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小學語文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溫嶺市城西小學四年級語文備課組 王丹敏
21、鄉下人家
【教學目標】:
1、認識“檐”“飾”等5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14個詞語,正確讀寫課文的重點詞語,并掌握多音字“扎”、“結”、“冠”、“率”。X|k | B| 1 . c|O |m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的作用。
3、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師準備:鄉下風景的圖片、節奏舒緩的音樂、由每段落文字及圖片組成的投影片。
2、生準備:觀察并收集有關鄉村生活的資料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兩組投影片:
第一組:林立的高樓、漂亮的汽車、熱鬧的廣場
第二組:低矮的磚瓦房、小河里暢游的鴨鵝、穿著樸素的人們
提問:看到這兩組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2.請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所了解到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3.師:有一位叫做陳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細膩、優美的筆觸為我們具體的描述了鄉下人家的生活,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初步感知
師:請大家打開書,用你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遇到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次。讀完之后想一想:鄉下人家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試著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概括。
2、檢查字詞,掃除障礙。
3、反饋交流,提煉中心。
師:課文讀完了,咱們來聊聊鄉下人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作者眼中的鄉下人家又是怎樣的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你們知道在哪兒嗎?
(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a.劃出句子,齊讀
b.老師還想請同學們讀這句話,不過這次讀跟剛才那次有所不同,你們得用回答我問題的語氣讀這句話。可以嗎?聽好了!
問題一:鄉下人家在什么時候什么季節的景色最美?(強調“不論…不論…”),哦,我聽明白了。那不論什么時候都有哪些時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論什么季節都有哪些季節呢?(春夏秋冬)
問題二: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怎樣的風景?(強調“獨特、迷人,板書)能換個詞嗎?
c.同學們剛才通過朗讀很好的回答了老師的問題,
生交流后師小結:鄉下人家,到處都隱藏著一道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現在就請同學們和你組內同學之間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繪了鄉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給每一處景物起個小標題。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屋前搭瓜架
門前種鮮花
雨后春筍冒
院里雞覓食
河中鴨嬉戲
門前吃晚飯
夜靜催眠曲
三、閱讀片斷,想像畫面。
1、鄉下人家有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喜歡的畫面,下面就請你把你最喜歡的一處,或幾處畫面找到,讀給你的同桌聽聽好嗎?
學生讀,教師巡視。
2、找個別學生讀,利用課件幫助學生想象畫面。
四 整體回顧,感悟中心。
師:同學們,聽了你們的朗讀,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看似平凡、普通的鄉村生活竟如此美麗,美得樸素,美得動人 。老師也禁不住想吟詩一首(點擊課件)
長藤綠葉瓜架,
春雨竹筍鮮花。
雄雞悠閑自在,
小橋流水戲鴨。
夕陽鳥兒如畫,
紡織娘高唱甜蜜,
最美鄉下人家。
師讀,生齊讀。
五、延伸拓展,閱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盡量讓學生自主閱讀,自己感悟)
1.學生自由讀《在天晴了的時候》,試著畫出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2.交流感受,并在頭腦中浮現畫面。
3.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21 鄉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獨特 門前種鮮花
迷人 雨后春筍冒
院里雞覓食
河中鴨嬉戲
門前吃晚飯
夜靜催眠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21鄉下人家。(板書、讀課題)在上一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一起去了走進鄉下人家,欣賞了鄉下人家好幾處的風景。同學們還記得嗎?(記得)誰來說說?
生:(瓜藤攀檐圖 鮮花輪綻圖 雨后春筍圖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師:是啊,鄉下人家有這么多的美麗畫面,有一道道獨特的風景。所以說(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生齊讀句子。這個句子中有兩個詞最能表現作者的感受,是哪兩個詞?(獨特、迷人)
師:知道獨特的意思?
生:特別的、獨一無二、舉世無雙
師:迷人是什么意思?
生:美麗、使人陶醉、惹人喜愛
二、品讀課文。
師:那么鄉下人家的一道道風景到底獨特、迷人在哪呢?
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先自己讀讀課文,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課文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自己的體會是什么?
