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送東陽馬生序》導學案
人教版《送東陽馬生序》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虛詞。
2.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執著求學的精神和意志。
3.背誦課文。
預習內容及方法指導:
一、摘錄字詞(標段序、讀課文,邊讀邊勾畫文中字詞,借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生疏、多音、易錯字)。
二、文學常識
1.作者(名、時、地、評、作)
2.關于“序”的文體知識。
三、朗讀(讀準字音、讀出句讀、讀流暢)
四、翻譯: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重點詞語的解釋在文中做出批注。
五、文言知識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解釋,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及重點句子的翻譯,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合舍生皆被綺繡。
。2)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2.一詞多義。
弗之怠 走送之 益慕圣賢之道 當余之從師也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假借于藏書之家 戴朱纓寶飾之帽 腰白玉之環
無鮮肥滋味之享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駢死于槽櫪之間
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 門人弟子填其室 或遇其叱咄
3.寫出下列加點字的古今含義。
(1)卒獲有所聞 卒: 古義: 今義:
(2)錄畢,走送之。 走: 古義: 今義:
(3)媵人持湯沃灌。 湯: 古義: 今義:
。4)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假: 古義: 今義:
(5)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古義: 今義:
。6)嘗趨百里 趨: 古義: 今義:
。10)右備容臭 臭: 古義: 今義:
4.詞類活用:
5.特殊句式:
6.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無從致書以觀 弗之怠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俟其欣悅。 缊袍敝衣。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腰白玉之環。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媵人持湯沃灌。 嘗趨百里外 禮愈至 余因得遍觀群書
補充的還有:
我的疑問:
探究案:
1.說說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克服的?從中看出作者有怎樣的求學態度?
2. 作者通過與太學生學習條件的對比,想要說明什么道理?
拓展延伸: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
、偃我鈱懗鲆痪渑c“磨難”有關的古詩文或名言警句,并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
我的積累:
、谧髡呒邑毷葘W,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檢測反饋:1.給加點的字注音。
加冠 叱咄 負篋 曳屣 皸裂 燁然 媵人
2.翻譯: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3.“日再食”的正確譯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頓 B.每天吃兩頓 C.每天吃第二頓的時候
4.“以中有足樂者”是指( )
A.作者認為讀書是足以快樂的事 C.作者認為書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B.作者認為自己家貧而能勤奮讀書,這是足以快樂的事
【《送東陽馬生序》導學案】相關文章:
送東陽馬生序教學設計(精選11篇)11-24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