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2010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8 日
周 次 | 第5周 | 課次 | 1 | |
授課課題 | 8、泉城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⒈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會用"有的……有的……"練寫課間活動的一個場景。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1、體會濟南泉水的美麗、神奇。 2、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贊嘆和熱愛。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查資料,了解泉城。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直接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上節課我們一起游覽了九寨溝,那兒的環境特別美,讓我們流連忘返。今天,我們再去游覽一個美麗的地方——泉城。(板書課題) 2、談話: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查閱了關于泉城的資料,下面我們小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你對泉城了解了多少。 同學們知道得真不少,看來課前下了一番苦功。 3、審題:現在誰能告訴我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二、聽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談話:讓我們帶著疑問,一同走進泉城去看一看,讀書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輕聲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詞,讀完了課文,誰來試著讀一下黑板上的生字? (2)談話:讀得真好,誰還想來試一下? (3)真不錯,下面我們開火車讀生字。 (4)談話:這一排的同學都會了,那我們齊讀生字。 (5)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匯注 懸崖 晝夜暄騰 晶瑩剔透 秋雨瀟瀟 4、談話:看來同學們對生字詞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可以和作者一起去游覽泉城了。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告訴我們什么? 2、默讀第二句,看看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并且批注。 3、組織討論,相機出示: (1)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提問:①這句話有幾個分句?描寫了什么?想像一下,那是什么樣的情景? (這句話有4個分句,前兩句寫泉的行,后兩句寫泉的聲音。) A、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 (由于白浪上下滾動、翻騰,所以看起來像銀花盛開一樣。說明泉水非常美麗。) B、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 提問:誰來為我們模擬一下虎嘯獅吼呢? 談話:模擬得逼真嗎?讓我們為他逼真的擬聲鼓掌! C、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秋雨綿綿,秋風蕭瑟,寫的都是秋的凄涼,秋天容易讓人感覺悲楚,情緒低沉。 提問:秋天的雨尤其如此。誰知道秋天的雨聲有什么特點呢? D、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泉水就像珍珠一樣晶瑩透亮,閃著光亮。我仿佛聽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聲音 。) 談話: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太神奇了! ②作者為了把泉的不同形態和聲音寫出來,用什么詞連接的? (有的……有的……) ③誰能用"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小結:第二句話從形態和聲音寫出了泉水的美麗。 (2)談話:濟南72泉,最著名是哪些?指名讀第三句。 提問:"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3)通過對這一段的學習,現在你對濟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注意讀書的時候仔細體會一下泉水的美麗,神奇,把體會融于課文的朗讀之中。 指導朗讀。(一、三兩句聲音高些,二、四句聲音要低緩) 范讀,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小結, | |||
作 業 | 布置作業 1、小結:學習了第一小節,你有什么體會? 2、布置作業:①聽寫,習字。 ②熟讀課文,熟背第一小節。 ③根據課文內容,搜集濟南名泉的圖片及各種資料,分專題自由組合,以小組的形式匯報。 ④觀察學校課間活動的一個場面些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 |||
板書設計 | 珍珠泉 8、泉城 五龍潭 黑虎泉 趵突泉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8日
周 次 | 第5周 | 課次 | 2 | |