匯報:
▲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生1:鄉下人家的裝飾物很風趣,是用瓜來裝飾的。
生2:我們城市門前缺少生機,而鄉下卻是五顏六色的瓜、藤、葉
生3:很可愛
生4:每件事物都生機勃勃
生5:……
師:想想石獅子、旗桿給你什么感覺,而瓜架呢?
生:嚴肅,呆板
師:這句話的前部分說了有生機的瓜、藤、葉,后面說的是呆板、嚴肅的石獅子和旗桿,這樣形成了一個?
生3:對比。師:對,這句話就是用對比的手法來寫的。突出了瓜、藤、葉的可愛。
師:想讀一讀這個句子么?分角色朗讀(女生讀前半句,男生讀后半句)。
師:花藤滿架,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真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啊!
▲2“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理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農家獨特的農家風光。”
生1:我覺得農家的房前一定很美,因為有那么多種花按季節開放,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生2:城里人也種花,但沒有像鄉下那樣一種就種上一大片。每個季節都能看到大 片的花,自然是美麗獨特的。
生4:我能感受到鄉下人家對生活的熱愛。
引導探究;“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是否矛盾。
師:這樣熱愛生活的人家,你向往嗎?(接著往下匯報)請帶著對這句話的理解來讀一讀吧!
▲3“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生1:這句話把竹筍說的像個調皮的小孩兒似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探”字體會到的。
師:是的,竹筍像個頑皮的孩子從土里偷偷的探出頭來,這個擬人句怎樣讀呢?
生:頑皮的、歡快的。
師:帶著你的理解試著讀讀。
指名讀。
學生評價:“如果能讀得再歡快些就好了!”指名再讀。
師:讀得真不錯!想讀的同學都來讀吧!
師:寫的這么形象生動的句子,應該快把它積累下來(生畫)。你們能背下來嗎?
師:還有那些美景讓你們陶醉?
▲4“天邊的紅霞, 向晚的微風, 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 繪成了一幅自然、 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
生1:這句話寫出鄉村景色和迷人。
采訪家在鄉下的同學他們,讓他們談談一家人夕陽西下時在院子里吃晚飯的情景。(指名描述)
師:能把自己的感覺讀出來嗎?
師:聽了介紹,老師眼前有這樣一幅畫面:天上紅霞片片,鳥鳴聲聲,周圍花兒朵朵,綠竹搖搖,身邊微風習習,笑聲串串,這樣天高地闊地吃飯,能說不獨特、迷人嗎?一起讀讀句子。
生一齊讀句子。
▲5“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生1:我從這句話體會到鄉下人家的雄雞十分的高傲。
師:從哪里感受到的?
生:從“大踏步”可以看出來。
師:就像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讀句)
師:那母雞呢?
生:鄉下的母雞帶著孩子出去覓食是非常從容的,像帶領著自己孩子走來走去,而城里的雞是關在籠子里的,很可憐。
師:你來讀讀這部分,你一定能讀好。
師:這樣的景致,我們想去看嗎?一起來讀讀。
師:夜深了,鄉下人家還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6 第六自然段
生1:鄉下人家夜深時紡織娘在唱歌,讓辛苦了一天的人們甜甜地進入夢鄉。
生2:鄉下人家把它當做催眠曲。
師:什么是催眠曲?
生:聽了使人入睡的樂曲。
師:那它有什么特點?
