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課政治導學案
高中必修課政治導學案
高中必修四政治導學案答案篇一:高中政治一輪復習必修4《第二課》導學案
一、考綱導學
二、確重難點
1、概括哲學基本問題及內容;
2、識記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形態,理解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的局限性;3、識記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及兩種形態
三、基礎梳理
1、閱讀教材P10-11,概括哲學基本問題及內容
2、閱讀教材P11-1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3、閱讀教材P12識記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及三種基本形態,
5、閱讀教材P14
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指什么,及其關系?
6、閱讀教材P18-19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三大基礎是什么?
7、閱讀教材P20-2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8、閱讀教材P21-2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四、重難點突破1、哲學的基本問題
【典例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A.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B.一切哲學必須回答的問題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問題D.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特別提醒:①哲學的基本問題不能表述為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②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哲學家,在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中國古代哲學家探討的天與人、名與實、形與神、知與行、心與物、理與氣等關系,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探索,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觀點。2、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
1、思考總結:全面認識唯物主義
(1)從總體上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2)是不是所有的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舊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否科學
(3)我們要堅持用什么觀點認識世界,用什么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
【典例2】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乘于天地”的說法,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這種哲學觀點屬于()
A.樸素唯物主義B.主觀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3、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
思考總結:全面認識唯心主義
(1)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從根本觀點上看,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2)應對所有的唯物主義一律提倡,對所有的唯心主義全盤否定。(3)追求物質滿就是唯物主義,追求精神滿足就是唯心主義。
(4)一切唯心主義者都是不可知論者,都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
【典例3】將冰涼的手伸進一盆溫水感覺到水熱,將溫熱的手伸進去又感覺到水涼,于是有人認為“物是感覺的集合”。這種觀點是()
A.機械唯物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D.辯證唯物主義【典例4】下列觀點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是()。
A.萬物皆備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有命D.心外無物4、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形而上學的關系
特別提醒:相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來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具有從屬意義。從哲學基本派別看,只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而不是四軍對壘。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典例5】(2012·江蘇高考)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觀上相當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一旦進入社會領域,總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義;而馬克思主義哲學卻能在歷史觀上堅持唯物主義。這主
要得益于它堅持()
①人類社會的物質性②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③唯物辯證的自然觀④社會發展總趨勢是上升的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特別提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各個部分是有機統一的。如唯物論中滲透著辯證法思想,辯證法中滲透著唯物論思想,認識論中又滲透著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世界觀決定歷史觀,世界觀、歷史觀又決定著價值觀和人生觀,人生觀又內在地包含著價值觀(人生價值觀)。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典例6】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發點是()
A、實事求是B、群眾路線C、獨立自主D、黨的建設
特別提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從唯物論角度看,體現了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從認識論角度看,體現了認識和實踐的統一;從辯證法角度看,體現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五、知識拓展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
①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陉庩栒f: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③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
④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⑤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⑥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
①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②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3.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
、倜献樱喝f物皆備于我。②王守仁:心外無物。③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④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⑤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蘅档拢豪硇詾樽匀唤缌⒎。⑦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4.不可知論:①除了感覺或現象之外,世界本身是無法認識的;②子非魚安知魚之樂5、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變化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世界。形而上學: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世界。六、易錯易混
1、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2、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3、哲學的基本派別是辯證法、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4、凡是唯物主義都正確,凡是唯心主義都錯誤()
5、唯物主義就是追求物質利益,唯心主義就是追求精神利益()6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從屬于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七、構建知識網絡體系
高中必修四政治導學案答案篇二: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十課導學案
肥城一中“四階段六步導學”課堂教學導學案
年級:高三學科:政治序號:23編制人:王洪濤審核人:羅忠班級:小組:姓名:教師評價:時間:
必修四第十課《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復習課導學案
【高考目標導航】
1、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3、創新的社會作用