授課課題 | 8、泉城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⒈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⒉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會用"有的……有的……"練寫課間活動的一個場景。 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⒋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1、體會濟南泉水的美麗、神奇。 2、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贊嘆和熱愛。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查資料,了解泉城。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反饋。 2、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3、提問:濟南72 泉,最著名的是哪些? 二、繼續講讀課文 1、談話:濟南的泉水是這樣的美麗和神奇,接下來,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游覽一下濟南的四大名泉,誰來為我們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學習第2自然段。 2、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寫的什么。 3、小結: 4、輕聲讀描寫珍珠泉樣子的句子,仔細體會:泉在哪兒?泉水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5、組織討論,相機出示: (1)a、泉水從地下往上涌。 B、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 提問:①這兩個句子你覺得哪一句讓你仿佛親眼所見? ②哦,泉水就像珍珠一樣。(出示一顆珍珠)珍珠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說泉水就像珍珠一樣呢? ③“涌”字說明什么呢? 提問:說明珠串的變化非常快,誰能用一個詞語表現出珠串得變化特點? (2)過渡:寫到這兒,作者仍決覺意猶未盡,出示“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 提問:①你覺得這句話寫得好嗎?哪個詞用得特別生動?好在哪兒? ②"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動作。 拎高一點,速度快一些,再來一遍。 現在明白什么是“拎”了嗎?那么誰能告訴我 “拎”么意味呢? ③現在你有什么感覺? 指導朗讀:把你體會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 6、小結,指導學法。 7、談話:接下來我們要游覽另外的兩大名泉,請同學們先自讀課文,按要求自學,出示學習要求: ①默讀3,4自然段,勾畫出描寫泉水特點的句子,批注上你的理解或者概括出的特點; ②數一數每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五龍潭、黑虎潭分別在什么地方?(用:"____"畫出來) ③再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泉,仔細體會一下泉水的樣子和特點。 8、學生自學。 9、組織交流,相機進行: (1)談話:現在我們來到了五龍潭,誰來為我們導游一下五龍潭呢? 相機提問:①五龍潭在什么位置?它是怎樣形的? ②什么叫“匯注”?對照課本插圖,你發現了什么? ③這兒有一個詞表現了泉水的流動特點,是什么? ④為什么同樣是寫泉水的流動,珍珠泉用的是“ 涌”而五龍潭卻使用“匯注”呢? 指導朗讀。 (2)談話: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黑虎泉,請黑虎泉的小導游為我們介紹一下。 相機提問:①黑虎泉在哪兒?泉口是怎么形成的?泉水是怎樣流動的呢?②“噴吐”說明什么 ?③看圖體會,你讀懂了什么?④泉水不僅急,水量大,他還有什么特點呢?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指導朗讀。 8、指名讀第五自然段。勾畫出描寫趵突泉樣子的句子,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點?一一批注出來。 9、組織討論,相機提問: ①"七十二泉之首"是什么意思? ②"差不多占了大半公園"說明什么?(泉池大) ③哪句話描寫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賞"泉池正中有三股比水桶還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圖理解:a你看到了什么? b清到什么程度呢? c水確實很清,從圖中你還看到了什么呢 ? d是怎樣形成的呢? e冒字說明了什么呢? f泉水是什么聲音? g現在你明白趵突泉為什么位于七十二泉之首了嗎? 10、指導朗讀。 11、小結。 三、總結全文 | |||
作 業 | 布置作業。 1、小結。 2、默讀最后一小節,思考:課文中哪個詞體現了獨一無二? 3、談話:所以說人們稱濟南為泉城。現在明白濟南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5、布置作業:①聽寫詞語。 ②背誦全文。 | |||
板書設計 | 珍珠泉 形似珍珠 8、泉城 五龍潭 匯 注 (天下聞名)黑虎泉 水聲喧騰 趵突泉 名泉之首 冒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10 月 8 日
周 次 | 第5周 | 課次 | 3 | |
授課課題 | 9 九寨溝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第3、4、5自然段。 2、學會本課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 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重點:學習作者描寫九寨溝美景所用的方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難點:當小導游介紹九寨溝的風景。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請學生從課外書或網上了解九寨溝的優美風景和生活的動物們。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 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①指出生字“寨”的寫法,并于“賽、塞”作區別。 ②請學生質疑,激發興趣。“九寨溝”在什么地方?那兒什么樣? 二、 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邊讀邊畫出生詞,圈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同時讀順句子,讀準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領讀齊讀。 (2)指讀長句,提醒學生注意句子停頓。 (3)提問:這些生字中哪些容易寫錯?怎樣記住它們? (4)嘗試聽寫,并且反饋。 (5)提問:在預習中,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6)齊讀詞語。 三、 再讀課文 1、聽范讀全文,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中向我們描述了一個什么樣的九寨溝? 2、討論:這篇課文圍繞著九寨溝的“神奇、童話世界”講了哪些內容?可以分成那幾部分? 4、小結:一(1)二(2-4)三(5) 四、 細讀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小節,思考:這一節中哪一句話講出了九寨溝名字的由來?勾畫下來。 2、齊讀這一節。 五、小結 | |||