生:輕、緩
師:帶著這種感覺你來讀讀吧!生讀
師:老師和你配合來讀讀,好嗎?(師生配合讀句)
師:想體會這種甜甜蜜蜜進入夢鄉的感覺嗎?這可是鄉下人家獨有的,我們伴著音樂來(讀讀)把這甜美的歌“唱”給大家。
三、小結,句式訓練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品讀課文,發現了一幅幅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再來讀讀這句話,老師相信你能讀得更好。(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獨特、迷人的風景。”
師:你能用上這個句式來說說你現在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生:鄉下人家,不論春、夏、秋、冬,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生:鄉下人家,不論是房前還是屋后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生:鄉下人家,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
師:是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不論什么地方,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再一起讀讀這句話。(生齊讀句子)
師:除了課文中描繪到的畫面,你能結合自己看到的,想像到的也來描繪一道獨特、迷人的鄉村風景嗎?你可以用老師給你的句式來寫,也可以用自己的句子寫。
交流:
生:鄉下人家那綠油油的稻田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生:鄉下人家的房屋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
四、課堂小練筆:描寫鄉下人家的冬天
師:同學們,你覺得鄉下的秋天是怎樣的?夏天呢?春天呢?冬天呢?很遺憾作者沒有寫冬天,那么你想象中鄉下的冬天是怎樣的?(出示圖片)其實鄉下的冬天也很美,你能把它寫下來嗎?老師的圖片僅供參考,同學們可以大膽想象。
交流。
五、課文總結
師:有了同學們這一幅冬景圖啊,現在我們真可以大膽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板書: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風景)
師:但是同學們,你們只感受到了鄉下人家的景色美嗎?(山美,水美,人更美!)通過這一次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我們身邊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景中竟蘊含著獨特的美。只是我們有時習以為常,視而不見。當錯過它的時候才有回憶起他的美。讓我們注視現在,多留心周圍事物,擁有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做一個創造美的使者吧!(齊讀全文)
六、課外延伸:積累好詞好句
1、師:其實不光我們和作者有這種感受,很多有名無名的作者詩人都曾用優美的詞句來描繪鄉下人家,你們看,這里就有一首詩歌,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如果愿意的話,可以把詩歌和課文中的好詞好句記到本子中去,積累起來。(音樂)
2、很多人都曾用心來描繪歌頌鄉下人家。其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出示:陶淵明,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田園詩燴灸人口。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歸園田居五首》。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詩歌,找找其中描寫鄉下美景的句子。
歸園田居五首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馀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詩中寫鄉下美景的句子有?
自己再快樂、悠閑地讀讀這首詩吧。(音樂)
第三課時
一、激發興趣,布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匯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二、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屋前:瓜、花、吃晚飯、紡織娘(秋天)
獨特、迷人的景色 屋后:竹、小河、鴨、雞
*22、牧場之國
【教學目標】:
- 認識8個生字。
-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之美。
- 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在朗讀過程中,領略荷蘭作為牧場之國的田園風光,體會草原、動物與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的美好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呀,我們將要走出國門,來到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荷蘭,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園風光,感受那里的田園詩情,一睹那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好嗎?(板書課題)
2、指名讀題。
3、好,那讓我們詩情畫意地來讀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園風光,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簡單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1、過渡:是呀,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流動的奶牛,鮮艷的郁金香,剽悍強壯的駿馬,悠然自得的動物、寧靜的夜晚……這就是荷蘭的田園風光,這就是荷蘭留給我們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歡哪一處美麗的風光呢?它又讓你感受到怎樣的詩情畫意了呢?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地方,并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景象,邊讀邊體會情趣。
3、自讀自悟
4、小組交流:把你最喜歡的地方讀給小伙伴聽,把你最深的感受與組內同學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等會我們請小組派代表把你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5、大組交流反饋:
a、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
b、說說為什么喜歡?(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學補充或看有關圖片
d、有感情朗讀
6、同學們說的多好呀,看來我們大家不虛此行!是的,這就是荷蘭,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現在看來,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或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蘭是指怎樣的荷蘭呢?
(真正的荷蘭不僅僅體現在那花之國水之國,更是那駿馬的自由王國,是那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是那寧靜安謐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園、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還是那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四、拓展遷移
1、同學們,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覽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著那迷人的田園詩情!還記得嗎?首先,我們來到了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說,可結合圖片);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碧綠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們看見——(同上);是的,運河之中裝載著奶桶的船只舒緩平穩地行駛著,我們上了小船,之間夜幕降臨,——(同上)……啊,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呀!
