咱們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圖片:生活圖片
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算一算在這幅圖中,有哪些加法問題,怎樣列式?
2.集體討論。比一比哪組找到的多。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的加法問題。那你們說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們更要學好加法。
教案點評:
本課用學生感興趣的啞劇貫穿全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注意到學生思維的發展特點,設計從易到難、從形象到具體、從動到靜,具有很強的層次感,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動
套圈
游戲目的
1.幫助學生提高簡單加法的口算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游戲材料
1.用細鐵絲制成直徑為15厘米的圓圈10個;
2.用硬紙板畫成不同形狀的小動物四種,剪下來用鐵絲支撐好。
游戲程序
1.分組,每3位學生為一組。
2.在地上畫一條直線,將用鐵絲撐好的4個動物模型放在離直線3米遠的地方。
3.學生依次站在直線后面向小動物投擲鐵圈,每人投3個。
4.一個學生投完,便按以下方法計分,算出自己的得分總數:套中小貓,每個圈得1分;套中小雞,每個得2分;套中小鹿,每個圈得3分;套中小猴,每個圈得4分;套不中小動物,得0分;同組其余的學生驗算,得分高者勝。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有幾支鉛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3.讓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加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啞劇
(一)教師談話:老師給你們演一個啞劇想看嗎?誰知道什么叫啞?對,老師不說話,你們看完后,你說一說我演了什么,好嗎?
(二)教師表演:左手拿2支筆,右手拿3支筆,做合起來的動作.
(三)教師提問:
1.誰說一說我演了什么?最后問大家一個什么問題?
。ㄗ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把它們合起來一共有幾支筆?)
2.誰會列式計算?(板書:2+3=5 3+2=5)
3.誰再帶大家讀一遍算式?
4.2、3、5分別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來的意思)
。ㄋ模┬〗Y:只要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加法.
。ò鍟杭臃ǖ某醪秸J識)
二、活動二:擺一擺
(一)教師在黑板上左邊擺1個桃子,右邊擺3個桃子.
教師提問:一共有幾個?說一說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1+3=4,一共有4個.(板書:1+3=4 )
教師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3+1=4,一共有4個.(板書:3+1=4 )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對,你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二)學生動手擺
教師:請你也擺一擺,說說1、3、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ㄈ┏鍪緢D片:擺桃子
三、活動三:理解圖意
。ㄒ唬┙處煟涸倏匆粋啞劇愿意嗎?想一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
1.出示圖片:汽車圖
2.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來編一道題?你會列式嗎?
(二)再來看看這幅小鳥圖,自己想一想圖的意思,在書上寫出算式.
1.出示圖片:小鳥圖
2.集體討論小鳥圖的圖意.為什么用加法?
四、活動四:自編啞劇
教師:剛才你看了好幾個啞劇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編一個啞劇呢?
1.出示圖片:計算
請你挑出一道你喜歡的算式,然后根據這個算式編一個啞。约合牒昧嗽俸屯勒f說好嗎?
2.誰愿意說說你編的啞劇?其他同學認真聽發言同學編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一改.
五、活動五: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教師:剛才大家編的啞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說明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不信,咱們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圖片:生活圖片
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算一算在這幅圖中,有哪些加法問題,怎樣列式?
2.集體討論.比一比哪組找到的多.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的加法問題.那你們說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們更要學好加法.
教案點評:
本課用學生感興趣的啞劇貫穿全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注意到學生思維的發展特點,設計從易到難、從形象到具體、從動到靜,具有很強的層次感,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案——有幾支鉛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3.讓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加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啞劇
。ㄒ唬┙處熣勗挘豪蠋熃o你們演一個啞劇想看嗎?誰知道什么叫啞劇?對,老師不說話,你們看完后,你說一說我演了什么,好嗎?
。ǘ┙處煴硌荩鹤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做合起來的動作.
。ㄈ┙處熖釂枺
1.誰說一說我演了什么?最后問大家一個什么問題?
。ㄗ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把它們合起來一共有幾支筆?)
2.誰會列式計算?(板書:2+3=5 3+2=5)
3.誰再帶大家讀一遍算式?
4.2、3、5分別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來的意思)
。ㄋ模┬〗Y:只要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加法.
。ò鍟杭臃ǖ某醪秸J識)
二、活動二:擺一擺
(一)教師在黑板上左邊擺1個桃子,右邊擺3個桃子.
教師提問:一共有幾個?說一說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1+3=4,一共有4個.(板書:1+3=4 )
教師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3+1=4,一共有4個.(板書:3+1=4 )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對,你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二)學生動手擺
教師:請你也擺一擺,說說1、3、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ㄈ┏鍪緢D片:擺桃子
三、活動三:理解圖意
(一)教師:再看一個啞劇愿意嗎?想一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
1.出示圖片:汽車圖
2.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來編一道題?你會列式嗎?