作 業 | 布置作業 小結:讀了課文,你向往九寨溝嗎?為什么? 2、布置作業:①搜集九寨溝的資料。 ②熟讀課文,聽寫詞語。 | |||
板書設計 | 9、九寨溝 自然風光 異獸珍禽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語文 課程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8日
周 次 | 第6周 | 課次 | 1 | |
授課課題 |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第3、4、5自然段。 2、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重點:學習作者描寫九寨溝美景所用的方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難點:當小導游介紹九寨溝的風景。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重點:學習作者描寫九寨溝美景所用的方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難點:當小導游介紹九寨溝的風景。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請學生從課外書或網上了解九寨溝的優美風景和生活的動物們。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復習導入 1、聽寫并反饋。 2、談話: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領略了九寨溝的動人風光,那誰能說說九寨溝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3、過渡:那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呢?一起來欣賞介紹九寨溝的錄象。 二、激情入課,整體感知 1、欣賞九寨溝風光錄象,看完后談感受。(指名回答) (突出“神奇”、“童話世界”) 三、布置導游任務 1、談話激趣:現在,九寨溝景區要招聘一批小導游,為游客們介紹九寨溝。你們想試試嗎? 2、談話:要做導游不容易呀!每到一處,首先要明確介紹什么景物,再弄清景物有何特點,最重要的是要講好特點。(結合板書)怎么樣?有信心嗎?咱們來試試吧。 四、指導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練讀,整體感知:這里著重介紹了九寨溝的哪些景物?用筆圈畫出來。 2、再讀課文,出示提示: (1)這些景物中,你最欣賞哪一處?它有什么特點? (2)把你認為最能形象寫出這個景物特點的詞語或者句子勾畫下來,寫上你的感受。 (3)反復朗讀這些描寫,結合錄像畫面在頭腦中想像,并用朗讀把你的喜愛之情傳達給大家。 組織交流。 4、相機多媒體出示各個景點的圖片。 (弄清九寨溝中“五花海”、“五彩池”得名的兩個原因。 弄清比喻,理解“蔚為壯觀”的意思。 雪峰:(高)看圖理解“直插云霄”。告訴學生,“峰頂銀光閃閃”是因為終年積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顆顆”體會湖泊多。看圖理解“清澈見底、色彩斑斕”。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湖泊分布在溝谷中的景象。 森林:(多)相繼理解“遍布”。 彩池:(多、美)引導學生弄清“彩池”是怎樣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塊;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瀑布:(錯落有致)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壯觀的景象。 隨即理解: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 5、指導朗讀,把最美的畫面展現給大家。 6、談話:現在,嘗試進行導游。大家先自行準備,之后根據多媒體出示的多幅圖片爭當小導游,介紹喜歡的景點,并獎勵紅星。看誰講得多,講得好,最好用自己的話介紹景點。 五、 指導學習第四自然段 1、討論第三自然段學習過程和方法。歸納出示: a. 自由練讀,整體感知。 b. 逐句朗讀,理解詞句。 c. 想象畫面,加深體會。 d. 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讀——找——想——讀——講 2、布置任務:根據前段學法,自由組合成小組,自學第四自然段。多媒體出示要求: (1)第四自然段介紹了哪四種珍稀動物? (2)它們的特點分別是什么? (3)文中哪些語句特別能反映這些特點?勾畫,批注感受。 3、組織交流,。 (1)相機出示動物圖片及簡介資料。 (2)相機解決“珍稀動物”、“也許”、“憨態可掬”、“窺視”、“若無其事”等的詞義。 (3)重點掌握句式:“也許……也許……也許……也許……”。 4、談話:現在,請大家稍做準備,馬上進行招聘會得最關鍵部分,導游解說比賽。不僅要比誰介紹得清楚,特點突出,語句連貫,而且還要能盡量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同時要用好書上的好詞好句。如果能引進課外知識講解小動物,那就更好了。 六、小結 1、小結: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 |||
作 業 | (布置作業:①熟讀課文,背誦三、四、五小節。 ②聽寫詞語。 ③學唱歌曲《神奇的九寨》 | |||
板書設計 | 9、九寨溝 自然風光 童話世界 人間仙境 異獸珍禽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 月 8 日
周 次 | 第6周 課次 2 |
授課課題 | 10、田園詩情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不理解的字詞可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3、了解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課文所描寫的場景學生沒有情感體驗,只能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的積累優美詞句。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集體備課 | |