2、真美呀,我們又一次陶醉在這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中,感受著那份寧靜悠閑和富足安適,感受著作者對這獨具特色的域外風情的贊美和向往。建議大家:
a、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詞美句反復誦讀,展開想象,積累背誦。
b、繼續搜集這樣的描寫田園風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來讀一讀,比較感受。
3、向學生推薦一篇具有域外風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板節設計: 22*牧場之國
美麗迷人
真正的荷蘭是 動物世界 寧靜安謐
拓展延伸:
荷蘭“四件寶”
告別布魯塞爾,我來到荷蘭王國,用一天時間游覽了首都阿姆斯特丹。見識了荷蘭"四件寶" : 風車、郁金香、奶酪和木屐。
荷蘭國土面積四萬多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一千多公里,百分之二十四的面積低于海平面,百分之三十多面積僅高于海平面一米,人稱“海平面下的王國"。荷蘭人民世世代代圍堤筑圩向海爭地,圍海造田增加了六十萬公頃的土地,創造了"上帝造人,荷蘭人造地"的奇跡。為了抽干堤內的積水,誕生了一萬多臺風車,那大大小小的風車遍布在沿海和江河地帶,成為荷蘭象征。風車吸引了游客的視野,風車觸動了藝術家的靈感,贏得了 “風車之國”的美譽。
荷蘭多雨,土地潮濕,男女老少都喜愛穿不透水、不怕潮、結實耐用的木屐。荷蘭人對木屐情有獨鐘,青年男女訂婚時,男青年要給女青年送一雙漂亮的木屐作為定情之物。可笑的是,還出現過現役軍人肩背各種鞋向政府示威游行,把意見要求寫成紙條放在鞋里的新聞。各個旅游景點都向游客銷售大小不等的木屐,有的旅游景點還擺放著碩大無比的木屐供游客拍照留念。據說做木屐的技術是中國福建閩南人漂洋過海到荷蘭謀生時傳給荷蘭人的。木屐也成了荷蘭的象征,使其成為“木屐之國”。荷蘭一年四季有花,來到園藝花卉展,舉目四望,完全置身于鮮花的海洋,大地像一幅畫家精心設計出來的絢麗圖案。不是季節,我沒能見到"艷麗得令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令人透不過氣來"的荷蘭國花郁金香。荷蘭人民喜愛種花,花卉出口創匯成為荷蘭農業一大支柱產業。阿爾斯梅爾,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平均每天銷售的鮮花和盆花達六百多萬份。這里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舉辦全世界最大的花展。這里的鮮花交易有現代水準的拍賣市場,拍賣的鮮花二十四小時之內可在北美和歐洲其它國家花店出售。荷蘭是名符其實的“花卉王國”。
荷蘭芳草青青,牛羊成群,畜牧業發達,奶制品制作精良,奶酪是其中主要品種之一。荷蘭生產的奶酪品種繁多、口味多樣。到過荷蘭的游客無不參觀并品嘗過奶酪。荷蘭生產的奶酪有一半出口,成為創匯的又一支柱產業,不愧為“奶酪之國”。
我發現還有兩件寶 : 水城和自行車。
"到處都有水,無處不通船"。這是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寫照。165條運河、1281座橋梁把水城裝扮得格外迷人。盛夏蕩舟運河,欣賞水城的旎旖風光,飽覽古色古香的建筑,真是極有情趣。
荷蘭是自行車王國,男女老少都喜歡騎自行車。車的款式各異,騎法很特別。阿姆斯特丹街道有用紅線標出的清晰的自行車車道。火車站及市區內都有自行車出租處,騎自行車觀光是很好的選擇。在德倫特省有綿延三百公里的自行車專用道,供自行車愛好者運動和競技。
(1)、文章中荷蘭四寶分別是指:
- 、課文中的"到處都有水,無處不通船"。一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這句話,我采用的方法是:
(3)、通過閱讀短文,荷蘭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古詩詞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蠶桑、耘田、箬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學生:1、搜集有關翁卷、范成大和張志和生平的材料。
2、收集寫田園風光的詩詞。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一、整體導入,溫故激趣,弄清題意
第六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鄉村生活的畫面,隨著課文的學習,我們走進了自然和諧的鄉村人家,游覽了遼闊寧靜的牧場之國,今天要學的23課《古詩詞三首》也是描寫田園風光的。
有關田園風光的古詩咱們也學過一些,誰來背一背:《過故人莊》、《游山西村》、《山居秋暝》等。
這節課我們學習前兩首古詩《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板書課題)
1、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2、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3、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是宋代詩人,南京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三、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師談話:人在景中,景隨人移。《鄉村四月》這首古詩描寫的是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景象。前兩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 突出了“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懂得“一年之機在于春”的啟示,體會作者對勞動生活、勞動人民的贊美。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積累語言w
五、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①指導學生透過“也”和“學”字,感悟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②指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詩歌描寫的鄉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種瓜的情景,感悟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贊揚。誦讀指導重點:
第一句:“晝”和“夜”可讀重音,詩句中間稍作停頓。
第二句:“各當家”要讀重音,語速可稍慢,表示強調。
第三句:“也”和“學”要讀重音,要讀出兒童的天真可愛。
- 背誦。
六、拓展延伸
1、默寫《鄉村四月》和《四時田園雜興》。
2、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有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組各12首。請同學們找一找,選擇自己喜歡的,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漁歌子
一、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清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背。
二、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時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廠哪些顏色?