(二)再來看看這幅小鳥圖,自己想一想圖的意思,在書上寫出算式.
1.出示圖片:小鳥圖
2.集體討論小鳥圖的圖意.為什么用加法?
四、活動四:自編啞劇
教師:剛才你看了好幾個啞劇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編一個啞劇呢?
1.出示圖片:計算
請你挑出一道你喜歡的算式,然后根據這個算式編一個啞。约合牒昧嗽俸屯勒f說好嗎?
2.誰愿意說說你編的啞。科渌瑢W認真聽發言同學編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一改.
五、活動五: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教師:剛才大家編的啞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說明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不信,咱們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圖片:生活圖片
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算一算在這幅圖中,有哪些加法問題,怎樣列式?
2.集體討論.比一比哪組找到的多.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的加法問題.那你們說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們更要學好加法.
教案點評:
本課用學生感興趣的啞劇貫穿全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注意到學生思維的發展特點,設計從易到難、從形象到具體、從動到靜,具有很強的層次感,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探究活動
套圈
游戲目的
1.幫助學生提高簡單加法的口算能力.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游戲材料
1.用細鐵絲制成直徑為15厘米的圓圈10個;
2.用硬紙板畫成不同形狀的小動物四種,剪下來用鐵絲支撐好.
游戲程序
1.分組,每3位學生為一組.
2.在地上畫一條直線,將用鐵絲撐好的4個動物模型放在離直線3米遠的地方.
3.學生依次站在直線后面向小動物投擲鐵圈,每人投3個.
4.一個學生投完,便按以下方法計分,算出自己的得分總數:套中小貓,每個圈得1分;套中小雞,每個得2分;套中小鹿,每個圈得3分;套中小猴,每個圈得4分;套不中小動物,得0分;同組其余的學生驗算,得分高者勝.
一年級數學教案——有幾支鉛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3.讓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加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啞劇
(一)教師談話:老師給你們演一個啞劇想看嗎?誰知道什么叫啞?對,老師不說話,你們看完后,你說一說我演了什么,好嗎?
(二)教師表演:左手拿2支筆,右手拿3支筆,做合起來的動作.
(三)教師提問:
1.誰說一說我演了什么?最后問大家一個什么問題?
(左手拿2支筆,右手拿3支筆,把它們合起來一共有幾支筆?)
2.誰會列式計算?(板書:2+3=53+2=5)
3.誰再帶大家讀一遍算式?
4.2、3、5分別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來的意思)
。ㄋ模┬〗Y:只要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加法.
。ò鍟杭臃ǖ某醪秸J識)
二、活動二:擺一擺
。ㄒ唬┙處熢诤诎迳献筮厰[1個桃子,右邊擺3個桃子.
教師提問:一共有幾個?說一說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1+3=4,一共有4個.(板書:1+3=4)
教師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3+1=4,一共有4個.(板書:3+1=4)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對,你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ǘ⿲W生動手擺
教師:請你也擺一擺,說說1、3、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圖片:擺桃子
三、活動三:理解圖意
。ㄒ唬┙處煟涸倏匆粋啞劇愿意嗎?想一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
1.出示圖片:汽車圖
2.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來編一道題?你會列式嗎?
(二)再來看看這幅小鳥圖,自己想一想圖的意思,在書上寫出算式.
1.出示圖片:小鳥圖
2.集體討論小鳥圖的圖意.為什么用加法?
四、活動四:自編啞劇
教師:剛才你看了好幾個啞劇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編一個啞劇呢?
1.出示圖片:計算
請你挑出一道你喜歡的算式,然后根據這個算式編一個啞。约合牒昧嗽俸屯勒f說好嗎?
2.誰愿意說說你編的啞?其他同學認真聽發言同學編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一改.
五、活動五: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教師:剛才大家編的啞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說明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不信,咱們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圖片:生活圖片
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算一算在這幅圖中,有哪些加法問題,怎樣列式?
2.集體討論.比一比哪組找到的多.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的加法問題.那你們說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們更要學好加法.
一年級數學教案——《有幾支鉛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親身體驗利用身邊的物體擺一擺,說一說,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3.讓學生能夠說出生活中加法計算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地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啞劇
。ㄒ唬┙處熣勗挘豪蠋熃o你們演一個啞劇想看嗎?誰知道什么叫啞?對,老師不說話,你們看完后,你說一說我演了什么,好嗎?
。ǘ┙處煴硌荩鹤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做合起來的動作.
(三)教師提問:
1.誰說一說我演了什么?最后問大家一個什么問題?
。ㄗ笫帜2支筆,右手拿3支筆,把它們合起來一共有幾支筆?)