預習 | 學生課前預習:課外閱讀材料《荷蘭》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交流感受。 1、談話:同學們,按計劃,咱們今天要去哪里旅游? 2、交流:對,今天我們要走出國門,去游覽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的荷蘭。能出國旅游,這是同學們夢寐以求的事,據了解,同學們前些天就已經在找材料了解荷蘭,了解荷蘭的鄉村風景。那么在出發前,能否先告訴老師呢? 3、揭題:是呀,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荷蘭是一個充滿——(板書課題) 4、解題,質疑:①什么是“田園”?“詩情” 又是什么意思?②什么時候你會產生“詩 情”?③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課文,初步感知 1、過渡: 2、自讀課文并出示要求: ①對照生字表讀課文,要求讀正確,不讀錯、讀漏、讀多,盡量讀的流利。 ②在讀通順課文以后,嘗試快速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介紹了荷蘭哪些美麗的景色?以“……圖”的模式概括出來。 ③在自己認為具有詩情畫意的地方或優美語句下畫線。不懂處做上記號。 3、組織大組交流。 (1)指名學生讀課文,并隨時正音。 (2) 齊讀,討論:這些字哪些容易錯?怎樣記住? (3)嘗試聽寫,反饋交流。 (4)讓學生說說課文介紹了荷蘭哪些美麗的景色。 三、設計情境,讀懂讀好。 1、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 2、談話:荷蘭的田園風光太誘人了,咱們馬上乘坐飛機,親自去體驗一下吧! 3、小助手上臺播放多媒體影片荷蘭風光圖片:請大家跟著我,咱們一起欣賞這美景。邊播放邊有感情地讀1—4段。 4、組織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美景? 5、默讀1-4段,思考:你剛才看到的景色在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哪兒寫得特別逼真美好?把你喜歡的語句勾畫下來,結合自己剛才看到的,批注自己的感受。 6、組織交流。 7、指導朗讀:多么美的畫面!怎么來試著讀讀吧。 四、小結 1、小結: 布 |
作 業 | 置作業:①聽寫生詞。②熟讀課文,背誦你最喜歡的兩個小節。③作者說,荷蘭還是“水之國”“花之國”,請選擇一個方面,查找資料。 |
板書設計 | 10、田園詩情 奶牛圖 郁金香圖 駿馬圖 擠奶圖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周 次 | 第6周 | 課次 | 3 | |
授課課題 | 10、田園詩情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2、了解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課文所描寫的場景學生沒有情感體驗,只能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的積累優美詞句。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學生課前預習:課外閱讀材料《荷蘭》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復習 1、你了解了荷蘭的那些田園風光? 2、默寫詞語。 二、學習4-6小節。 1、小助手:有人來了。他邀請我們觀看他擠奶呢! 2、學生默讀4—6段,想像畫面,細細品味,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勾畫下來,批上自己的感受。 3、小助手組織同學們再次議荷蘭鄉村美: 4、談話:荷蘭的田園景色太美了,讓我們一起為荷蘭歌頌吧。齊頌全文。 三、遷移運用,指導讀好。 1、談話:上一節課,我們游覽了美麗的荷蘭。現在,我想聘請小導游,帶領其他人也到荷蘭一游。要求:(1)任選一個景點作導游介紹荷蘭的美麗風光。(2)要加進導游的口頭語。 2、總結:荷蘭這么美,你還了解它更多的情況嗎?大家來交流交流吧。 3、討論:荷蘭的自然環境這么美好,你知道是為什么嗎?你從文中看出來了嗎? 4、小結:是呀,這才是“真正的荷蘭”。說這話時,你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5、齊讀課文。 | |||
作 業 | 聽寫: 默寫你最喜歡的一小節。 辨析,組詞: 玩( )議( )悍( )牲( ) 頑( )儀( )旱( )性( ) (四)問答: 1、課文描述了荷蘭的哪幾幅風光圖? 2、作者說:“這就是真正的荷蘭”。什么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 |||
板書設計 | 10 田園詩情 奶牛圖 郁金香圖 駿馬圖 動物世界贊美 擠奶圖 夜晚圖向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13日
周 次 | 第6周 | 課次 | 4 | |
授課課題 | 11、桂花雨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自學課文中的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說出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從人物言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從人物言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搜集思念、贊美家鄉的歌謠。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談話引入,質疑: 1.導語: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的回憶。同學們,回憶過去經歷過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種享受,充滿樂趣。你會回憶過去經歷過的有趣的事嗎?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飽含著作者對童年往事的無比懷念。課文的題目是《桂花雨》(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教師進行分類記錄)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理清層次 1、在學習這篇作品之前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但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注意對照生字表,讀準生字的讀音。 