三、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瀆,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今天,我們學習的《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都形象再現了夏日農忙的景象。從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遠離塵世、民風樸實的鄉村那迷人世界,又有多少詩人用自己的詩心與小橋流水撞擊,用情濃意切的詩筆勾勒農村景色的優美秀麗。
推薦同步閱讀里的《書湖陰先生壁》、《社日》、《三衢道中》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蠶”、桑”、晝”、“耘”、“績”。
2、抄寫詩歌并能默寫。
3、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歌,至少一首。
板書設計: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景美 田園風光優美 村莊兒女 ——耘田 績麻
人忙 農民雖苦猶甜 童孫——學種瓜
24* 麥哨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品味優美語言,豐富語言積累。感受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題設疑,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想想麥哨是什么?(用麥稈做成的哨子)
2.由題目,你想到了什么?
3.設疑:鄉村生活是怎樣的?文中孩子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檢查學習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說說課文大意。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聆聽歡快、柔美的麥哨聲
1.吹響麥哨的聲音是怎樣的?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
2.交流:
⑴指名讀相關段落(第1、2、7、8自然段)。讀準多音字“和、應”。
“嗚卟,嗚卟,嗚……”指導讀,理解省略號在這里的作用。
⑵誰能用幾個詞語概括的說說麥哨發出的聲音的特點嗎?
理解“一聲呼,一聲應[你呼我應]、忽高忽低[此起彼落]”兩組詞語的意思。讓學生模仿吹麥哨發出的聲音。
麥哨聲變化豐富,時而短促,時而悠長,我們聽著感受一樣嗎?(是呀,短促的麥哨聲是一曲歡快的樂曲,悠長的麥哨聲是一曲柔美的樂曲,而相互應和著的麥哨聲就像一曲合奏曲。)
⑶有感情朗讀首尾4節。
⑷了解首尾呼應的寫法:課文首尾寫麥哨聲你呼我應,此起彼落,歡快柔美。比較首尾兩段的相同處及它們的關系。
(二)欣賞美麗的鄉間畫面
1.麥哨聲是歡快、柔美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的其他段落,看看還有哪些畫面讓你感受到歡快和柔美。把“歡快”與“柔美”標注在相關的句子邊,再把句子好好讀讀,你感悟到了什么。
2.交流:
⑴景美: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篷篷的種子。(寫了哪些農作物?哪里讓你覺得美?分號前后有什么相同之處?隨機板書:油菜 蠶豆 蘿卜 色彩斑斕 指導讀出排比句的韻律美和氣勢。)
除了感受到色彩斑斕,景色美麗,還體會到了什么?哪些詞語讓你看到了豐收的景象?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到處 密密 黑白相間 一蓬蓬 擎 豐滿 齊刷刷)品味“擎”,隨機板書:歡慶豐收 指導讀第4自然段,讀出豐收在即的喜悅。
⑵湖畔,到處是割草的孩子。白竹布襯衫小不涼帽,繡花兜肚彩頭巾。(欣賞課文插圖,體會鄉村環境的優美。)
⑶男孩子跑到鋪滿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頭……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想象孩子們會怎樣玩游戲。)是呀,孩子們無拘無束地玩耍,玩得臉紅撲撲,樂開了花。指導讀好下面的比喻句: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⑷剝開葉片,將茅穗兒連同莖輕輕地抽出,把莖放進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3.小結
四、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1.同學們,剛才我們品讀了課文,作者筆下快樂美好的田園生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仿佛看到了鄉間田野里即將豐收的景象和孩子們玩耍的情景。我們仔細讀讀課文,會發現有許多吸引我們的好詞美句。學生自讀,尋找有規律及優美的語句。
2.交流美的詞句,誦讀積累喜歡的詞句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1.在古代,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田園生活。我們剛學的23課古詩詞三首都是描寫田園風光的。復習。