【學習重難點】
1.辯證否定觀與形而上學否定觀本質區別;2.創新的哲學依據及意義。
【學法指導】
1、課前完成自主學習內容,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找出疑難問題。限時20分鐘。
2、課上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組長引領學生積極發言,集思廣益,歸納總結,交流展示。
3、課后鞏固提升,A類學生完成全部內容,B類學生完成除△外所有題目,C類學生至少完成選擇題。
【學習過程】
一、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變動
P76:刪除“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這一段。
課前自主學習案
二、知識整理:
三、整體感知,自主構建知識體系:
四、基本原理和方法論1、辯證否定觀原理:
【原理內容】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是實現新事物產生和促使舊事物滅亡的根本途徑。也是發展的環節,新事物產生于舊事物,它總是吸取、保留和改造舊事物中積極的因素作為自己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辯證的否定,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方法論】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要立足實踐樹立創新意識。
【錯誤傾向】反對把否定理解為外力作用的結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學的否定觀。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內容】:辯證法是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對現存事物的暫時性的理解,即對事物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即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批判—對舊事物的不合理;革命—促使舊事物的滅亡;創新—推動新事物的出現和成長)。
【方法論】: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①要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②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錯誤傾向】: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觀念和行為。3、理解創新的社會作用
1、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更新了人們的生產工具和生活技術,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開辟出更廣闊的勞動對象,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
3、創新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實踐方式、實踐活動、理論創新、實踐創新。
總結:創新促進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急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是時代的引擎,是社會發展的動力。4、樹立創新意識的哲學依據
1、唯物論:樹立創新意識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是堅持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統一,是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2、辯證法:①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只有樹立創新意識才能實現事物的發展。②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③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它要求破除墨守成和安于現狀的舊觀念。
3、認識論:整個世界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因此人們應當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地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不斷地向前推移。
【易錯點撥】
1、凡是新出現的事物都是人們創新的結果。(并不是所有的新事物都是人們創新的結果)
2、事物的否定來源于外部的力量。
3、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4、只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創造意識,就一定能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僅僅是推動事物發展的主觀條件)
5、理論創新都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6、科學的本質是創新,創新就是創造出全新的事物。
7、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創新就是不斷地否定舊的矛盾。
8、不破不立,因而破壞的越多,發展創新越快。
真題感悟找規律
1、(2013四川)“世界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庇腥艘驗槭褂檬謾C成癮,讓手機變成了“地雷”,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對此,我們應該()
①正視手機控制社會的事實②適度使用,防止矛盾的轉化
、坜q證否定手機功能的拓展④創新科技,消除人性的弱點
、佗跙、①④C、②③D、②④
2、(2013上海)當農業遭遇物聯網,一場新的農業科技革命正悄悄地改變著依靠經驗播種的傳統農耕方式。物聯網技術有助于農產品種植實現智能化、自動化和精準化。下圖是用傳統農耕方式和物聯網技術種植番茄的不同過程。從圖中看,運用物聯網技術種植番茄是()
A.一種原始創新B.對傳統種植方式的既克服又保留
C具有創新意識的理論活動D.改變了傳統種植方式的內部聯系
3、(2010福建試題)在我國.抗蟲棉的推廣不僅使農民累計增收丁760億元,而且節約了1億公斤農藥.減少了環境污染?瓜x棉的推廣還完善了農業科技服務和農民技能教育培訓等體系。這表明農業科技創新:
A.開辟了更為廣闊的農業勞動對象B.帶來了理論創新和生產實踐的深化
C.促進了人們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D.推動了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進一步發展
【靈活應用當堂檢測】(限時5分鐘完成)
1、從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建設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再到十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認識,我們黨經歷了一個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趨于完善的過程。這一過程體現了:
①實踐是推動認識變化發展的唯一途徑②理論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③事物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④事物發展是一個不斷“揚棄”的過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選項中,體現辯證的否定觀的是()
A.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矣B.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C.千里之堤,潰于蟻穴D.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鬼話
3、月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特色美食。但專家指出,月餅高糖、高熱量,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有時還是“健康殺手”。月餅要想成為一種健康食品,關鍵要從工藝和配料方面進行改良,否則口味再好,也不符合現代人對營養方面的要求。這表明()
、俎q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②創新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弁苿訌碗s事物發展就必須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轉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種振興傳統文化的呼聲頗多,各種建議、倡議和實際行動也在轟轟烈烈地展開,但有的只把振興傳統文化看成興建仿古式私塾、復興漢服、地名復古、“抵制圣誕節”等等。只把振興傳統文化看成興建仿古式私塾、復興漢服的觀點()
A.主張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B.堅持了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C.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D.違背了辯證的否定觀
5、材料一:今年我國在海外設立了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民族文化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的“孔子學院”。她秉承孔子“和為貴”、“和而不同”理念,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宗旨。目前已有80所孔子學院和孔子教堂在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落戶。
材料二:近年來,我國一些城市興起了“讀經”熱,全國大約有100萬孩子加入了“讀經”行列。河南省上蔡一所學校,只開設《弟子規》、《大學》、《論語》、《太上感應篇》等課程,讓100余名4至13歲的孩子“自己念,自己背”,3年不準回家;飯前念感恩詞,長年吃素,張口閉口因果報應,見到客人行孔子禮90度鞠躬問好。結合材料,運用辨證否定觀知識,說明應如何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