2、老師巡視糾正個別讀音。 3、談話:課文分別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什么?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輕聲自讀課文。 4、進一步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①默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生詞的意思。 ②圍繞著“桂花”課文主要講了哪幾件事?嘗試用小標題概括。 ③畫出不理解的詞句,標出問題。 有答案了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選一個代表來說說。 5、自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3)說說課文圍繞“桂花”主要寫了哪幾件事? (4)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6、快速讀課文,根據小標題給課文分段。 7、小結:一(1)二(2-3)三(4)四(5-6) 三、總結課文 | |||
作 業 | ||||
板書設計 | 11、桂花雨 賞桂花 搖桂花 用桂花 憶桂花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10 月 13 日
周 次 | 第6周 | 課次 | 5 | |
授課課題 | 11、桂花雨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情的句子的含義。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說出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從人物言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從人物言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搜集思念、贊美家鄉的歌謠。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復習 1、課文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 2、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讀了這一段你對桂花都有了什么了解? 2、再讀課文,思考:“我”為什么喜歡桂花?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的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3、齊讀。 4、輕聲自讀二至六自然段,思考:這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5、談話:課文主要寫的是作者搖桂花的情景,作者自己把這叫做?(搖花樂)。 6、樂在哪里?默讀搖花樂一段,思考: (l)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結合插圖想象一下當時的畫面,批注感受。 (3)結合學生的想像,思考為什么用“桂花雨”做題目? 7、組織交流討論,相機指導: 8、提問引導:故鄉的桂花對于我來說是一種樂,而對于母親來說僅僅是樂嗎? 9、請大家再次細讀課文,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找出最能體現鄰里鄉情的句子勾畫下來,標注重點詞,讓大家感受一下,并說說為什么。 10、小結, 11、提問:外地的桂花真的比不上家鄉院子的桂花嗎?你是怎樣理解母親話語的? 12、小結: 13、進一步拓展,深入體會,出示填空: 現在,我們來到了作者母親的身邊,假如,我對她說: 14、老師總結: 15、出示句子:“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提問: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 | |||
作 業 | 布置作業 1、談話: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布置作業:①聽寫生詞。 ②熟讀課文。 ③小練筆: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嘗試寫下來。 ④最后,老師向大家推薦一本散文集《桂花雨》,希望大家能從中對作者有更深的了解。 | |||
板書設計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 月 13 日
周 次 | 第6周 | 課次 | 6 | |
授課課題 | 習作 3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讀懂“例文”《給李陽同學的一封信》,了解書信的寫法和格式,學習抓住家鄉與眾不同的風景、風俗等,介紹家鄉一兩方面特色的寫法 2、通過組織“我的家鄉”主題活動,培養善于搜集資料,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同時能借鑒“例文”的方法,學會寫書信,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鄉。 3、能按“作業”要求,寫出一篇內容具體的記敘文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通過組織“我的家鄉”主題活動,培養善于搜集資料,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學會寫書信,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鄉,并能按“作業”要求,寫出一篇內容具體的記敘文。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了解自己的家鄉。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指導閱讀例文,小結寫法 1、輕聲自讀例文,思考:這封信作者著重介紹了家鄉的什么有特點的事物?記敘了哪些材料? 2、再讀例文,思考:作者詳細寫了哪些材料?略寫了哪些?為什么略寫? 3、提問:從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訣”? 4、小結:在寫一兩個特點的時候,要根據材料的生動性,安排詳略,簡單的說,就是哪個你了解的多,好寫,就詳寫哪個。 5、再讀例文,思考:在詳寫的內容中,作者是抓住什么來寫的? 小結:在寫作時,要記敘活動或場面,要寫好過程,過程要完整,要選擇一個場面具體寫。 二、指導選材 1、提示:上節課,我們組織了一次“我的家鄉”主題交流活動,大家都搜集了家鄉的不少資料,有的還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進行了交流。當時有哪些同學發言?說了些什么?選擇一兩個特色,圍繞這一兩個特色選材,確定詳略,列一個提綱。 2、組織交流。 3、提示:聽了同學的發言,你有什么啟示?修改你的提綱 | |||