2.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可愛的草塘》。
板書: 麥 哨
你呼我應 此起彼落
碧湖 綠草 孩子 色彩斑斕 歡快
油菜 蠶豆 蘿卜 歡慶豐收 柔美
翻跟頭 豎蜻蜓 比摔跤 樂開了花
資料袋
麥哨(詩)
春的原野
鼓起渾圓的唇
期待
麥稈的一頭傳出
悅耳的清脆
碧野之間
若有所思的人
淹沒,看天
渾然一體
一支悠揚的樂聲
傳來
仿佛跋涉的路
足以酣睡百年
我呼吸的節律
感觸年少情懷
如歌
在青春的另一面
春天的少年再次鼓起腮幫
春天的少年和著麥哨
拌著亙古的聲調
喜悅滿眼
描寫夏天景色的詩句
(一)含“夏”字的詩句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二)不含“夏”字的寫夏景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有約》)
3.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翁卷《鄉村四月》)
4.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6.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高駢《山亭夏日》)
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8.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杜甫《絕句漫興》)
9.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戴叔倫《題稚川山秀》)
10.自來自去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11.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2.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楊萬里《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2、引導學生理解名句,養成積累語句的習慣,提高形象得運用語言的能力,積極參與展示活動。
【課前準備】:學生搜集關于鄉村生活或田園風景的圖片、文字,體驗感觸生活。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一、整理信息,組織語言。
同學們,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對鄉村生活和田園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請大家回憶一下,你自己搜集了哪些圖片和文字資料,你遇到過哪些見聞或趣事,你對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有什么感受和體驗?(出示提示)
1、根據資料,個人展開回憶,組織語言。
2、把主要的內容向同桌說一說,并請同桌說說聽后的看法。
可以引導學生先想一想自己對哪個所見所感印象、感受最深;然后想一想這些事的先后順序,哪一部分讓你有感而發;再想一想用怎樣的語言,才能具體地把所見所感表達出來,讓同桌覺得你的所見所聞很有趣、真切。
二、組內交流,互相提高
剛才同學們對自己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了會憶與思考,大家的見聞各有特色。下面請你們在小組里把自己準備說的內容完整地說給同學聽,并請他們幫你思考一下,看看你說的是否具體、真實,有沒有需要需要補充改進的地方。
小組交流時,要求做到:
1、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時,要盡量把內容說清楚,把句子說連貫。
2、聽別人說鄉村生活、田園景物或趣聞趣事時,要認真傾聽,看他說的內容是否真實、有情趣,是否清楚、有條理、連貫。再想一想他的發言對自己是否有啟發,在自己發言時要注意什么。
3、對說得不夠具體或不夠真實的同學,要及時提出建議,幫他把不合理的部分改過來。給別人提建議時要有禮貌,態度要誠懇,語氣要平和,用商量的口吻進行交流。
4、說的同學要虛心誠懇地接受別人的建議。
交流過程中,老師巡視,參與交流,指導說話和評價。
各小組討論交流后,選一兩名代表準備向全班匯報。
三、全班交流,認真交流
代表上臺交流時,要求臺下的學生仔細聽、認真評,評出誰說的鄉村生活或田園風光最有趣、最有意義,誰的發言最精彩、最吸引人。也可以談看法,提建議,并及時肯定他們合理的看法和建議。
第二、三課時:習作
一、精彩回放
上節課口語交際課同學們談到的鄉村生活和田園風光,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聽聞了哪些好詞佳句?
回顧課文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方法來展現鄉村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和普通的場景。
二、學生習作
1、啟發思路:把口語交際中了解的鄉村生活、田園風光和感受進行再調整、再構思,做到完整、具體、真實,再描寫下來。開始獨立構思,想一想寫什么、怎么寫?