2.誰會列式計算?(板書:2+3=53+2=5)
3.誰再帶大家讀一遍算式?
4.2、3、5分別表示什么?
5.“+”表示什么?(“+”表示和起來的意思)
(四)小結:只要是把兩部分合起來就要用加法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加法.
。ò鍟杭臃ǖ某醪秸J識)
二、活動二:擺一擺
(一)教師在黑板上左邊擺1個桃子,右邊擺3個桃子.
教師提問:一共有幾個?說一說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1+3=4,一共有4個.(板書:1+3=4)
教師提問:還可以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3+1=4,一共有4個.(板書:3+1=4)
教師:這兩個算式都對,你喜歡哪個就用哪個.
(二)學生動手擺
教師:請你也擺一擺,說說1、3、4各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法?
(三)出示圖片:擺桃子
三、活動三:理解圖意
(一)教師:再看一個啞劇愿意嗎?想一想這里有什么數學問題?
1.出示圖片:汽車圖
2.你能根據你看到的來編一道題?你會列式嗎?
(二)再來看看這幅小鳥圖,自己想一想圖的意思,在書上寫出算式.
1.出示圖片:小鳥圖
2.集體討論小鳥圖的圖意.為什么用加法?
四、活動四:自編啞劇
教師:剛才你看了好幾個啞劇了,你想不想自己也編一個啞劇呢?
1.出示圖片:計算
請你挑出一道你喜歡的算式,然后根據這個算式編一個啞。约合牒昧嗽俸屯勒f說好嗎?
2.誰愿意說說你編的啞劇?其他同學認真聽發言同學編的對不對、好不好,如果不對應該怎樣改一改.
五、活動五:尋找生活中的加法問題
教師:剛才大家編的啞劇都是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都是用加法計算的.這說明在我們的身邊、家中、教室中有很多的加法問題.不信,咱們一起到小明家去看看吧!
1.出示圖片:生活圖片
請同學們4人一組說一說、算一算在這幅圖中,有哪些加法問題,怎樣列式?
2.集體討論.比一比哪組找到的多.
六、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對加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看圖說圖意,并能列式計算,而且發現了生活中的加法問題.那你們說加法重要不重要?所以我們更要學好加法.
探究活動
一年級數學教案——《有幾支鉛筆》簡案
課題有幾支鉛筆第1課時
課標內容: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法的含義;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加法的含義。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主動探索、善于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理解加法的含義,正確計算
教學方法:
教學用具:掛圖、小棒、鉛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加法的含義
1、師:右手出示2支鉛筆,問:老師手上有什么?板書:2
左手出示3支鉛筆,問:這只手上呢?板書:3
生:說一說“2”和“3”分別表示什么
2、師:合起來是幾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加法。
。ㄓ稍O置情境直接引入教學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師:2和3合起來就是5,試一試用算式寫出來。
生:獨立嘗試。
2、小組交流:2+3=5①、“5”表示什么?
、、認識“+”、“=”
。ㄗ寣W生獨立嘗試探究,自主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3、擺一擺:擺小棒
①、先擺1根,再擺4根,和起來是幾根?
、、先擺2根,再擺3根,和起來是幾根?
、、先擺3根,再擺2根,和起來是幾根?
動手操作,寫出算式,讀出算式,交流匯報。
。▽W生積極參與動手操作,并能訓練快速寫出正確的算式,進一步體驗、理解加法的含義)
三、鞏固應用,加深理解
1、試一試:看圖列算式
①、馬路上停著3輛汽車,又駛來1輛,一共是幾輛?
、凇渖贤V2只小鳥,又飛來1只,和起來是幾只?
指導看圖,說圖意,列算式,寫答案。
2、玩一玩
拍手游戲:①、師先拍2下,再拍3下,和起來是幾下?
②、生先拍3下,師再拍1下,和起來是幾下?
、邸⒛型瑢W拍4下,女同學拍1下,和起來是幾下?
伸手指游戲:①、師出3個手指,生出1個手指,和起來是幾個手指?
、、同桌互練,在規定的時間里,比一比,誰寫的算式多。
。▽W生在玩中發現數學問題并能解答,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感受學習的樂趣)
3練一練
、、獨立完成課后練一練的1、2、3題
②、有困難的提出來。
四、實踐活動,內容延伸
1、數一數,你的文具盒里有幾支鉛筆?和同桌的和起來是幾支?怎么寫算式?
2、出示掛圖,說一說,算一算,你能發現什么加法問題?
3、找一找,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
。ㄗ寣W科回歸生活。學生在觀察周圍事物,提出數學問題的同時,培養了他們從小熱愛生活,學好數學的思想品質。)
【有幾支鉛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鉛筆有多長》優秀教學設計02-15
優秀教學設計包括的內容有哪些02-27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