作 業 | 進行習作 1、教師巡視。 | |||
板書設計 | 習作3 要求:1、寫一封信,介紹自己家鄉一兩個方面的特色; 2、圍繞一、兩個特色選材; 3、突出重點; 4、聯系自己的情感體驗,要有詳略; 5、掌握書信的寫法和格式。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8 月 29 日
周 次 | 第7周 | 課次 | 1 | |
授課課題 | 習作 3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讀懂“例文”《給李陽同學的一封信》,了解書信的寫法和格式,學習抓住家鄉與眾不同的風景、風俗等,介紹家鄉一兩方面特色的寫法 2、通過組織“我的家鄉”主題活動,培養善于搜集資料,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同時能借鑒“例文”的方法,學會寫書信,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鄉。 3、能按“作業”要求,寫出一篇內容具體的記敘文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通過組織“我的家鄉”主題活動,培養善于搜集資料,仔細觀察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學會寫書信,學會介紹自己的家鄉,并能按“作業”要求,寫出一篇內容具體的記敘文。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了解自己的家鄉。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習作練習、 教師巡視,指導修改。 二、小結 1、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3、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三、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2、組織交流。 3、提問: (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 |||
作 業 | 嘗試修改 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 |||
板書設計 | 習作3 要求:1、寫一封信,介紹自己家鄉一兩個方面的特色; 2、圍繞一、兩個特色選材; 3、突出重點; 4、聯系自己的情感體驗,要有詳略; 5、掌握書信的寫法和格式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10月 13 日
周 次 | 第7周 | 課次 | 2 | |
授課課題 | 練習 3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指導學生處處留心學語文,學習讀書使用記號的方法,養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閱讀習慣,培養閱讀的興趣。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指導學生學習并且掌握讀書做記號的方法;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搜集有趣的歇后語。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指導學生學習讀書做記號。 1、談話:開學初,我們就學習過怎樣認真讀書的方法。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邊讀邊思考,還要邊讀邊做記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2、指名讀書上的一段話。討論:對書上的這些話,哪些你有同感?能說說讀書做記號對自己的幫助嗎? 3、提問:到現在,你已經掌握了哪些讀書記號?它們表示什么意思? 4、講述:作記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內容,突出理解重點,增加記憶效果,以便今后查找、運用有關知識。 5、出示書上的表格。討論: ①從表格中看,一般在什么地方做記號?作怎樣的記號? ②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 ③除了這些記號,你還知道哪些? 6、小結學法:剛才我們圍繞“在什么地方做記號?作怎樣的記號?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還把做記號的地方朗讀了一遍。 二、訓練學生使用讀書做記號的方法。 1、布置自學:下面4人一小組,自學下面的名人名言,并做記號。 2、組織交流。 3、提問:①這兩句話都在說什么?各打了什么比方?②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4、齊讀,嘗試背誦。 三、小結 (1)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覺得讀書做記號這個方法好嗎? | |||
作 業 | 布置作業:按預習要求預習第15課,在書上做記號。 | |||
板書設計 | 讀書做記號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語文 課程教案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13 日
周 次 | 第7周 | 課次 | 3 | |