2、同桌進行簡單地交流。
3、開始起草,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4、輕聲朗讀,獨立修改。
5、選擇幾篇代表作,用實物投影以展示,全班交流。
a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議:
b內容具體,真實地描述了鄉村生活和田園景色。
c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d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和課文中合適的表達方式。
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寫錯別字。
6、小組相互朗讀、交流,互相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7、各自獨立修改。
8、謄寫自己修改后的習作。強調格式和書寫要求。
三、展示
選取優秀習作在班級園地中展示交流。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看你們會有什么發現。
1、自由讀句子。讀正確、通順,注意加點的字詞。
2、個別展示讀句子。
3、默讀句子。想象荷花、小白菊、小雞、毛山羊的姿態。
4、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5、換一換,比一比:將加點部分換成意思相同的詞語,再讀一讀,與原來的比較一下,你又發現了什么?
6、找一找,以前學過的哪些句子也是把物當人來寫的。
7、說一說幾句這樣的句子。
小結:這種把物當人來寫的句子,讀起來十分生動、有趣,在我們的習作中,使用這樣的句子會讓你的語言更迷人。
二、日積月累
背誦本組課文中的古詩。
一句詩一幅畫,簡短又優美。像這樣描寫鄉村生活和田園景物的詩句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去讀一讀。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個別讀、指導讀、輪讀。
3、同桌交流對詩句的理解,體會詩意。
4、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詩句描寫的景色。描寫了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
5、回憶全詩,試著背誦。
6、背誦自己搜集的其他描寫景物的詩句,講一講詩句的意思。建議學生搜集古詩名句,寫在本子上。
三、展示臺
1、將自己描寫鄉村田園生活的習作、圖片、手工、詩文等進行整理,小組內按主題在展示臺上展出。
2、從內容、形式上進行展示準備,教師指導。
3、協調展示。
4、相互參觀學習。
第六單元知識薈萃
一、照樣子寫句子。
(1)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擬人句)
(2)鵝毛般的葦絮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比喻句)
(3)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排比句)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1)( )的紅霞,( )的微風,( )飛過的( )的鳥兒,都是他們的( ),它們和鄉下人一起,繪成一幅( ) 、( )的田園的風景畫。
(2)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 )、風仙、( )、( ),它們依著( ),順序( ),( )中帶著華麗,顯出( )獨特的( )。
(3)綠的葉,青的竿,投下一片綠綠的(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 )的筍,( )地從土里( )出頭來。
(4)《鄉村四月》的作者是( )代的( )。詩歌描寫了( )和( )的情景。能反映鄉村四月人們忙碌的詞語是( )和( )。
(5)《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 )代的( )。反映鄉村人工作繁忙的詞是( )、( )。
(6)《漁歌子》的作者是( )代的( ),他還是個著名的( )。西塞山在 ( )。
(7)《鄉下人家》全文圍繞著( )
這句話介紹了鄉下人家風景( ) 、( ) 的特點。文中“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這句話寫的好在哪,為什么?
(8)默寫田園風光詩 孟浩然 《過故人莊》
三、照樣子寫詞語(各寫四個)
甜甜蜜蜜:
天高地闊:
月明人靜:
四、注音
雖然 率領 倘若
即時 覓食 附近
五、解詞
歸: 未解: 供:
耘田: 傍: 子規:
了: 才: 白滿川:
川: 雜興: 績麻:
六、組詞
1、形近字組詞
篷( ) 率( ) 覓( ) 般( )
棚( ) 率( ) 現( ) 搬( )
協( ) 辛( ) 序( )
諧( ) 幸( ) 續( )
2、多音字組詞
冠 散 圈
模 結
3、填上合適的字
Shì 裝( ) 城( ) ( )故 ( )否
Xīn ( )苦 溫( ) ( )年 ( )臟
Xié 和( ) 皮( ) ( )調 傾( )
Mì 尋( ) 烏云( )布 甜( ) ( )密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2-1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計劃02-19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導學案03-20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檢測題11-13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復習點02-23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導學案03-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