課后鞏固提升案(第十課跟蹤檢測)
哲學生活第十課學案答案:
高考真題:CBD
鞏固提升:DBCD
①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2分)②這一觀點要求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既克服又保留、既繼承又發展。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2分)③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如“和為貴”、“和而不同”等理念,要繼續保持和發揚;對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如某校對孩子的“復古”做法,必須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2分)
高中必修四政治導學案答案篇三:政治必修4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導學案
政治必修4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導學案
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第一框生活處處有哲學
【學習目標】
○認識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理解哲學起源于人們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理解哲學的任務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體會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重點難點】
重點:哲學的本義與任務
難點:哲學與實踐的關系
【知識梳理】
【當堂檢測】
1.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世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
A.哲學的智慧是人們主觀自生的B.認識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D.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2.毛澤東說:“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這表明()
①人們創造哲學是為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哲學思考的是關于人生的一般本質③真正的哲學可以為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
、苷軐W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恩格斯說:“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一論斷主要說明()
A.辯證法不是人們實踐經驗的總結B.辯證法知識是不需要學習的
C.哲學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D.哲學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4.下列關于哲學與生活的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僬軐W來源于生活②哲學就是生活經驗
、壅軐W可以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④哲學可以解決人們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問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5.柏拉圖說:“驚訝,這尤其是哲學家的一種情緒!边@說明()
A.驚訝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
B.驚訝才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C.哲學開端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驚訝是一種哲學
6.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對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
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②哲學的任務就是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沒有哲學的指導,人們就會寸步難行,一事無成④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學習目標】
○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含義
○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
○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難點: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知識梳理】
一、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1、世界觀的含義: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和。
2、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還不等于哲學。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的、的的世界觀加以、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3、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般說來,決定,體現。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二、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1、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則對其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的本質和的規律。
2、是的基礎,的進步推動著的發展。
3、為提供和的指導。
三、全面理解哲學
哲學的含義:哲學是關于的學說,是的世界觀,是對、和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當堂檢測】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就產生這一問題
的原因,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A.甲:一般人的世界觀是自發的、零散的B.乙:一般人的世界觀與哲學沒有關系
C.丙:哲學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D.丁:一般人的世界觀對實踐不起作用
2.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并隨著哲學的發展而發展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并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C.具體科學是以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包括自然科學知
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3.學與各門具體科學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的區別在于()。
A.哲學是世界觀,各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B.哲學是方法論,各門具體科學是世界觀
C.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世界,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世界的某一領域
D.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并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42013年4月24日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升空23周年的日子。23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了3萬多個天體,拍下了50多萬張照片,為唯物主義的世界物質性原理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這一事實說明()
A.哲學與具體科學互為基礎B.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C.物質世界的構成是多層次的D.具體科學的研究需要哲學的指導
5.斯坦說:“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這段話說明()
A.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具體科學以哲學為指導
B.哲學是研究整個世界的,具體科學研究某一特殊領域,二者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C.沒有哲學觀點的具體科學和沒有具體科學材料的哲學都不是科學
D.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基礎,哲學也以具體科學為基礎
6.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賜;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這一現象說明()
A.哲學是以具體科學為基礎的B.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導學案參考答案
第一框生活處處有哲學
【當堂檢測】
1~6CCCCCC
第二框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當堂檢測】
1~6ABCBAB
【高中必修課政治導學案】相關文章:
蘇教版高中語文《師說》導學案03-04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