授課課題 | 練習 3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幫助學生積累成語和歇后語,豐富學生的語言。 2、指導學生掌握上下結構字的寫法和變化。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積累成語。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搜集有趣的歇后語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進行詞句積累訓練 1、出示成語,請學生輕聲自讀成語,思考:這些成語為什么會分在一組?你知道其中哪些成語的用法?舉個例子。 2、齊讀成語。 3、默讀成語,思考: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 4、嘗試背誦成語。 5、出示《望洞庭》的插圖,思考:你能用這些成語描述圖畫上的景象嗎? 6、再讀成語。 7、出示歇后語,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8、小結:歇后語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得最的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于一體,讀了之后往往能令人會心地一笑。歇后語集中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它最大的特點是諧音和比喻,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等一些膾炙人口的歇后語。歇后語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會意,通過會意后再進行概念擴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等。 9、默讀歇后語,思考:你能理解它前后的意思之間的聯系嗎? 10、齊讀。 11、出示應用練習,嘗試填空: (1)雖然周瑜想出種種辦法陷害諸葛亮,但是最后都( )。 (2)姐姐惱火了:“我教的再認真,你卻一點兒都不認真學。難怪你到現在還是( )呢!” (3)包公的人品,那真叫( ), 難怪廣受后人敬仰呢! (4)“哼,他來看我,那還不是( )呀!”大伯憤憤地說。 12、齊讀歇后語。嘗試背誦。 二、小結,拓展訓練,布置作業 1、小結:這一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拓展訓練: (1)根據歇后語的前面一部分,說出后面的一部分。 盧溝橋的獅子( );姜太公釣魚( )。 外甥打燈籠( );山中無老虎( )。 泥菩薩過江( );亡羊補牢( )。 狗咬呂洞賓( );千里送鵝毛( )。 豬八戒照鏡子( );雞蛋碰石頭( )。 | |||
作 業 | 三、布置作業:①默寫成語和歇后語; ②搜集同類的成語和歇后語。 | |||
板書設計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年級 四 主備人 備課時間 2010 年 10月 13 日
周 次 | 第7周 | 課次 | 4 | |
授課課題 | 練 習 1 | |||
教 學 基本內容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的 和要求 | 1、 認識幾個動物標牌,懂得“只要處處留心,隨時都能學習語文” 2、 學習修改日記片斷 3、 寫好鋼筆字,知道右邊都有撇,捺時,撇要收一點 4、 熟記八個成語和古詩《風》 5、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感謝 6、 學寫毛筆字 | |||
教學重點 及難點 | 1、指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 2、進行口語交際,“學會感謝”。 | |||
教學方法 及手段 | 討論法、講授法 | |||
學法指導 | 練習、聽、記 | |||
集體備課 | 個性化修改 | |||
預習 | 搜集有趣的歇后語。 |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 一、故事導入: 1、談話: 2、揭題: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這種最值錢的本領。(板書:學會贊美) 二、創設情境,練習表演。 1、老師談話:我們先來表演一個小節目。 師談話:現在我不是你們的老師,而是你們的媽媽。誰想做我的兒子或女兒? 我來試一試這位小演員怎么樣? 師:看,這是媽媽下班后,專門為你做的菜。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已經燒好了幾盤可口的菜,你會對媽媽說些什么? (投影顯示做好的飯菜) 2、師:請同學評議一下,這位同學表演得怎么樣? 根據同學回答板書: 態度 ----真誠 3、師:還有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 師:對他的表演,你想說什么? 板書:語言-----恰當 4、師:誰能更上一層樓? 板書:內容----具體 評議:你認為他成功在哪里? 5、過渡:贊美是一種美好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尊敬父母,也要學會贊美自己的爸爸媽媽。 三、小組合作,學會贊美 1、出示書上的圖:優秀作業本 大掃除 2、指名讀題。 3、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來表演。 4、大組交流。 5、小結:贊美不但要真誠,還要看具體的場合和對象,有時在贊美人不在的場合進行贊美,效果更好。 6、我們來看看別人是怎么贊美別人的?幻燈出示: “小明,你說話真是妙語連珠,真不愧是我們班的語言大師。” “楊學,你的畫真美!在全國性作文比賽中,還得過大獎呢!你真了不起。” “媽媽,您太辛苦了!勞累了一天,還燒了這么多的菜,真是我的好媽媽!” 7、小結:及時、恰當地贊美別人,是一種美德,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贊美 1、師:在我們班這個集體中,你們有沒有發現值得我們贊美的人和事? 2、組織表演。 3、老師采訪:我現在是一名記者,想采訪一下被贊美的同學。 “XX,你聽了同學的贊美,有什么感受?以后準備怎么做?” 4、小結:贊美是一種藝術,能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在生活中,我們就要善于發現值得贊美的人和事。 2、組織討論:面對這兩位英雄,你們想說些什么? 六、小結 1、小結: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作業: | |||
作 業 | 布置作業:用各種方式,去贊美一個你最想贊美的人。 | |||
板書設計 | 態度----真誠 口語交際:學會贊美 語言----恰當 內容----具體 | |||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表格式集體備課語文1~3單元03-19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2-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吉林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3-1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復習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